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装的3D打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311发布日期:2019-04-03 00:2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装的3D打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拆装的3D打印机构。



背景技术:

DLP/SLA/LCD 3D打印机中包含一个可以容纳液态树脂的料槽,成像系统置于料槽下方,其成像面正好位于液槽底部,通过能量及图形控制,每次可固化一定厚度及形状的薄层树脂(该层树脂与前面切分所得的截面外形完全相同)。料槽上方设置一个提拉机构,每次截面曝光完成后向上提拉一定高度(该高度与分层厚度一致),使得当前固化完成的固态树脂与液槽底面分离并粘接在提拉板或上一次成型的树脂层上,层层叠加而最终形成产品的成型技术。

现有3D打印机的打印料槽固定和拆卸需要使用者将凸轮快速把手打开然后将螺丝扭松才能实现,这样既耗时间,而且螺丝扭久了又会滑牙,因此使用不便。

现有3D打印工作平台为一整块平板,存在打印树脂在打印工作平台沉没到料槽再上升时,滞留在平台表面的树脂无法及时回流到料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装的3D打印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装的3D打印机构,包括:一升降平台、一3D打印工作平台、一平台支撑挂件、一磁性连接打印料槽,所述平台支撑挂件一端与升降平台上端部滑动杆滑动连接,其另一端置于3D打印工作平台上,所述3D打印工作平台为双层结构,且其上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通孔;所述升降平台底部设有与3D打印工作平台对应的一磁性连接打印料槽,所述磁性连接打印料槽包括一料槽基座、一吸附在料槽基座上的双层打印料槽、永磁体、磁性金属块,所述升降平台安装在磁性连接打印料槽的料槽基座上,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料槽基座上,所述双层打印料槽底部设有与永磁体配合的磁性金属块。

较佳地,所述双层打印料槽的两水平侧边处对应安装有四个限位螺丝。

较佳地,所述永磁体与磁性金属块的数量相同且数量为六个。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打印工作平台上分布均匀通孔,解决3D打印树脂在打印工作平台沉没到料槽再上升时,滞留在平台表面的树脂无法及时回流到料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机料槽,打印料槽采用吸附的方式固定在料槽基座上,从而方便打印料槽的安装和拆卸,提高打印料槽的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平台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性连接打印料槽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装的3D打印机构,包括:一升降平台1、一3D打印工作平台3、一平台支撑挂件2、一磁性连接打印料槽,所述平台支撑挂件2一端与升降平台上端部滑动杆滑动连接,其另一端置于3D打印工作平台3上,所述3D打印工作平台3为双层结构,且其上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通孔6;所述升降平台1底部设有与3D打印工作平台3对应的一磁性连接打印料槽,所述一磁性连接打印料槽包括一料槽基座5、一吸附在料槽基座5上的双层打印料槽4、永磁体9、磁性金属块8,所述升降平台1安装在磁料槽基座5上,所述永磁体9设置在料槽基座5上,所述双层打印料槽4底部上设有与永磁体9配合的磁性金属块8。

所述双层打印料槽4的两水平侧边处对应安装有四个限位螺丝7。

所述永磁体9与磁性金属块8的数量相同且数量为六个。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3D打印工作平台3的多孔设计,解决了3D打印树脂在打印工作平台沉没到料槽再上升时,滞留在平台表面的树脂无法及时回流到料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机料槽,打印料槽采用吸附的方式固定在料槽基座上,从而方便打印料槽的安装和拆卸,提高打印料槽的拆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