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膜机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5563发布日期:2018-08-21 18:0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膜机,具体涉及一种吹膜机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吹膜机是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在生产塑料薄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进料装置将聚乙烯颗粒运送至熔料炉中进行高温熔化。

现有的进料装置,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原料箱4,原料箱4内存放有聚乙烯颗粒,原料箱4内通有进料管3,进料管3连接有风机2,风机2下方连通有进料筒1,进料筒1下方连通有螺旋进料装置5,螺旋进料装置5连通有熔料炉6。风机2工作时将原料箱4内的聚乙烯颗粒抽出至进料管3中,之后聚乙烯颗粒经风机2进入到进料筒1中,进而通过螺旋进料装置5输送至熔料炉6中进行熔化。

但是由于进料筒1为封闭的筒,当风机2向进料筒送料的过程中,无法得知进料筒内聚乙烯颗粒的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膜机的进料装置,其优点是工作人员可对进料筒内的聚乙烯颗粒的量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吹膜机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与进料筒下部相连的螺旋进料装置、与进料筒连接的风机、与风机相连通的原料箱,所述进料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下壳体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用于观察进料筒内聚乙烯颗粒数量的观察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风机将聚乙烯颗粒从原料箱抽送至进料筒中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装置观察进料筒内聚乙烯颗粒数量,当聚乙烯颗粒过少时,工作人员将风机开启对进料筒进料,当聚乙烯颗粒过多时,工作人员将风机关闭以停止进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察装置为上盖,所述上盖与上壳体通过铰接件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打开上盖来观察进料筒内聚乙烯颗粒数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上部设有用于方便将上盖开启的手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拉起手柄将上盖打开以观察进料筒中聚乙烯颗粒的余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察装置为观察台,所述观察台包括设置在上壳体上部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用于对进料筒内聚乙烯颗粒数量进行观察的观察口,安装台上铆接有玻璃视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进料筒1内聚乙烯颗粒的数目进行观察时,无需将上盖打开。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在风机抽送聚乙烯颗粒至进料筒中的过程中,因上盖的开启而导致部分聚乙烯颗粒因与进料筒侧壁碰撞,进而弹出进料筒所造成的浪费;同时工作人员也不必开启上盖就可以直接对进料筒内的聚乙烯颗粒的量进行观察,从而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视镜为凸透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透镜具有对物体图像放大的作用,因此采用凸透镜可以更清楚的观察进料筒内聚乙烯颗粒的数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进料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腔体和与熔料炉相连并将聚乙烯材料从腔体送至熔料炉内的送料机构,所述壳体上部设有与出料口相连的进料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料筒进入螺旋进料装置的聚乙烯颗粒可被送料机构运送至熔料炉中进行高温熔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在腔体内并通过自身旋转进行送料的螺杆,所述螺杆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与壳体相连的机架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工作时,电机带动螺杆在腔体中转动,螺杆转动时,螺纹向熔料炉方向螺旋转动,旋转的斜棱面对聚乙烯颗粒产生与斜棱面相垂直的推力,将塑料粒子向前推移,进而带动聚乙烯颗粒螺旋前进至熔料炉中进行高温熔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风机将聚乙烯颗粒从原料箱抽送至进料筒中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装置观察进料筒内聚乙烯颗粒数量,当聚乙烯颗粒过少时,工作人员将风机开启对进料筒进料,当聚乙烯颗粒过多时,工作人员将风机关闭以停止进料。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附图;

图2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上盖与上壳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螺旋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筒;11、上壳体;12、下壳体;13、进料口;14、出料口;141、第一连接板;15、上盖;16、铰接件;161、第一铰接片;162、铰轴;163、第二铰接片;17、手柄;2、风机;21、出风口;22、进风口;3、进料管;4、原料箱;5、螺旋进料装置;51、壳体;52、腔体;53、螺杆;54、联轴器;55、电机;56、机架;57、进料腔;571、第二连接板;6、熔料炉;7、观察台;71、安装台;72、观察口;73、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吹膜机的进料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进料筒1,进料筒1包括圆柱体状的上壳体11和漏斗状的下壳体12,上壳体11上部设有进料口13,进料筒1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风机2,风机2的出风口21与进料口13相连通,风机2侧面设有圆柱体状的进风口22,进风口22连接有进料管3,进料管3与进风口22之间为过盈配合进行插接。进料管3伸入到盛装有聚乙烯颗粒的原料箱4中,当风机2工作时,将聚乙烯颗粒吸入到进料管3中,进而从风机2的进风口22进入风机2,之后从风机2的出风口21排出,通过与之相连通的进料口13进入到进料筒1中。

