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擦条水口切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6942发布日期:2019-07-17 05:2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擦条水口切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擦条水口切除装置。



背景技术:

车身防擦条是指安装于车身侧面腰部或保险杆上的主要起防擦保护车身作用的构件。一般的轿车车身上都会配防擦条,目的是防止轻微的碰撞和刮蹭对车漆造成的伤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防擦条呈长条形,注塑后产品中间留有水口,即进胶流道,这些水口是需要切除的,现有的切除方式是通过人力人工切除。

人工切除防擦条的水口存在动作慢、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人工切除防擦条的水口存在的动作慢、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擦条水口切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擦条水口切除装置,所述防擦条的下表面上沿着所述防擦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排成一排的水口,所述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用于安放所述防擦条的定位部、用于固定所述防擦条、的预压部、用于切断所述防擦条下底面上的水口的冲切部、用于收集脱离所述防擦条后的水口的收料部和用于检测所述水口是否从所述防擦条上脱离的检测部;

所述机身上架设有水平铺设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固定铺设有一块定位板,定义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内垂直相交的两条直线分别为x轴和y轴,定义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x轴、y轴均与所述z轴相垂直,且x轴、y轴和z轴相较于原点o;且定义沿所述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沿所述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沿所述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则:

所述定位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定位块,且各所述定位块沿着x轴方向排成一排;所述定位块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块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上沿y轴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且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的前方;

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均沿x轴方向贯通,各所述定位块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互连通,并形成用于卡设一根防擦条的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的水口均位于相邻两第一定位凹槽之间;各所述定位块上的第二定位凹槽相互连通,并形成用于卡设另一根防擦条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的水口均位于相邻两第二定位凹槽之间;

所述预压部包括用于向下压住设置在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的第一预压板和用于向下压住设置在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的第二预压板;所述第一预压板和所述第二预压板均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预压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预压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预压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导杆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可沿z轴方向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上;

所述第二预压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导杆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导杆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导杆的顶端可沿z轴方向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上;

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均水平铺设,且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相平齐;所述第一顶板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预压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顶板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预压板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顶板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预压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预压气缸;所述第一预压气缸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的输出轴沿z 轴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预压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预压板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顶板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二预压板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预压气缸;所述第二预压气缸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预压气缸的输出轴沿z 轴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预压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预压板上下移动;

所述冲切部包括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一刀头固定板和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二刀头固定板;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上的每个水口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刀头;所述第一刀头的刀口朝向对应的所述水口,且与所述第一刀头相对应的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刀头的刀口的运动轨迹上;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正后方,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上对应所述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上的每个水口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刀头,所述第二刀头的刀口朝向对应的所述水口,且与所述第二刀头相对应的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刀头的刀口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的正前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并排成一排的的若干个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沿着y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固定相连;

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的正后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成一排的若干个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轴沿着y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固定相连;

所述收料部包括落料口组,所述落料口组包括若干个间隔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并沿着x轴方向排成一排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所述防擦条上的水口沿着y轴方向一一对齐,且所述落料口组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所述落料口沿z轴方向竖直贯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收料斗,所述收料斗的上端开口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上,且所述收料斗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落料口的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收料斗的下端开口与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收料框相连通;

所述检测部包括设置在每个落料口内用于检测水口是否掉落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面向所述落料口,且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第一预压气缸、所述第二预压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斗的上端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收料斗的下端开口的开口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压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预压板的下表面上均设有橡胶软层,以保护防擦条上表面被压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压气缸位于所述第一预压板的正中间,且所述第一预压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圆盘与所述第一预压气缸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圆盘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压气缸和所述第一预压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所述第一预压气缸的输出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压气缸位于所述第二预压板的正中间,且所述第二预压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圆盘与所述第二预压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圆盘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二预压气缸和所述第二预压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圆盘的直径大于所述所述第二预压气缸的输出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板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预压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顶板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二预压板的正上方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定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门架,所述门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所述门架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门架的顶面上铺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前半段上,所述第二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后半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第二刀头固定板沿y轴方向滑动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固定板上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导轨,且所述第二导轨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的下底面和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的下底面上均设有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的顶面与所述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或第二刀头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滑套的底面上开设有可嵌套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卡槽,且所述第三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的前半段上,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的后半段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切除防擦条上的水口,方便快捷,效率高,提高了工作进度和生产自动化程度。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对两条防擦条切除水口,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一实施例中定位部、冲切部和防擦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一实施例中预压部、定位部、冲切部和防擦条在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实施例中预压部、定位部、冲切部和防擦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俯视图。

图8是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擦条水口切除装置,所述防擦条 701、702的下表面上沿着所述防擦条701、7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排成一排的水口,所述装置包括机身100,所述机身100上设有用于安放所述防擦条701、702的定位部200、用于固定所述防擦条701、702的预压部300、用于切断所述防擦条701、702下底面上的水口的冲切部400、用于收集脱离所述防擦条701、702后的水口的收料部500和用于检测所述水口是否从所述防擦条701、702上脱离的检测部600;

