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0263发布日期:2019-01-05 10:4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拼接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



背景技术:

户外拼接地板,指的是将小块的木塑地板在安装架上固定拼接,并留出排水缝隙的地板模式,其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原料混合、造粒挤出以及拼接安装三步。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户外拼接地板大多存在制造不方便,以及地板本身强度差的问题。

专利公告号为cn206428941u,公告日为2017.08.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拼接地板,地板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地板的两条对角线将所述地板分割成四片三角形的拼板,所述地板设置有四个第一顶角,由于对角线的分割,每个第一顶角处均对应为两个拼板上的各一个第二顶角,每个第二顶角处均开设有沟槽。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拼接地板存在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其能通过独特的造粒机设备,外加特定的地板拼接结构,达到有效制造拼接地板的效果。本发明具有拼接地板结构稳定,制造方法有效,造粒机使用合理有效,以及造粒出料操作安全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包括井字形底座,设置在所述井字形底座上的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端的球头,与所述球头卡合并设置在所述井字形底座上的两个地板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井字形底座端头位置处的错位螺接板。

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木塑原料加热搅拌混合,得到待造粒料;

s2、将所述待造粒料进行造粒挤出成型,得到所述地板主体;

s3、所述地板主体与所述井字形底座进行组装,得到所述户外拼接地板。

一种用于制造新型户外拼接地板的造粒机,包括造粒机主体,设置在所述造粒机主体上的加料斗以及出料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造粒机主体上的支撑架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板上的收料框,设置在所述造粒机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架板上方位置处的框体插槽,设置在所述框体插槽内的吸引用铁质单元,设置在所述收料框靠近所述框体插槽一侧位置处的插板,设置在所述插板上并通过通电后电生磁方式以用于在所述吸引用铁质单元上进行磁力吸引固定的电磁铁单元,设置在所述收料框远离所述框体插槽一侧位置处的握把,以及设置在所述握把上并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单元上电路通断的导电触发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吸引用铁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插槽内顶面上的安装槽,以及粘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的铁块,所述铁块下表面与所述框体插槽内顶面平齐,所述收料框包括上大下小且设置在所述出料管下方位置处的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两侧位置处并用于在平行的两根所述支撑架板上进行卡合支撑的框体侧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磁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板上表面上的电磁铁开槽,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开槽内的铁芯,绕制在所述铁芯上的螺线圈,以及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开槽上并用于通电连通所述螺线圈的导线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铁芯外环面上设有用于嵌入绕制所述螺线圈的螺旋槽,所述导线腔分别设置在所述收料框、插板以及握把上,若干个所述螺线圈与所述导电触发单元串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触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把内侧面上的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的导电部,设置在所述握把上并通过手指钩住旋转方式以用于断开所述旋转导电部的旋转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并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电磁铁单元进行导线串联的直流干电池。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侧面上的固定盘,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并与所述直流干电池进行导线连接的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的安装柱,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的旋转盘,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并与所述电磁铁单元进行导线连接的导电柱,以及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并通过自身扭力驱动旋转所述旋转盘方式以用于导电接触所述导电片和所述导电柱的扭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电片两端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盘的侧面上,所述固定盘侧面上设有用于从两端内侧顶起所述导电片的顶起柱,所述固定盘以及旋转盘上均设有导线连接柱,所述导电柱接触端为半球端。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盘外侧面上的旋转柱,设置在所述握把内侧面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表面上并用于卡合收纳所述旋转柱的弧形槽,设置在所述握把外侧面上的握持开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以及握持开槽上的握持倒角,所述旋转柱上靠近所述旋转盘一侧设有嵌入磁铁环,所述弧形槽槽体内环面上设有用于磁力吸引固定所述嵌入磁铁环的半磁铁环。

本发明通过独特的造粒机设备,外加特定的地板拼接结构,达到有效制造拼接地板的效果。本发明具有拼接地板结构稳定,制造方法有效,造粒机使用合理有效,以及造粒出料操作安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球头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收料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电磁铁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导电触发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导电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导电片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6、7以及附图8所示,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包括井字形底座a,设置在所述井字形底座a上的立柱b,设置在所述立柱b上端的球头c,与所述球头c卡合并设置在所述井字形底座a上的两个地板主体d,以及设置在所述井字形底座a端头位置处的错位螺接板e。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地板主体d拼接成一块单独的地板,达到了废料、边角料再次整合使用的目的,所述地板主体d材质为木塑地板,适用于户外环境,所述球头c卡合连接所述地板主体d,不同的所述拼接地板之间通过上下错开的所述螺接板e进行螺接固定,最终使得所述拼接地板可以安装铺开,保证其使用有效性,而所述井字形底座a作为基座,用于保证所述地板主体d的使用强度和舒适度,所述井字形底座a上共四个所述球头c。

