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983发布日期:2019-02-10 23:1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属于破碎回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袋是以硝化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其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又因为塑料袋降解周期极长、处理困难的缺点而被部分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聚乙烯薄膜制成,该薄膜无毒,故可用于盛装食品,还有一种薄膜为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本身也无毒性,但根据薄膜的用途所加入的添加剂往往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10800558.1的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铁质破碎箱、电磁铁、网板、破碎刀等;铁质破碎箱顶部开有一字孔,破碎箱右侧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网板,网板的左端连接有电磁铁,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塑料袋具有密封性,使得塑料袋内易存在水溶液,使得在进行压缩处理时,水溶液易存在塑料袋内,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由于塑料袋具有密封性,使得塑料袋内易存在水溶液,使得在进行压缩处理时,水溶液易存在塑料袋内,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脚轮、第一减震弹簧、连接板、进料口、驱动电机、主体、第二减震弹簧、控制柜、第三减震弹簧,所述脚轮安装于控制柜下端,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互相平行,所述连接板设于进料口与主体之间,所述驱动电机下端与主体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与第三减震弹簧互相平行,所述控制柜安装于主体下端,所述主体包括外壳、单向阀、推块、驱动马达、连通管、蜗杆、履带、转轴、压板、插针、漏孔、单向门、油箱、传动带、压块,所述转轴嵌入安装于外壳上端,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推块左侧,所述驱动马达左端与推块右端相连接,所述连通管设于单向阀与压板之间,所述蜗杆下端与压块相连接,所述履带设于转轴与蜗杆之间,所述插针上端与压板下端相焊接,所述漏孔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单向门安装于传动带上端,所述油箱上端与单向阀右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设于进料口与主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弹簧与第一减震弹簧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驱动电机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减震弹簧下端与控制柜上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减震弹簧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将塑料袋从进料口倒入,通过传动带运输通过单向门,由驱动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在传动带的作用下,蜗杆发生旋转,驱使压块将下压对塑料袋进行压缩,通过驱动马达推动推块挤压油箱内压油,通过连通管使得压板下压插针对塑料袋进行插孔,使得塑料袋破损,塑料袋内的液体将从漏孔流出,通过插针刺破塑料袋,在进行压缩,使得塑料袋内的水溶液排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脚轮-1、第一减震弹簧-2、连接板-3、进料口-4、驱动电机-5、主体-6、第二减震弹簧-7、控制柜-8、第三减震弹簧-9、外壳-601、单向阀-602、推块-603、驱动马达-604、连通管-605、蜗杆-606、履带-607、转轴-608、压板-609、插针-610、漏孔-611、单向门-612、油箱-613、传动带-614、压块-6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袋破碎回收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脚轮1、第一减震弹簧2、连接板3、进料口4、驱动电机5、主体6、第二减震弹簧7、控制柜8、第三减震弹簧9,所述脚轮1安装于控制柜8下端,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与第二减震弹簧7互相平行,所述连接板3设于进料口4与主体6之间,所述驱动电机5下端与主体6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7与第三减震弹簧9互相平行,所述控制柜8安装于主体6下端,所述主体6包括外壳601、单向阀602、推块603、驱动马达604、连通管605、蜗杆606、履带607、转轴608、压板609、插针610、漏孔611、单向门612、油箱613、传动带614、压块615,所述转轴608嵌入安装于外壳601上端,所述单向阀602安装于推块603左侧,所述驱动马达604左端与推块603右端相连接,所述连通管605设于单向阀602与压板609之间,所述蜗杆606下端与压块615相连接,所述履带607设于转轴608与蜗杆606之间,所述插针610上端与压板609下端相焊接,所述漏孔611与外壳6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单向门612安装于传动带614上端,所述油箱613上端与单向阀602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3设于进料口4与主体6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弹簧7与第一减震弹簧2互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转轴608与驱动电机5在同一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减震弹簧9下端与控制柜8上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减震弹簧9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3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

本专利所说的转轴608顾名思义即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是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

在进行使用时将塑料袋从进料口4倒入,通过传动带614运输通过单向门612,由驱动电机5驱动转轴608旋转,在传动带614的作用下,蜗杆606发生旋转,驱使压块615将下压对塑料袋进行压缩,通过驱动马达604推动推块603挤压油箱613内压油,通过连通管605使得压板609下压插针610对塑料袋进行插孔,使得塑料袋破损,塑料袋内的液体将从漏孔611流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塑料袋具有密封性,使得塑料袋内易存在水溶液,使得在进行压缩处理时,水溶液易存在塑料袋内,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将塑料袋从进料口倒入,通过传动带运输通过单向门,由驱动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在传动带的作用下,蜗杆发生旋转,驱使压块将下压对塑料袋进行压缩,通过驱动马达推动推块挤压油箱内压油,通过连通管使得压板下压插针对塑料袋进行插孔,使得塑料袋破损,塑料袋内的液体将从漏孔流出,通过插针刺破塑料袋,在进行压缩,使得塑料袋内的水溶液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