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观察窗一体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3559发布日期:2019-01-02 21:59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观察窗一体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干洗机/洗干一体机部件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观察窗一体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干衣机或洗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的观察窗位于前板中部,用于投放和取出衣物。通常观察窗设计成透明的玻璃结构,这样便于用户在机器运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滚筒内衣服的状态。

目前的观察窗的玻璃视窗通常是一个盆形玻璃注塑件,包括玻璃以及注塑在玻璃上的盆形塑料件,传统的是采用人工将玻璃放置在模仁内,再合模完成观察窗的注塑成型。但是采用人工将玻璃放置在模仁内效率低下,费时费力,而且无法确保每次放置位置的统一性,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最终产品的良品率。而且,产品注塑成型后温度较高,需要长时间的冷却才能人工将其取出,否则容易烫伤操作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观察窗一体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自动观察窗一体注塑模具,产品包括玻璃板以及注塑在其上的塑料件,该模具至少包括下模以及与其相匹配的上模,所述下模上设有一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上设有用于承载所述玻璃板的承载台;所述上模上设有一上模芯,所述上模芯与下模仁相互配合形成产品的模穴,所述上模上设有一进胶口,所述进胶口与所述模穴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上模上的流道相连通,三者相互配合完成产品的注塑成型;该模具还包括智能机械手,所述智能机械手上设有用以将所述玻璃板抓取至所述承载台上的抓取组件以及将注塑完成后的所述产品吸附至收集框的吸附组件。

优选的,所述智能机械手至少包括机械臂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械臂上的机械盘,所述抓取组件和吸附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机械盘上。

优选的,所述机械盘的底部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承载台上设有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相匹配的红外线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机械盘上设有5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其中,4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构成正方形,第5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位于正方形的中心点上。

优选的,所述抓取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械盘上的抓取气缸,所述抓取气缸的气缸轴贯穿所述机械盘,并延伸置于所述机械盘的收容腔内,所述抓取气缸的气缸轴上固定有一柔性抓取件。

优选的,所述机械盘上设有3个所述抓取气缸,所述抓取气缸呈等腰三角形排布。

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至少包括一组设置在所述机械盘上的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设置在所述机械盘上的吸附器连通,所述吸附孔位于相邻所述抓取气缸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有4个均布在其四周的导向柱,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向孔。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设计精巧,通过下模和上模相互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

2、通过智能机械手上的抓取组件对玻璃进行抓取,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降低工作强度。

3、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互配合,完成对玻璃放置位置的精准定位,有效地避免误差的形成,提高良品率;

4、通过智能机械手上的吸附组件对注塑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吸附,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烫伤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此时,去除玻璃;

图3: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机械手的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上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全自动观察窗一体注塑模具,产品包括玻璃板100以及注塑在其上的塑料件101,产品中间设计为透明的玻璃结构,是便于用于在机器运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滚筒内衣服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中,该模具至少包括下模1,所述下模1上设有一下模仁11,所述下模仁11上设有用于承载所述玻璃板100的承载台12,所述承载台12上设有红外线接收器13。该模具还包括智能机械手3,所述智能机械手3由机械臂3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械臂31上的机械盘32组成,所述机械盘32与所述机械臂31之间可以为固接,亦可为转动连接,所述机械臂31可驱动所述机械盘32六轴移动。所述机械盘32的底部设有红外线发射器33,当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3发射出的红外线均被所述红外线接收器13接受时,所述机械盘32停止转动,通过设置在所述机械盘32上的抓取组件4将其抓取的所述玻璃板100放置在所述承载台12上。进一步的,所述机械盘32上设有5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3,其中,4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3构成正方形,第5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3位于正方形的中心点上,该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玻璃板100放置位置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品,提高良品率。当然,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3亦可为其他数量或其他排布形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不作过多阐述。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组件4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械盘32上的抓取气缸41,所述抓取气缸41的气缸轴贯穿所述机械盘32,并延伸置于所述机械盘32的收容腔内,所述抓取气缸41的气缸轴上固定有一柔性抓取件42,所述抓取件42设计为柔性结构是为了避免对所述玻璃板100进行抓取时,导致其损坏。所述机械盘32上设有3个所述抓取气缸41,所述抓取气缸41呈等腰三角形排布。当然,设计为其他三角形排布亦可,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为等腰三角形是为了更好的对所述玻璃板100进行抓取。

所述下模1上还设有一与其相匹配的上模2,所述上模2上设有一上模芯21,所述上模芯21与下模仁11相互配合形成产品的模穴,所述上模2上设有一进胶口22,所述进胶口22与所述模穴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上模2上的流道相连通,三者相互配合完成产品的注塑成型。

该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智能机械手3上将注塑完成后的所述产品吸附至收集框的吸附组件5。所述吸附组件5至少包括一组设置在所述机械盘32上的吸附孔51,所述吸附孔51与设置在所述机械盘32上的吸附器连通,所述吸附孔51位于相邻所述抓取气缸41之间,产品注塑成型后,通过所述吸附孔51和吸附器相互配合,完成对产品的吸附,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烫伤情况的发生。

所述下模1上设有4个均布在其四周的导向柱14,所述上模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14相匹配的导向孔23,对上下合模其引导作用,提高准确性。所述下模1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5,所述压力传感器15的设计可检测上下合模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设计精巧,通过下模和上模相互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

2、通过智能机械手上的抓取组件对玻璃进行抓取,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降低工作强度。

3、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互配合,完成对玻璃放置位置的精准定位,有效地避免误差的形成,提高良品率;

4、通过智能机械手上的吸附组件对注塑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吸附,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烫伤情况的发生。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