一种新型户外拼接地板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木塑原料加热搅拌混合,得到待造粒料;

s2、将所述待造粒料进行造粒挤出成型,得到所述地板主体d;

s3、所述地板主体d与所述井字形底座a进行组装,得到所述户外拼接地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板主体d的制造过程中用到了特制的造粒机,其他操作步骤、工艺参数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所述造粒机具有造粒后接收、搬运稳定方便的优点。

一种用于制造新型户外拼接地板的造粒机,包括造粒机主体11,设置在所述造粒机主体11上的加料斗12以及出料管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造粒机主体11上的支撑架板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板1上的收料框2,设置在所述造粒机主体11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架板1上方位置处的框体插槽3,设置在所述框体插槽3内的吸引用铁质单元4,设置在所述收料框2靠近所述框体插槽3一侧位置处的插板5,设置在所述插板5上并通过通电后电生磁方式以用于在所述吸引用铁质单元4上进行磁力吸引固定的电磁铁单元6,设置在所述收料框2远离所述框体插槽3一侧位置处的握把7,以及设置在所述握把7上并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单元6上电路通断的导电触发单元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造粒机与现有造粒机设备相比,仅在造粒后收料方式处存在独特差异,其中所述收料框2通过所述插板5与所述框体插槽3插接时,所述收料框2用于接住从所述出料管13处落下的木塑粒子,此时所述电磁铁单元6通电生磁,产生用于在所述吸引用铁质单元4上进行磁力吸引固定的磁场,而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具有“常态导电,握持断路”的特性,即所述收料框2对所述木塑粒子完成定量收集后,所述握把7处握持待搬走,随即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断路,所述电磁铁单元6失去电力,即不能吸引所述吸引用铁质单元4,此时所述收料框2就能有效拉出搬走,保证所述造粒机具有接料稳定灵活、安全方便的优点。

其中,所述电磁铁单元6要求其具有接料时电生磁吸引固定,拉出搬运时磁力消失的效果,这通过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处“常态导电,握持断路”的方式即可实现,握持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的动作的本质就是将所述电磁铁单元6从通路切换为断路。

所述吸引用铁质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框体插槽3内顶面上的安装槽401,以及粘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01上的铁块402,所述铁块402下表面与所述框体插槽3内顶面平齐,所述收料框2包括上大下小且设置在所述出料管13下方位置处的框体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201两侧位置处并用于在平行的两根所述支撑架板1上进行卡合支撑的框体侧板2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铁块402在与所述电磁铁单元6磁力吸引时,表明所述框体侧板202正架在所述支撑架板1上进行收料操作,即木塑粒子从所述出料管13中不断落入所述框体201,此时整个所述框体201具有磁力吸引固定效果,不易从所述框体插槽3内滑出,保证其收料稳定性,而当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处被手指握持后,所述电磁铁单元6随即电路,不再吸引所述铁块402,此时所述框体201即可轻松滑出取下,完成粒子收料操作后的取下操作,另一方面,空的所述框体201在插入所述框体插槽3时,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也要按下断路,保证所述插板5的插入方便性。

所述电磁铁单元6包括设置在所述插板5上表面上的电磁铁开槽601,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开槽601内的铁芯602,绕制在所述铁芯602上的螺线圈603,以及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开槽601上并用于通电连通所述螺线圈603的导线腔604。所述铁芯602外环面上设有用于嵌入绕制所述螺线圈603的螺旋槽,所述导线腔604分别设置在所述收料框2、插板5以及握把7上,若干个所述螺线圈603与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串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线圈603具有电生磁效应,产生磁场用于吸引固定所述铁块402,此时所述框体201就不容易从所述支撑架板1上滑落,保证收料操作的稳定性,而所述螺线圈603失去电力后,磁力固定效果随即消失,所述框体201仅仅具有插接支撑效果,可以方便取下,保证所述造粒机具有接料稳定、框体201取放方便的优点。