所述机身100上架设有水平铺设的工作台101,所述工作台101 的上表面上固定铺设有一块定位板201,定义所述定位板201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内垂直相交的两条直线分别为x轴和y轴,定义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x轴、y轴均与所述z轴相垂直,且 x轴、y轴和z轴相较于原点o;且定义沿所述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沿所述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沿所述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则:

如图3、4所示,所述定位部200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定位块202,且各所述定位块202沿着x轴方向排成一排;所述定位块20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板201的上表面上,所述定位块202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定位块202的上表面上沿y轴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定位凹槽204和第二定位凹槽203,且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04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203的前方;

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04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203均沿x轴方向贯通,各所述定位块202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04相互连通,并形成用于卡设一根防擦条702的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 702的水口均位于相邻两第一定位凹槽204之间;各所述定位块202 上的第二定位凹槽203相互连通,并形成用于卡设另一根防擦条701 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的水口均位于相邻两第二定位凹槽203之间;

具体的,所述定位部200可同时安放两个防擦条701、702,一根所述防擦条701沿长度方向卡设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另一根所述防擦条702沿长度方向卡设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水口位于相邻两第一定位凹槽204或第二定位凹槽203之间,即水口外露于第一定位凹槽204和第二定位凹槽203,可便于切除水口。

如图5、图6所示,所述预压部300包括用于向下压住设置在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的第一预压板301和用于向下压住设置在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的第二预压板302;所述第一预压板301和所述第二预压板302均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预压板301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预压板302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预压板301的上表面与第一导杆303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导杆303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一导杆303的顶端可沿z轴方向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310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预压板30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第一导杆303,以使所述第一预压板301平稳与第一顶板310相连,且所述第一导杆303沿z轴方向上下滑动时,带动第一预压板301平稳上下滑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杆303与所述第一顶板310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一顶板310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导杆303可滑动地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杆303的顶端还设有防止所述第一导杆303 从所述第一通孔内滑脱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303位于所述第一顶板310之上的部分上,且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以防止第一导杆303从第一通孔内滑脱。

所述第二预压板302的上表面与第二导杆304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导杆304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导杆304的顶端可沿z轴方向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311上;

具体的,所述第二导杆304与所述第二顶板311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第二顶板311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导杆304可滑动地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杆304的顶端还设有防止所述第二导杆304 从所述第二通孔内滑脱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304位于所述第二顶板311之上的部分上,且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以防止第二导杆304从第二通孔内滑脱。

具体的,所述第二预压板30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第二导杆304,以使所述第二预压板302平稳与第二顶板311相连,且所述第二导杆304沿z轴方向上下滑动时,带动第二预压板302平稳上下滑动。

所述第一顶板310和所述第二顶板311均水平铺设,且所述第一顶板310和所述第二顶板311相平齐;所述第一顶板310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预压板30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顶板311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预压板301的正上方;

具体的,所述第一顶板310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一预压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顶板311可沿y轴方向滑动地架设在所述第二预压板的正上方的具体结构为: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定位板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门架901,所述门架90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01的上表面上,所述门架901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且所述门架901的顶面上铺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902,所述第一顶板310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902的前半段上,所述第二顶板31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902的后半段上。则所述第一顶板310和所述第二顶板311均可沿 y轴方向滑动,可以调节第一顶板310和所述第二顶板311沿y轴方向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所述第一预压板301和所述第二预压板302 的位置,以分别与两个防擦条701、702相对齐。

具体的,所述第一滑套的顶面与所述第一顶板310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滑套的底面上开设有可嵌套在所述第一导轨902上的卡槽,且所述第一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902上。所述第二滑套的顶面与所述第二顶板31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滑套的底面上开设有可嵌套在所述第一导轨902上的卡槽,且所述第二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902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压板30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预压板302 的下表面上均设有橡胶软层,以保护防擦条701、702上表面被压坏。

所述第一顶板310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预压板301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预压气缸305;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板310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的输出轴沿z轴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预压板 301的上表面固定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预压板301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位于所述第一预压板301的正中间,且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圆盘与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圆盘307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和所述第一预压板30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圆盘307的直径大于所述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的输出轴的直径,从而增大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与所述第一预压板301的连接面积,确保所述第一预压气缸305被平稳驱动。

所述第二顶板311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二预压板302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预压气缸306;所述第二预压气缸306的顶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顶板311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预压气缸306的输出轴沿z轴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预压板 302的上表面固定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预压板302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压气缸306位于所述第二预压板302的正中间,且所述第二预压气缸306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圆盘308与所述第二预压板30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圆盘308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二预压气缸306和所述第二预压板30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圆盘308 的直径大于所述所述第二预压气缸306的输出轴的直径,从而增大所述第二预压气缸306与所述第二预压板302的连接面积,确保所述第二预压板302被平稳驱动。

所述冲切部400包括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一刀头固定板401和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二刀头固定板402;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 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上对应所述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上的每个水口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刀头403;所述第一刀头403的刀口朝向对应的所述水口,且与所述第一刀头403 相对应的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刀头403的刀口的运动轨迹上;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正后方,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 402上对应所述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上的每个水口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刀头404,所述第二刀头404的刀口朝向对应的所述水口,且与所述第二刀头404相对应的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刀头404的刀口的运动轨迹上;