如图3所示,进料筒1的上壳体11上设有用于观察进料筒1内聚乙烯颗粒数量的观察装置,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装置来观察进料筒1中聚乙烯颗粒的余量,从而控制风机2的运行状态。其中观察装置为上盖15,上盖15与上壳体11的上部通过铰接件16铰接,铰接件16包括第一铰接片161、第二铰接片163和铰轴162,其中第一铰接片161与上盖15一侧铆接,第二铰接片163与上壳体11上部铆接,铰轴162穿设于第一铰接片161和第二铰接片163中从而将第一铰接片161和第二铰接片163铰接。上盖15上部设有手柄17,手柄17与上盖15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通过拉起手柄17将上盖15打开以观察进料筒1中聚乙烯颗粒的余量,当聚乙烯颗粒过少时,工作人员将风机2开启对进料筒1进料,当聚乙烯颗粒过多时,工作人员将风机2关闭以停止进料。

如图4所示,下壳体12下部设有出料口14,出料口14连接有螺旋进料装置5,螺旋进料装置5包括壳体51和送料机构,壳体51设有腔体52,送料机构包括螺杆53,螺杆53安装在腔体52内,螺杆53一端通过联轴器54连接有电机55,电机55固定在机架56中,机架56与壳体51固定连接。壳体51上部设有进料腔57,进料腔57上设有第二连接板571,出料口14下部设有第一连接板141,第一连接板141与第二连接板571通过螺栓连接。进料筒1中的聚乙烯颗粒通过出料口14进入到进料腔57中,进而进入到壳体51的腔体52中。螺旋进料装置5连接有熔料炉6,螺旋进料装置5与熔料炉6内部连通。

当电机55工作时,电机55带动螺杆53在腔体52中转动,螺杆53转动时,螺纹向熔料炉6方向螺旋转动,旋转的斜棱面对聚乙烯颗粒产生与斜棱面相垂直的推力,将塑料粒子向前推移,进而带动聚乙烯颗粒螺旋前进至熔料炉6中进行高温熔化。

工作过程:

工作人员通过向上拉动手柄17将上盖15打开并观察进料筒1内聚乙烯颗粒的数量,当聚乙烯颗粒过少时,工作人员将风机2开启,风机2将原料箱4中的聚乙烯颗粒吸入至进料筒1中。进料筒1中的聚乙烯颗粒进而进入到螺旋进料装置5的进料腔57中,进而进入到螺旋进料装置5的腔体52中。

此时螺旋进料装置5中的电机55带动螺杆53在腔体52中转动,螺杆53上的螺纹向熔料炉6方向螺旋转动进而带动聚乙烯颗粒螺旋前进至熔料炉6中进行高温熔化。

当工作人员打开上盖15发现进料筒1内的聚乙烯颗粒过多时,工作人员将风机2关闭,此时风机2停止将原料箱4中的聚乙烯颗粒吸入至进料筒1中。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观察装置为观察台7,观察台7包括设置在上壳体11上部的圆柱体状的安装台71,安装台71上开设有用于对进料筒1内聚乙烯颗粒数量进行观察的观察口72,安装台71上铆接有圆形玻璃视镜73。相比于实施例1,可以无需在上壳体11上部安装上盖15(参见图3),工作人员在对进料筒1内聚乙烯颗粒的数目进行观察时,也无需将上盖15打开。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在风机2抽送聚乙烯颗粒至进料筒1中的过程中,因上盖15的开启而导致部分聚乙烯颗粒因与进料筒1侧壁碰撞,进而弹出进料筒1所造成的浪费;同时工作人员也不必开启上盖15就可以直接对进料筒1内的聚乙烯颗粒的量进行观察,从而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圆形玻璃视镜73为凸透镜,由于凸透镜具有对物体图像放大的作用,因此采用凸透镜可以更清楚的观察进料筒1内聚乙烯颗粒的数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