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813发布日期:2019-06-05 22:3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灾害监测系统上跨铁路的道路桥梁异物侵限监测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是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的前端监测设备,对防止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测网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抗极端天气等特性,关乎到铁路运行时的人身财产安全。

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异物侵限监测子系统是伴随着我国兴起的高速铁路建设诞生的新生产品,其主要应用于公路横跨铁路的桥梁或隧道口等有异物侵限隐患的位置,在高速铁路建设伊始,此项技术初期处于推广及探索阶段,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数量较少,结构相对复杂,材料为玻璃钢,前期生产制造工艺均采用手糊工艺制作。

手糊成型工艺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在涂有脱模剂的简易手工模具上铺放电缆结合,使二者粘接在一起,制造玻璃钢制品的一种工艺方法。其质量稳定性跟工人的技术有关,产品次品率高,质量不稳定,尺寸精度和质量很难保证。目前双电网传感器监测网生产制造采用手工制作,生产周期长,质量稳定性及制造精度难以控制,双电网外表面粗糙、易老化开裂、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生产符合技术规格的双电网产品模具,可满足批量生产,且生产出的新型双电网传感器,达到产品尺寸精度高、质量稳定的效果,满足异物侵限双电网传感器的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安装孔及加强筋结构对称设置,所述模具由间隙不同的方体格栅组成,所述方体格栅由方形长条通过平行和垂直相交的方式排列,模具型腔设置在所述方体格栅内部形成格栅状腔体,所述格栅状腔体面与面的结合棱角均为圆角结构,所述格栅状腔体内方形长条腔体的垂直相交处为光滑的圆弧形过渡;方体格栅包括监测格栅和加固格栅,加固格栅分布在四周,形成上加固区、下加固区和连接区;监测格栅分布在中间形成监测区,监测格栅间隔尺寸大于加固格栅尺寸。

优选地,格栅状腔体面与面的结合棱角均为半圆角结构。

优选地,监测区包含84个122×119×9mm监测格栅。

进一步优选,模具左右两侧侧连接区各包含84个34×33×9mm加固格栅。

进一步优选,模具上下两侧包含36个34×33×9mm加固格栅。

优选地,上模和下模对称设计有电缆出线孔,并设置有与压力机连接的定位连接孔及加强筋。

优选地,下模模具产品成型有效深度18~20mm,有效成型腔为1000×2000mm。

优选地,成型监测网的监测电缆按照由左向右、由上向下盘绕顺序布局在下模内,上模压铸时电缆在产品中深度为9mm。

进一步优选,模具材料为45#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如下:

(1)该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在1800吨压力机下压制下,可保证产品制作的一致性,克服手工制作出现的表面粗糙、质地不均匀,气孔夹杂等弊端。生产出的新型双电网传感器,达到产品尺寸精度高、质量稳定的效果,满足异物侵限双电网传感器的技术要求。

(2)监测区包含若干方形孔,孔连接区之间有光滑圆弧过渡,保证脱模时产品表面光滑平整度;连接区及加固区包含若干小方形孔,孔各过渡处均为圆弧过渡,该模具采用可加工性及表面处理性能良好的45#钢,实现表面比较光滑,可保证监测网复杂结构的顺利脱模。

(3)各方孔孔角及与上下结合面截面即横截面为半圆弧形,保证产品脱模顺利及表面光洁度,同时在高压力作用可实现树脂与纤维及监测电缆的良好结合,提高了产品整体的抗剪切性能。

(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适用预警大规模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生产,对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和下模成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和下模成型结合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虚线标记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标记圈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连接区;4-监测区;5-上加固区;6-下加固区;7-定位连接孔;9-方体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双电网传感器监测网整体产品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无分层、裂纹、纤维不得外漏及杂质,电网单元平面度不大于5mm,不允许有大于φ3mm的气孔,在任意360mm×360mm的面积上气孔数量不超过10处(单个栅格内气孔数量不应超过4个)。为满足上述要求,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其上模1和下模2组成,如附图1,模具对称分布在成型监测网上下侧,上下表面包含有间隔设置的监测区4和连接区3,监测区4包含若干个方体格栅9,左右单侧连接区3各包含若干个方体加固格栅,上下包含若干个方体加固格栅,监测电缆按照由左向右、由上向下盘绕顺序布局在下模内,上下模设计有安装孔及加强筋在上下位置重叠。

参考图2和图3,所述模具由间隙不同的方体格栅9组成,所述方体格栅9由方形长条通过平行和垂直相交的方式排列,模具型腔设置在所述方体格栅9内部形成格栅状腔体中,所述格栅状腔体的面与面的结合棱角均为圆角结构,所述格栅状腔体内方形长条腔体的垂直相交处为光滑的圆弧形过渡;方体格栅9包括监测格栅和加固格栅,加固格栅分布在四周,形成上加固区5、下加固区6和连接区3;监测格栅分布在中间形成监测区4,监测格栅间隔尺寸大于加固格栅尺寸。

所述格栅状腔体的面与面的结合棱角均为半圆角结构。

上述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中,监测区4包含84个122×119×9mm监测格栅。

所述模具左右两侧连接区3各包含84个34×33×9mm加固格栅。

所述模具上加固区5和下加固区6两侧包含36个34×33×9mm加固格栅。

上模1和下模2对称设置有设计有安装孔及加强筋,并设置有与压力机连接的定位连接孔7(见图4)。

该铁路灾害监测系统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制造模具在1800吨压力机下压制成型,可保证产品制作的一致性,克服手工制作出现的表面粗糙、质地不均匀,气孔夹杂等弊端。生产出的新型双电网传感器,达到产品尺寸精度高、质量稳定的效果,满足异物侵限双电网传感器的技术要求。

在铁路灾害监测系统集成项目中推广应用,并将其推广至既有线路灾害监测系统大修改造项目。

本实用新型监测网模具的上下表面依据产品成型特点,包含有上下左右若干组间隔设置的监测区4、连接区3及上加固区5、下加固区6,监测区4包含若干方形孔,孔连接区之间有光滑圆弧过渡,保证脱模时产品表面光滑平整度;连接区3及上加固区5、下加固区6包含若干小方形孔,孔各过渡处均为圆弧过渡,该模具采用可加工性及表面处理性能良好的45#钢,实现表面比较光滑,可保证监测网复杂结构的顺利脱模。

传统手工简易模具制作简单,对产品监测区4、连接区3及上加固区5、下加固区6各方孔倒圆角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加工成型产品毛刺多,玻璃钢产品特性决定了打磨效果不是很理想,表面粗糙、质地不均匀,气孔夹杂现象突出,不能达到产品技术性能要求。而本实用新型的各方孔孔角及与上下结合面截面即横截面为半圆弧形,保证产品脱模顺利及表面光洁度,同时在高压力作用可实现树脂与纤维及监测电缆的良好结合,提高了产品整体的抗剪切性能。其中下模模具产品成型有效深度18~20mm,优选深度18mm,有效成型腔为1000×2000(mm)。上模压铸时控制电缆在产品中深度为9mm,在监测网中心位置,保证不跑偏。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适用预警大规模双电网传感器用监测网生产,对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