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的正前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并排成一排的的若干个第一驱动气缸405,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05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01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 405的输出轴沿着y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固定相连;

具体的,各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05同时动作,共同驱动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向后方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上的第一刀头403切断所述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1上的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202前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对应的所述第一刀头403滑动的第一引导凹槽205,所述第一引导凹槽205沿y 轴方向前后贯通,且所述第一引导凹槽205的前端开口与所述第一刀头403对准,以引导所述第一刀头403进入所述第一引导凹槽205内并沿所述第一引导凹槽205移动;所述第一引导凹槽205的后端开口与所述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上的一个水口对准。

具体的,所述第一刀头403、所述引导凹槽205、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上的一个水口一一对应,即一个水口对应一个第一刀头 403和一个引导凹槽205。

具体的,所述第一引导凹槽205可引导所述第一刀头403准确的切掉水口。

具体的,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第二刀头固定板402沿y轴方向滑动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固定板上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导轨801,且所述第二导轨801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的下底面和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的下底面上均设有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的顶面与所述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或第二刀头固定板402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滑套的底面上开设有可嵌套在所述第二导轨801上的卡槽,且所述第三滑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801上。其中,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801的前半段上,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801的后半段上。

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的正后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成一排的若干个第二驱动气缸406,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06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01上,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06的输出轴沿着y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固定相连;

具体的,各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06同时动作,共同驱动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向前方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上的第二刀头404切断所述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2上的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202后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对应的所述第二刀头404滑动的第二引导凹槽206,所述第二引导凹槽206沿y 轴方向前后贯通,且所述第二引导凹槽206的后端开口与所述第二刀头404对准,以引导所述第二刀头404进入所述第二引导凹槽206内并沿所述第二引导凹槽206移动;所述第二引导凹槽206的前端开口与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上的一个水口对准。

具体的,所述第二刀头404、所述第二引导凹槽206、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上的一个水口一一对应,即一个水口对应一个第二刀头404和一个第二引导凹槽206。

具体的,第二引导凹槽206可引导所述第二刀头404准确的切掉水口。

如图7所示,所述收料部500包括落料口组,所述落料口组包括若干个间隔开设在所述固定板201上并沿着x轴方向排成一排的落料口503,所述落料口与所述防擦条701、702上的水口沿着y轴方向一一对齐,且所述落料口503组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具体的,两防擦条701、702共用一个落料口组。

所述落料口503沿z轴方向竖直贯穿所述固定板201和所述工作台101;所述工作台101的下方设有收料斗502,所述收料斗502的上端开口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01的下表面上,且所述收料斗502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落料口503的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收料斗502的下端开口与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01下方的收料框501相连通;

具体的,水口经所述落料口503、收料斗502掉入所述收料框501 内。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斗502的上端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收料斗502的下端开口的开口面积。

如图8所示,所述检测部600包括设置在每个落料口503内用于检测水口是否掉落的传感器601,所述传感器601的检测端面向所述落料口503,且所述传感器601与控制器相连;

第一预压气缸305、第二预压气缸306、第一驱动气缸405、第二驱动气缸406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可控制第一预压气缸305、第二预压气缸306、第一驱动气缸405、第二驱动气缸406的启停。

具体的,所述传感器可为红外传感器,当所述水口掉落时,所述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水口掉落,并将该掉落信息输送给所述控制器;当所述水口未掉落时,所述红外传感器未检测到所述水口掉落,并将该未掉落信息输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水口是否掉落从而控制第一预压气缸305、第二预压气缸306、第一驱动气缸405、和/或第二驱动气缸40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为:

1、将两防擦条701、702分别放置在第一卡槽内和第二卡槽内,调节第一顶板310和第二顶板311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预压板301 对准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所述第二预压板302对准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

2、控制器驱动第一预压气缸305、第二预压气缸306动作,第一预压气缸305驱动第一预压板301向下压住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 702,第二预压气缸306驱动第二预压板302向下压住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

3、控制器驱动第一驱动气缸405动作,第一驱动气缸405驱动第一刀头固定板401向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移动,所述第一刀头固定板401上的第一刀头403切断所述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上的水口。

4、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被切割掉的水口经落料口503、收料斗502掉入所述收料框501内,当有落料口503内的传感器未检测到有水口掉落时,控制器驱动第一驱动气缸405重复步骤3的操作。

5、当第一卡槽内的防擦条702的水口均倍切割掉后(人工检查),控制器驱动第二驱动气缸406动作,第二驱动气缸406驱动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向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移动,所述第二刀头固定板402上的第二刀头404切断所述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上的水口。

6、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被切割掉的水口经落料口503、收料斗502掉入所述收料框501内,当有落料口503内的传感器未检测到有水口掉落时,控制器驱动第二驱动气缸406重复步骤5的操作直至第二卡槽内的防擦条701的水口均被切割。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