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32mm小规格管件的内张式多级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7190发布日期:2018-09-11 22:3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32mm小规格管件的内张式多级抽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内张抽芯模具已经成了塑料模具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内膛尺寸大于口部尺寸的塑料件,例如扩口管件、仪表壳体、瓶盖、汽车进风管道等,使零件能够顺利、无干涉地从模具中抽芯退出。

由于此类抽芯部件在高温、受力和运动条件反复作用下工作,所以对设计技巧、材质、控制精度有很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只能根据具体应用情况个别设计,单件制造。近年来我国模具厂家在内张式抽芯模具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在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201020226531.X,名称为“内张式抽芯模具”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瓣状型芯、锥滑块和拉杆的抽芯模具,其工作原理是:锥滑块在外力作用下移动,滑块的设计轨迹使得两组瓣状型芯在滑动槽内沿着不同的轨迹同时做径向移动,在有限的空间里内张抽芯。该内张式抽芯结构设计简单,解决了抽芯困难的问题,但是主要应用于大口径尺寸管件的抽芯,且内缩宽度尺寸较短,不适宜小口径尺寸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通过两级内缩运动,增加了径向内缩距离,提供了一种专门应用于32mm小规格管件的内张式多级抽芯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应用于32mm小规格管件的内张式多级抽芯结构,包括芯轴、小瓣块、大瓣块、锥滑块、拉杆和拉杆固定座,所述芯轴为轴向滑动运动主轴,芯轴尾端装配拉杆固定座,拉杆固定座与拉杆固定连接,芯轴前端装配锥滑块,拉杆和锥滑块零件设计有圆弧滑道接触相互可轴向滑动,拉杆与小瓣块以T形槽或燕尾槽连接,锥滑块与大瓣块也以T形槽或燕尾槽连接。拉杆固定座和拉杆在驱动力作用下沿芯轴做轴向运动,拉杆拖动小瓣块在锥滑块凹槽弧面滑动,当滑动一定距离后使小瓣块避开与大瓣块的干涉,开始同步拖动锥滑块,在锥滑块及其它零件共同作用下,大瓣块出现径向内缩使整个内部扩张机构脱出产品从而实现脱模功能。

本抽芯结构在使用时,借助驱动力迫使拉杆轴向运动,小瓣块与拉杆二级内缩抽芯内缩,完全脱离接触大瓣块后定位,继续驱动锥滑套;拉杆继续驱动锥滑套带动大瓣块一级内缩抽芯结构,达到全部收缩,此时产品可以完全从塑料模具中脱落。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小瓣块采用二级独立抽芯内缩后与大瓣块脱离接触,增加大瓣块内缩长度方向尺寸,达到全部收缩脱出产品的目的,同时拉杆与锥滑块圆弧滑道设计,增加小瓣块厚度尺寸、加强自身承压强度,且整个机构使用一个动力源,动作可靠,模具成型周期缩短,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32mm小规格管件的内张式多级抽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32mm小规格管件的内张式多级抽芯结构中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轴,2-小瓣块,3-大瓣块,4-锥滑块,5-拉杆,6-拉杆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应用于32mm小规格管件的内张式多级抽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芯轴1、小瓣块2、大瓣块3、锥滑块4、拉杆5和拉杆固定座6,所述芯轴1为轴向滑动运动主轴,芯轴1尾端装配拉杆固定座6,拉杆固定座6与拉杆5固定连接,芯轴1前端装配锥滑块4,拉杆5和锥滑块 4零件设计有圆弧滑道接触相互可轴向滑动,拉杆5上开设的圆弧滑道如图2 所示。拉杆5与小瓣块2以T形槽或燕尾槽连接,锥滑块4与大瓣块3也以T 形槽或燕尾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拉杆固定座6和拉杆5在驱动力作用下沿芯轴1 做轴向运动,拉杆5拖动小瓣块2在锥滑块4的凹槽弧面滑动,当滑动一定距离后使小瓣块2避开与大瓣块3的干涉,开始同步拖动锥滑块4,在锥滑块 4及其它零件共同作用下,大瓣块3出现径向内缩使整个内部扩张机构脱出产品从而实现脱模功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