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1906发布日期:2018-11-02 23:1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属于眼镜加工制造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板眼镜的制造过程中,肶腿插芯过程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个误差是由于加工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的。之前的操作是铜针放料部位在高频上方,落下铜针加热后由气缸控制打铜针。现有工艺中铜针放料部位在高频上方,落下铜针加热后由气缸控制打铜针。因为要求肶腿与铜针完成插芯工作后配合完美和个体之间无差异,而实际落下铜针会造成很大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机械替代人工,高精度、高准确率;数控一次成型,经过数控精密控制使铜针插入位置唯一,加压均匀、肶腿和铜针配合完美,加工速度快,操作安全简单;节省人工,一台机器可替换4个员工,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有高频加热机构;

夹料气缸,所述夹料气缸的一侧与所述高频加热机构连接;

双杆缸,所述双杆缸的顶部与夹料气缸连接,所述夹料气缸的一侧与顶铜针气缸连接,所述顶铜针气缸的一侧与挡铜针气缸连接;

铜针机构,所述铜针机构的一端与挡铜针气缸连接;

第一送料气缸,所述第一送料气缸安装在滑轨的上部,第二精密马达通过滑轨带动所述第一送料气缸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送料气缸的一侧与打铜针气缸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气缸的上部设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一端设有第二送料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精密马达,第一精密马达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频加热机构用于加热铜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气缸在所述第一送料气缸的上部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机械替代人工,高精度、高准确率;数控一次成型,经过数控精密控制使铜针插入位置唯一,加压均匀、肶腿和铜针配合完美,加工速度快,操作安全简单;节省人工,一台机器可替换4个员工。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高频加热机构;3、夹料气缸;4、双杆缸;5、第一精密马达;6、第二精密马达;7、打铜针气缸;8、第一送料气缸;9、第二送料气缸;10、铜针机构;11、旋转气缸;12、挡铜针气缸;13、顶铜针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有高频加热机构2;

夹料气缸3,所述夹料气缸3的一侧与所述高频加热机构2连接;

双杆缸4,所述双杆缸4的顶部与夹料气缸3连接,所述夹料气缸3的一侧与顶铜针气缸13连接,所述顶铜针气缸13的一侧与挡铜针气缸12连接;

铜针机构10,所述铜针机构10的一端与挡铜针气缸12连接;

第一送料气缸8,所述第一送料气缸8安装在滑轨的上部,第二精密马达6通过滑轨带动所述第一送料气缸8左右移动,所述第一送料气缸8的一侧与打铜针气缸7连接,所述第一送料气缸8的上部设有旋转气缸11,所述旋转气缸11的一端设有第二送料气缸9。

进一步的,铜针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一精密马达5,第一精密马达5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高频加热机构2用于加热铜针。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气缸11在所述第一送料气缸8的上部左右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数控眼镜插芯机的铜针送料机构,工作时,把铜针放入铜针放料部位;挡铜针气缸、顶铜针气缸动作放料,同时第二精密马达前进,旋转气缸夹住铜针;第二精密马达后退,旋转气缸旋转;第一送料气缸动作,第二送料气缸动作,第二精密马达前进;铜针送入夹料气缸位置,双杆气缸伸出,夹持气缸夹持铜针,第一精密马达前进,铜针送入高频,第二精密马达、第一送料气缸、第二送料气缸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加工,铜针到达高频加热机构的部位,高频加热铜针,等待肶腿到位;打铜针气缸打铜针,加压部位加压;退料气缸退料;重复以上动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