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合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5918发布日期:2018-10-02 19:3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合模结构 ,特别是指一种包括上模、下模、拉杆、拉杆介子以及弹性柱的合模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大量的产品都是通过注塑模具生产而成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进行生产的时候上模、下模首先合模,原料进入模腔中进行注塑成型,而后开模将产品顶出以完成整体的注塑工作,实践中由于上模、下模都是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所以在合模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上模与下模碰撞的情况,进而对模具造成损坏,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合模结构,其能够避免上模与下模直接碰撞发生模具损坏的情况,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合模结构,其包括上模、下模、拉杆、拉杆介子以及弹性柱,其中,该上模位于该下模上方,该上模在该下模上方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合模以及开模的动作,在该上模两侧开设有拉杆孔,该拉杆孔的开口设置在该上模的底面上,与该拉杆孔相对应,在该下模两侧开设有弹性柱孔,该弹性柱孔的开口设置在该下模的顶面上,该拉杆固定设置在该拉杆孔中,该弹性柱活动插设在该弹性柱孔中。

该弹性柱包括顶柱以及下柱体,该顶柱连接在该下柱体顶部,该弹性柱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比如,尼龙、硅胶等,与该弹性柱的该顶柱相对应,在该拉杆上设置有顶入孔,该顶柱插设在该顶入孔中,该下柱体插设在该弹性柱孔中,该下柱体与该弹性柱孔过盈配合。

该拉杆介子套设在该顶柱底部,同时,该拉杆介子位于该拉杆的下端面与该下柱体的顶端面之间,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拉杆以及该拉杆介子由金属制成,比如:铁、钢等,该拉杆介子为一金属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的时候,当该上模与该下模闭合时,由于该下柱体与该弹性柱孔过盈配合,会产生下移阻力,在该上模下移接近该下模时下移速度变缓,从而避免该上模与该下模直接碰撞发生模具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弹性合模结构,其包括上模1、下模2、拉杆10、拉杆介子20以及弹性柱30,其中,该上模1位于该下模2上方,该上模1在该下模2上方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合模以及开模的动作。

在该上模1两侧开设有拉杆孔11,该拉杆孔11的开口设置在该上模1的底面上,与该拉杆孔11相对应,在该下模2两侧开设有弹性柱孔33,该弹性柱孔33的开口设置在该下模2的顶面上,该拉杆10固定设置在该拉杆孔11中,该弹性柱30活动插设在该弹性柱孔33中。

该弹性柱30包括顶柱31以及下柱体32,该顶柱31连接在该下柱体32顶部,该弹性柱30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比如,尼龙、硅胶等。

与该弹性柱30的该顶柱31相对应,在该拉杆10上设置有顶入孔12,该顶柱31插设在该顶入孔12中,该下柱体32插设在该弹性柱孔33中,该下柱体32与该弹性柱孔33过盈配合。

该拉杆介子20套设在该顶柱31底部,同时,该拉杆介子20位于该拉杆10的下端面与该下柱体32的顶端面321之间。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拉杆10以及该拉杆介子20由金属制成,比如:铁、钢等,该拉杆介子20为一金属环片。本实用新型工作的时候,当该上模1与该下模2闭合时,由于该下柱体32与该弹性柱孔33过盈配合,会产生下移阻力,在该上模1下移接近该下模2时下移速度变缓,从而避免该上模1与该下模2直接碰撞发生模具损坏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