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0568发布日期:2019-05-22 03:5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膜体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亲水性凝胶膜体为基材制作的水晶美容贴膜,因其具有无载体、全天然、无阻隔、锁水效能强大、肤感良好且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有取代无纺布美容贴膜的趋势。但传统的亲水性凝胶膜体还存在以下缺点:1、传统亲水性凝胶膜体的表面光滑,吸附的功效物和精华液较少,不利于功效成分的吸附和释放;2、传统亲水性凝胶膜体为简单的整体成膜结构,折叠会产生较深的纹路,并且易压碎,不抗折叠和挤压;3.传统亲水性凝胶膜体受到拉力时,容易破损,拉伸性能弱。因此需对亲水性凝胶膜体的制作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从而使亲水性凝胶膜体对于液体具备更好的吸附与释放功能,并具备适合的机械强度,使其抗折叠与挤压,提高拉伸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按照本方法制作的膜体吸水、释放性能好,抗折、抗拉伸强度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料液,在料液中加入短纤维并混合;

步骤2.将混合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发泡机中进行发泡;

步骤3.将发泡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成型机构,短纤维和料液由成型机构进行成型,形成初始膜体;

步骤4.将初始膜体输送到破泡机上进行区域破泡,其中部分区域的气泡结构被破坏,其余部分区域气泡结构得到保留,形成破泡区域与未破泡区域相间隔的部分破泡膜体,破泡机的破泡辊采用纵横网纹辊,部分破泡膜体表面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纹;

步骤5.对部分破泡膜体进行除湿干燥,得到膜体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的成型机构为挤出模头,步骤3具体为:将发泡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挤出模头,短纤维和料液由挤出模头挤出成型,形成初始膜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的成型机构为出料头和刮刀,步骤3具体为:将发泡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出料头,短纤维和料液由出料头输出,刮刀将短纤维和料液刮涂为预设厚度,形成初始膜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步骤1中,按重量百分比采用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料液和短纤维的混合物:短纤维0.1-50%,葡甘聚糖0.1-2%,卡拉胶0.2-4%,柠檬酸钾0.1-1%,柠檬酸0.01-1%,甘油0.01-5%,丙二醇0.01-5%,表面活性剂0.1-3%,余量为去离子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将原料加入搅拌储料罐中加热搅拌,进行配比,形成料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5具体为,部分破泡膜体由输送带承载输送到干燥炉内进行除湿干燥,部分破泡膜体中所含的大部分水分被去除,得到干燥的膜体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除湿干燥后,对膜体进行卷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使用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膜体,其内部的短纤维形成膜体内部的骨架,膜体在受到拉力时,由于短纤维的连接作用,膜体拉伸性能好,不易破损;而且膜体内部的部分区域有封闭气泡结构,此区域构成加强筋,对海绵膜体进行结构支撑,保持海绵膜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也提高了抗折、抗拉的强度,且表面具有纵横交错的网纹,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良好的贴合舒适性;其余部分区域内部具有多个被破坏的气泡结构,此区域的气泡结构与气泡结构之间由通道连通,且气泡结构与表面也由通道连通,水分或精华液可由通道进入或离开膜体,因此具有超强的吸水性、保水性和释放性;因为其是干燥膜体,厚度薄,不易被挤压坏,便于生产、存储、运送;本海绵膜体应用广泛,除了用于美容护肤行业外,还可应用于医疗、保健和生物工程等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料液,在料液中加入短纤维并混合;

步骤2.将混合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发泡机中进行发泡;

步骤3.将发泡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成型机构,短纤维和料液由成型机构进行成型,形成初始膜体;

步骤4.将初始膜体输送到破泡机上进行区域破泡,其中部分区域的气泡结构被破坏,其余部分区域气泡结构得到保留,形成破泡区域与未破泡区域相间隔的部分破泡膜体,破泡机的破泡辊采用纵横网纹辊,部分破泡膜体表面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纹;

步骤5.对部分破泡膜体进行除湿干燥,得到膜体成品。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另一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将如下配比的原料加入搅拌储料罐中加热搅拌,进行配比,形成料液和短纤维的混合物:短纤维0.1%,葡甘聚糖2%,卡拉胶4%,柠檬酸钾1%,柠檬酸1%,甘油0.01%,丙二醇0.01%,表面活性剂3%,去离子水88.88%;

步骤2.将混合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发泡机中进行发泡;

步骤3.将发泡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挤出模头,短纤维和料液由挤出模头挤出成型,形成初始膜体;

步骤4.将初始膜体输送到破泡机上进行区域破泡,其中部分区域的气泡结构被破坏,其余部分区域气泡结构得到保留,形成破泡区域与未破泡区域相间隔的部分破泡膜体,破泡机的破泡辊采用纵横网纹辊,部分破泡膜体表面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纹;

步骤5.部分破泡膜体由输送带承载输送到干燥炉内进行除湿干燥,部分破泡膜体中所含的大部分水分被去除,得到干燥的膜体成品;

步骤6.对膜体进行卷绕。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第三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其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将如下配比的原料加入搅拌储料罐中加热搅拌,进行配比,形成料液和短纤维的混合物:短纤维50%,葡甘聚糖0.1%,卡拉胶0.2%,柠檬酸钾0.1%,柠檬酸0.01%,甘油5%,丙二醇5%,表面活性剂0.1%,去离子水39.49%。

步骤3.将发泡后的短纤维和料液输送到出料头,短纤维和料液由出料头输出,刮刀将短纤维和料液刮涂为预设厚度,形成初始膜体。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第四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其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1.按重量百分比将如下配比的原料加入搅拌储料罐中加热搅拌,进行配比,形成料液和短纤维的混合物:短纤维25%,葡甘聚糖1%,卡拉胶2%,柠檬酸钾0.5%,柠檬酸0.5%,甘油2.5%,丙二醇2.5%,表面活性剂1.5%,去离子水64.5%。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短纤维骨架的凝胶海绵膜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制备料液和短纤维的混合物、发泡、成型、破泡、除湿干燥等过程。使用本方法制作出来的膜体,其内部的短纤维形成膜体内部的骨架,膜体在受到拉力时,由于短纤维的连接作用,膜体拉伸性能好,不易破损;而且膜体内部的部分区域有封闭气泡结构,此区域构成加强筋,对海绵膜体进行结构支撑,保持海绵膜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也提高了抗折、抗拉的强度;其余部分区域内部具有多个被破坏的气泡结构,此区域的气泡结构与气泡结构之间由通道连通,且气泡结构与表面也由通道连通,水分或精华液可由通道进入或离开膜体,因此具有超强的吸水性、保水性和释放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景康;杨培章;李佰健;黄文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水丝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1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