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940发布日期:2018-12-28 20:3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膜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e缠绕膜工业用装膜制品,具有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自粘性好,透明度高等物点,用于手工缠绕膜,也可用于机用缠绕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货物的集中包装,PE缠绕膜主要由几种不同牌号的聚工烯树脂混合挤出而成,具有抗穿刺,超强度高性能,对堆放在托板上的货物进行缠绕包装,使包装物更加稳固整洁,更超强防水作用,被广泛使用,在外贸出口、造纸、五金、塑料化工、建材、食品医药行业,缠绕膜生产中,需要将多种原料混合搅拌,然后进行加温、挤压、流延,再经激冷辊冷却而成,原料搅拌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成品质量,原料搅拌用时较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能在进料斗内直接对原料进行搅拌,且在出料口对原料进行预加热,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包括斗体、盖板、搅拌桨、电动机、第一吸料泵、第二吸料泵、出料口,所述的斗体的顶端设有盖板,所述的斗体内部设有储料腔,所述的储料腔内设有搅拌桨,所述的盖板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的搅拌桨与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盖板上设有第一吸料泵和第二吸料泵,所述的第一吸料泵和第二吸料泵对称设于盖板的两侧,所述的斗体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与斗体内的储料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吸料泵上设有第一吸料管,所述的第一吸料管与第一吸料泵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吸料泵的输出端通过盖板与斗体内的储料腔连通,所述的第二吸料泵上设有第二吸料管,所述的第二吸料管与第二吸料泵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吸料泵的输出端通过盖板与斗体内的储料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吸料管和第二吸料管均为中空的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料口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加热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斗体与盖板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料斗的斗体内设置搅拌桨,在盖板上设置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带动搅拌桨工作,通过搅拌桨将储料腔内的各种原料搅拌均匀,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第一吸料泵和第二吸料泵,通过吸料泵将原料从吸入储料腔内,通过斗体下端设置出料口,在出料口的外壁设置加热块,通过加热块对流经出料口的原料进行预加热,减少接下来步骤的加热时间,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斗体、2-盖板、3-搅拌桨、4-电动机、5-第一吸料泵、6-第二吸料泵、7-出料口、8-加热块、11-储料腔、51-第一吸料管、61-第二吸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包括斗体1、盖板2、搅拌桨3、电动机4、第一吸料泵5、第二吸料泵6、出料口7,所述的斗体1的顶端设有盖板2,所述的斗体1内部设有储料腔11,所述的储料腔11内设有搅拌桨3,所述的盖板2上设有电动机4,所述的搅拌桨3与电动机4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盖板2上设有第一吸料泵5和第二吸料泵6,所述的第一吸料泵5和第二吸料泵6对称设于盖板2的两侧,所述的斗体1的底端设有出料口7,所述的出料口7与斗体1内的储料腔11连通,所述的第一吸料泵5上设有第一吸料管51,所述的第一吸料管51与第一吸料泵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吸料泵5的输出端通过盖板2与斗体1内的储料腔11连通,所述的第二吸料泵6上设有第二吸料管61,所述的第二吸料管61与第二吸料泵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吸料泵6的输出端通过盖板2与斗体1内的储料腔11连通,所述的第一吸料管51和第二吸料管61均为中空的软管,所述的出料口7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加热块8,所述的斗体1与盖板2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缠绕膜生产装置用进料斗在工作过程中,将斗体1上设置盖板2,将第一吸料泵5的第一吸料管51和第二吸料泵6的第二吸料管61分别置于各种原料中,通过第一吸料泵5第二吸料泵6将原料吸入储料腔11中,通过电动机4带动搅拌桨3旋转工作,将储料腔11中的原料搅拌均匀,通过储料腔11底端的出料口7将搅拌均匀之后的原料导出,通过出料口7外壁设置的若干加热块8,对流经出料口8的原料进行预加热,减少接下来步骤的加热时间,提高效率。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