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塑料瓶瓶体余料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6089发布日期:2019-04-13 00:50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吹塑塑料瓶瓶体余料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塑塑料瓶瓶体余料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吹塑成型的塑料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吹塑法生产出来的塑料瓶会存在不需要的、多余的边角料,传统去除边角料的方式是安排作业工人手工用刻刀将边角料剔除,这种操作方式存在工人被刻刀划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吹塑塑料瓶瓶体余料去除装置,可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风险,提高切割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吹塑塑料瓶瓶体余料去除装置,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平行设置构成剪切结构,所述控制器与活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倒L形状的固定刀,水平部分为其固定剪切部,剪切刃口朝向活动机构;所述活动结构包括长方体型的固定底座和Z字形的活动刀,所述固定底座两端设有卡槽,所述活动刀下方水平部分为卡持部且卡持部的两端插入到卡槽内,上方水平部分为活动剪切部,朝向固定机构且活动剪切部与固定剪切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气缸,气缸与活动刀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工作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脚踏式开关,安装在底板上并与活动结构连接,工人用脚踩踏即可实现装置工作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剪切部的一端表面水平向朝向活动机构延伸形成挡板,所述活动剪切部的长度与挡板的宽度之和为固定剪切部的长度,且固定剪切部原理挡板的一端与对应活动剪切部端部齐平。

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动剪切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开口部,安装方向朝向活动剪切部的移动方向,两个开口部的锯切刃口相向设置;在靠近挡板的固定剪切部表面以及固定剪切部另一端开设有通槽,开口部可插入到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部呈直角三角形结构,窄部朝外,斜边为切割刃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人手工用刻刀剔除吹塑塑料瓶瓶体边角料时存在划伤的风险,涉及了一种吹塑塑料瓶瓶体余料去除装置,由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以及控制器组成,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平行设置构成剪切结构,控制器与活动机构连接驱动活动机构移动。吹塑塑料瓶瓶体边角料置于吹塑塑料瓶的余料部分放置在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之间的间隙内,并由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之间的强力剪切作用而被切除。整个过程中人工无需采用原来手持方式瓶体用刻刀剔除的方式,全程由气缸推动活动剪切部与固定剪切部配合进行切除。对于未能完全分离的部分,由开口部切出开口并由沿着活动剪切部与固定剪切部剪切位置进行拉裂分离。由于不采用刻刀,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风险,且切割效率也可得到部分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切除瓶底余料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切除瓶口附近余料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吹塑塑料瓶瓶体余料去除装置,包括底板1,安装在底板1上的固定机构2和活动机构3以及控制器4。固定机构2与活动机构3平行设置,控制器4与活动机构3连接,并驱动活动机构3向固定机构2移动。吹塑塑料瓶的余料部分放置在固定机构2和活动机构3之间的间隙内,并由固定机构2和活动机构3之间的强力剪切作用而被切除。

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刀21,整体呈倒“L”的形状,下端沿着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底板1垂直焊接连接,水平部分为其固定剪切部211,剪切刃口朝向活动机构2。

所述活动结构3包括固定底座31和活动刀32。固定底座31呈长方体型,沿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位于固定剪切部211剪切刃口一侧,并与底板1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31的顶部两边设有C形的卡槽331。活动刀32整体呈“z”字形,下方水平部分为卡持部321且卡持部321的两端插入到卡槽331内,上方水平部分为活动剪切部322,剪切刃口朝向固定机构2且活动剪切部322与固定剪切部211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固定底座31上还设有两个同步工作的气缸33,气缸33的活塞杆与活动刀32的竖直部分垂直连接。气缸32可推动活动刀32沿着卡槽331往复移动并与固定刀2形成强力剪切结构。

所述控制器4为脚踏式开关,安装在底板1上并与活动结构2连接。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在固定剪切部211的一端表面水平向朝向活动机构2延伸形成挡板22,在固定剪切部211的另一端以及靠近挡板22的固定剪切部211表面开设有通槽23。活动剪切部322的长度与挡板22的宽度之和为固定剪切部211的长度。活动剪切部322一端与远离挡板22的固定剪切部211一端齐平,另一端与挡板22接触。在活动剪切部3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开口部34,开口部34的方向朝向活动剪切部322的移动方向,两个开口部34的锯切刃口相向设置。通槽23的宽度和深度大于开口部34的宽度和厚度。挡板22可起到提示和限制吹塑塑料瓶放置位置的功能,同时,由于挡板22与邻近的开口部34接近,可起到辅助进行切割导向的作用。活动剪切部322靠近固定剪切部211形成强力剪切时,开口部34可插入到通槽23内。采用此结构设计,可以利用开口部34在吹塑瓶余料的端部形成切口,是基于吹塑塑料瓶钢成型时还带有一定温度,且塑料本身质地较软,固定剪切部211与动剪切部322的强力剪切为能完全切断余料时,开口部34的锯切作用会在开口处形成切口,工人借助该切口并在固定剪切部211与动剪切部322剪切夹持作用下,顺势将吹塑塑料瓶同余料拉裂分离。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开口部34呈直角三角形结构,窄部朝外,斜边为切割刃口。活动剪切部322向固定剪切部211移动过程中,利用斜切刃口切开余料。

如附图2所示,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进行吹塑塑料瓶底部余料切除时,将余料置于固定机构2和活动机构3之间的间歇内,吹塑塑料瓶底部与固定剪切部211表面接触,余料一端抵住挡板22。踩踏脚踏式开关,气缸33推动活动剪切部322向固定剪切部211移动,并在强力剪切作用下实现余料被切除。若是余料还有部分分离,可利用开口部34锯切出的切口,顺势将吹塑塑料瓶同余料拉裂分离。若吹塑塑料瓶的瓶口为内陷形式,亦可采用此方式进行瓶口附近的余料切除。

如图3所示,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进行吹塑塑料瓶口余料切除时,若是吹塑塑料瓶的瓶口为凸出的形式,利用另一端的开口部34进行切除。将将余料置于固定机构2和活动机构3之间的间歇内,吹塑塑料瓶底部与固定剪切部211表面接触,瓶口位于活动剪切部322和固定剪切部211端部外。踩踏脚踏式开关,气缸33推动活动剪切部322向固定剪切部211移动,并在强力剪切作用下实现余料被切除。若是余料还有部分未分离,可利用开口部34锯切出的切口,顺势将吹塑塑料瓶同余料拉裂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