另一方面,所述铁芯602用于增大电生磁强度,提高吸引固定强度,而所述螺旋槽用于嵌入固定所述螺线圈603,避免其脱落。

所述导电触发单元8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把7内侧面上的安装块801,设置在所述安装块801上的导电部802,设置在所述握把7上并通过手指钩住旋转方式以用于断开所述旋转导电部802的旋转部80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块801上并与所述导电部802和所述电磁铁单元6进行导线串联的直流干电池8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干电池804与所述螺线圈603之间仅在所述导电部802处存在可能断路的位置,所述旋转部803未认为握持旋转时,所述导电部802通电,此时所述框体201正在接收粒子物料,而所述旋转部803被握持旋转,表明所述框体201正在被取放,此时所述螺线圈603就不能通电生磁,保证所述框体201能顺利取下。

另一方面,所述框体201闲置时,所述直流干电池804在供电,因此所述框体201长时间不使用时,可以取下所述直流干电池804,以节省电源。

所述导电部80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块801侧面上的固定盘802a,设置在所述固定盘802a上并与所述直流干电池804进行导线连接的导电片802b,设置在所述固定盘802a上的安装柱802c,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802c上的旋转盘802d,设置在所述旋转盘802d上并与所述电磁铁单元6进行导线连接的导电柱802e,以及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802b上并通过自身扭力驱动旋转所述旋转盘802d方式以用于导电接触所述导电片802b和所述导电柱802e的扭簧802f。所述导电片802b两端插入设置在所述固定盘802a的侧面上,所述固定盘802a侧面上设有用于从两端内侧顶起所述导电片802b的顶起柱802g,所述固定盘802a以及旋转盘802d上均设有导线连接柱802h,所述导电柱802e接触端为半球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802的使用方法及优点如下:

第一,初始状态下,所述扭簧802f一端插在所述安装柱802c外环面上,另一端插在所述旋转盘802d开孔内环面上,将所述旋转盘802d扭转驱动至所述导电柱802e正好抵在所述导电片802b上,此时所述螺线圈603正常通电,所述框体201正在进行收料操作,具有插接处磁力固定效果;

第二,所述握把7上握持时,手指弯曲旋转所述旋转部803,此时所述旋转盘802d发生旋转,所述导电柱802e离开所述导电片802b,所述螺线圈603断路,失去磁力吸引固定效果,所述框体201正在进行取放操作,保证整个所述造粒机具有接稳定,以及框体201取放方便的双重优点;

第三,所述顶起柱802g用于将所述导电片802b中部架起腾空,使得所述导电柱802e在所述导电片802b上具有抵触导电的形变幅度,保证稳定接触导电,而所述导电片802b本身宽度适当增大,长度适当减小,保证所述旋转盘802d完全旋转后能有效切换至断路状态。

所述旋转部803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盘802d外侧面上的旋转柱803a,设置在所述握把7内侧面上的固定板803b,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03b下表面上并用于卡合收纳所述旋转柱803a的弧形槽803c,设置在所述握把7外侧面上的握持开槽803d,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03b以及握持开槽803d上的握持倒角803e,所述旋转柱803a上靠近所述旋转盘802d一侧设有嵌入磁铁环803f,所述弧形槽803c槽体内环面上设有用于磁力吸引固定所述嵌入磁铁环803f的半磁铁环803g。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扭簧802f的扭力驱动,所述旋转柱803a位于最下端,所述导电片802b原本平行设置在最上端,而所述导电柱802e此时旋转至最上端,正好与所述导电片802b接触导电,而所述旋转柱803a旋转至所述弧形槽803c后,所述导电柱802e已经离开所述导电片802b,完成有效断路操作,此时所述嵌入磁铁环803f再与所述半磁铁环803g相互磁力吸引固定,可以保证握持时不用时时刻刻握紧,即所述嵌入磁铁环803f与所述半磁铁环803g之间的吸引磁力大于所述扭簧802f的扭力,所述旋转柱803a向下主动推动后即可磁力松开,所述旋转盘802d再次旋转进入导电状态。

另一方面,所述握持开槽803d以及握持倒角803e用于握持方便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