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双回路油温机。
背景技术:
油温机是以导热油作为媒介的模温机,他也可以称作油加热器、油温加热器、油循环控温机。
原有的油温机在工作时,机体内部温度升高,机体内部压强增大,可能导致机体爆炸,给油加温后,当油温过高时,油箱内气压增大,工作人员不能准确的开启降温装置,可能导致机器爆炸,降低了双回路油温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双回路油温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的油温机在工作时,机体内部温度升高,机体内部压强增大,可能导致机体爆炸,给油加温后,当油温过高时,油箱内气压增大,工作人员不能准确的开启降温装置,可能导致机器爆炸,降低了双回路油温机的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双回路油温机,包括壳体组件、报警组件和工作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机体、电源开关、压力表、副油箱、油箱和散热风扇,所述机体的前表面下端开设有通风孔,所述机体的前表面固定有所述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下方设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压力表固定连接,所述油箱位于所述机体的内部,所述油箱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油箱的上方设有所述副油箱,且与所述副油箱固定连接,所述副油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口,所述油箱包括排油管、第一阀门、进水管、电磁阀和出水管,所述油箱的左端固定有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表壁设有所述电磁阀,且与所述电磁阀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油箱固定连接,所述油箱的外表壁固定有所述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上端外表壁套设有所述第一阀门,且与所述第一阀门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左侧表面设有所述散热风扇,且与所述散热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内部设有转动轴,且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表壁固定有扇叶,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散热风扇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组件包括报警灯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报警灯位于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油箱的内表壁,所述报警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工作组件包括泵浦、加热器、出油管、回油管、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泵浦位于所述油箱的内部,且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油箱的外表壁固定有所述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左端设有所述第二阀门,且与所述第二阀门固定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左侧设有所述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所述油箱固定连接,所述回油管的左端固定有所述第三阀门,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油箱的内表壁,且与所述油箱固定连接,所述泵浦和所述加热器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的内部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与所述机体之间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油箱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油管,所述泵浦与所述油箱之间通过所述导油管固定连接,所述副油箱与所述油箱之间通过所述导油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浦的下方设有泵浦底座,所述泵浦与所述机体之间通过所述泵浦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副油箱的右端设有固定片,所述副油箱与所述机体之间通过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机体的左侧表面设有扇热风扇,当机体内部温度过高时,启动散热风扇,扇叶将外部空气挤压进机体内部,将机体内部温度降低,防止高温使机体爆炸,在油箱的内表壁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机体的上表面设有报警灯,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油箱内部温度到达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上限值时,报警灯亮起,提醒工作人员油温过高,防止油温过高,油箱膨胀,导致油箱爆炸,提高了双回路油温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传感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组件、11-机体、12-通风孔、13-防尘网、14-电源开关、 15-压力表、16-副油箱、17-油箱、171-排油管、172-第一阀门、173-进水管、 174-电磁阀、175-出水管、18-注油口、19-散热风扇、191-转动轴、192-扇叶、20-报警组件、21-报警灯、22-温度传感器、30-工作组件、31-泵浦、32- 