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布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0589发布日期:2019-04-17 04:4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布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产品贴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布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压延产品成型后,根据不同生产领域的需要,会将两种以上膜片或网布贴合,从而制成一种新的贴合产品,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传统的贴合装置多用金属辊与橡胶辊来对制品进行加压,辊筒内部通传热介质,当温度达到升到一定程度时,轮面所包裹的贴合料就会进入熔融状态,随着辊筒的转动,贴合料被带入两加压辊筒夹层内,输出的料即成了两层以上的贴合产品。但这种贴合装置的不足之处很明显:橡胶辊的寿命较短,因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受其材质性质的影响,会出现龟裂、老化等现象,不得不及时作更换处理,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从机械原理来讲,两轮面是呈线接触状态,受其结构影响,使整个轮面施加压力不均匀,从而致使贴合产品质量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布贴合装置,贴合过程中,贴合料基本都是以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贴合工作的,解决了贴合不均的缺点,提高了贴合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布贴合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装置;

第一牵引装置,用来对待加工网布进行牵入,通过传输带传输到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

加热装置,通过传输带接收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传输的待加工网布,并进行加热;

第二牵引装置;

第二传输装置,将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的网布进行传输至所述第二牵引装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钢带导轮、第二钢带导轮、第三钢带导轮、第一传输带;

所述第一钢带导轮和所述第三钢带导轮位于加热装置的中心线两侧,且呈对称分布;

所述第二钢带导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正上部,且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第一钢带导轮、所述第二钢带导轮、所述第三钢带导轮呈三角分布且通过第一传输带连接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四钢带导轮、第五钢带导轮、第二传输带;所述第四钢带导轮、所述第五钢带导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下部,且所述第四钢带导轮、所述第五钢带导轮、所述加热装置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并通过第二传输带相连。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和压辊;所述第二牵引轮和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第三传输带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轮和所述压辊设置于所述第三钢带导轮的外侧。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分支流入所述第一钢带导轮和所述第三钢带导轮、所述四钢带导轮和所述第五钢带导轮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钢带导轮、所述第二钢带导轮、所述第三钢带导轮和所述第四钢带导轮设置有垂直调整装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钢带导轮和所述第五钢带导轮上均设置有水平移动装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钢带导轮和所述第四钢带导轮上分别设置有轴交叉装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为主加热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带和所述第三传输带为不锈钢传输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布贴合装置,通过第一牵引装置将待加工网布进行牵入到第一传输装置,经由第一牵引装置传输到第一传输装置上进行加热贴合后通过第二牵引装置进行输出,加热装置通过第二传输装置进行旋转移动从第一传输装置上接收新的待加工网布。在此贴合过程中,贴合料基本都是以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贴合工作的,解决了贴合不均的缺点,提高了贴合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该装置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布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布贴合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装置;

第一牵引装置,用来对待加工网布进行牵入,通过传输带传输到第一传输装置上;

加热装置,通过传输带接收第一传输装置传输的待加工网布,并进行加热;

第二牵引装置;

第二传输装置,将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的网布进行传输至第二牵引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中,通过第一牵引装置将待加工网布进行牵入到第一传输装置,经由第一牵引装置传输到第一传输装置上进行加热贴合后通过第二牵引装置进行输出,加热装置通过第二传输装置进行旋转移动从第一传输装置上接收新的待加工网布。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1为加热轮。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钢带导轮5、第二钢带导轮4、第三钢带导轮2、第一传输带31;第一钢带导轮5和第三钢带导轮2位于加热装置1的中心线两侧,且呈对称分布。

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钢带导轮5、第二钢带导轮4、第三钢带导轮2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第二钢带导轮4位于加热装置1正上部,由于其均设置为圆柱形的滚筒结构,所以第二钢带导轮4、加热装置1圆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待加工网布通过第一传输带31从第一牵引装置8经由第一钢带导轮5、第二钢带导轮4、第三钢带导轮2传输到加热装置1上。可见,该过程是紧贴第一牵引装置8、第一钢带导轮5、第二钢带导轮4、第三钢带导轮2和加热装置1的表面进行的,所以实现产品的均匀贴合,解决了贴合不均的缺点,提高产品的贴合质量。

具体的,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四钢带导轮7、第五钢带导轮6、第二传输带32;第四钢带导轮7、第五钢带导轮6位于加热装置1下部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通过第二传输带32相连。通过第二传输带32实现带动第四钢带导轮7、第五钢带导轮6和加热装置1进行传动的过程中不停的从第一传输装置上获得新的待加工网布。

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牵引轮10、第二牵引轮12和压辊13;第二牵引轮12和加热装置1通过第三传输带33相连接;第一牵引轮10和压辊13设置于第三钢带导轮2的外侧。

具体的,通过第一牵引装置8牵入,经过传输带31,由上部第一钢带导轮5、第二钢带导轮4、第三钢带导轮2转动,带动传输带31行走,从而使部分贴合料紧紧包裹在加热装置1上,随着下部第四钢带导轮7、第五钢带导轮6带动传输行走,最后帖合料被牵引装置9引出,整个贴合动作就完成。

此外,贴合产品紧贴第一钢带导轮5、第二钢带导轮4、第三钢带导轮2外表面,加热装置1加热到180度,加工完成后,第二牵引轮12引导并经牵引装置9牵引导出贴合后产品,至此完成橡塑制品制造全过程,设备全部封闭在一个保温罩内,热效率高,产品质量取决于钢带外观质量,其形状是环形钢带。

具体的,加热装置的加热介质分支流入第一钢带导轮5和第三钢带导轮2、四钢带导轮7和第五钢带导轮6内。

其中,加热装置1内部通传热介质,流出加热装置1的介质分支输入到上部第三钢带导轮2,第一钢带导轮5,实现通过第三钢带导轮2,第一钢带导轮5进行预加热,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贴合效果。加热装置1的介质分支,在下部流入第四钢带导轮7、第五钢带导轮6中,输出后再集中回锅炉,以合理利用热源,做到节能减排。

具体的,第一钢带导轮5、第二钢带导轮4、第三钢带导轮2和第四钢带导轮7设置有垂直调整装置;目的以便加压和拆装工作。

具体的,第四钢带导轮7和第五钢带导轮6上均设置有水平移动装置;目的以调节钢带的松紧。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钢带导轮4和第四钢带导轮7上分别设置有轴交叉装置;目的以调整钢带的偏移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垂直调整装置、轴交叉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均为现有的调整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传输带31、第二传输带32和第三传输带33为不锈钢传输带;不锈钢具有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

本发明装置适用在产品宽度在1m-10m之间,产品厚度2~10mm,主加热轮直径在0.65~2m,温度在120℃~25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