加热器、33-出油管、34-回油管、35-第二阀门、36-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双回路油温机,包括壳体组件10、报警组件20和工作组件30,壳体组件10包括机体 11、电源开关14、压力表15、副油箱16、油箱17和散热风扇19,机体11 的前表面下端开设有通风孔12,机体11的前表面固定有压力表15,压力表15的下方设有电源开关14,电源开关14与压力表15固定连接,油箱17位于机体11的内部,油箱17与机体11固定连接,油箱17的上方设有副油箱 16,且与副油箱16固定连接,副油箱16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口18,油箱17 包括排油管171、第一阀门172、进水管173、电磁阀174和出水管175,油箱17的左端固定有进水管173,进水管173的外表壁设有电磁阀174,且与电磁阀174固定连接,进水管173的上方设有出水管175,出水管175与油箱 17固定连接,油箱17的外表壁固定有排油管171,排油管171的上端外表壁套设有第一阀门172,且与第一阀门172固定连接,机体11的左侧表面设有散热风扇19,且与散热风扇19固定连接,散热风扇19的内部设有转动轴191,且与转动轴191转动连接,转动轴191的外表壁固定有扇叶192,电源开关 14、电磁阀174和散热风扇19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报警组件20包括报警灯21和温度传感器22,报警灯21位于机体11的上表面,且与机体11 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22固定安装在油箱17的内表壁,报警灯21和温度传感器22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工作组件30包括泵浦31、加热器32、出油管33、回油管34、第二阀门35和第三阀门36,泵浦31位于油箱17的内部,且与机体11固定连接,油箱17的外表壁固定有出油管33,出油管33的左端设有第二阀门35,且与第二阀门35固定连接,出油管33的左侧设有回油管 34,回油管34与油箱17固定连接,回油管34的左端固定有第三阀门36,加热器32位于油箱17的内表壁,且与油箱17固定连接,泵浦31和加热器32 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加热器32给油加热时,油温升高,温度传感器22感应到油箱17内部温度到达所设定的上限值时,报警灯21亮起,提醒工作人员关闭机器,对油箱17进行降温,防止油温升高,油箱17内气压增大,导致油箱17爆炸,提高了双回路油温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ZP-230,本实用新型中的泵浦的型号为XBD4.8-40W。
进一步的,通风孔12的内部设有防尘网13,防尘网13与机体11之间粘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风孔12的内部设有防尘网13,防尘网13与机体11之间粘接固定,防尘网13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粉尘从通风孔12进入机体11内部,使机体内部保持干净整洁。
进一步的,油箱1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油管,泵浦31与油箱17之间通过导油管固定连接,副油箱16与油箱17之间通过导油管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油箱17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导油管,泵浦31与油箱17之间通过导油管固定连接,副油箱16与油箱17之间通过导油管固定连接,通过导油管把副油箱16和油箱17固定连接,使副油箱16与油箱17导通,通过导油管把油箱17与泵浦31固定连接,使泵浦31与油箱17导通,提高了机器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泵浦31的下方设有泵浦底座,泵浦31与机体11之间通过泵浦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泵浦31的下方设有泵浦底座,泵浦31与机体11之间通过泵浦底座固定连接,通过泵浦底座将泵浦31固定在机体11的内部,泵浦底座时泵浦31与机体11之间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泵浦31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副油箱16的右端设有固定片,副油箱16与机体11之间通过固定片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副油箱16的右端设有固定片,副油箱16与机体11之间通过固定片固定连接,通过固定片将副油箱16固定在机体11的内部,使副油箱16与机体11之间连接更加稳定,提高了副油箱16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启动电源开关14,将油从注油口18注入副油箱16中,通过导油管流入油箱17内部,启动加热器32,加热器32把油箱内部的油加热,温度传感器22感应油箱内17内部的温度,当温度上升到设定的上限值时,报警灯21亮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降温,防止油箱17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油箱17内部气压过高,导致油箱17爆炸,到油温过高时,启动电磁阀174,使外部冷却水用过进水管173进入油箱17中进行冷却,冷却后水由出水管175排出,降低油箱17 内部的温度,启动泵浦31,打开第二阀门35,泵浦31通过出油管33将热油排到外部模具中,当温油冷却后,打开第三阀门36,将冷却的油通过回油管 34抽回油箱17内部,当机器运行时,机体11内部温度升高,启动扇热风扇 19,风扇转动轴191带着扇叶192高速旋转,扇叶192挤压外部空气,使外部冷空气进入机体11内部,把机体11内的热量排出,提高了机器的安全性,当外界空气中的粉尘通过通风孔12进入机体11内部时,防尘网13防止粉尘进入机体11内部,使机体11内部保持干净整洁,工作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14,打开第一阀门172,将油箱17中的油放出,把机器清洗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