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2866发布日期:2019-08-09 20:5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范围广泛的塑料瓶在圆盘传送带型吹塑机中从塑料预制件形成。特别地,加热的预制件在吹塑机的旋转过程中、在高压和高温下被安置在吹塑机的对应设计的吹塑模中并接着被吹塑以形成各个瓶。从吹塑机退出的瓶接着被传送到圆盘传送带型充填机,在此,这种瓶被上述类型的可灌注产品充填。此时,所述瓶在另一圆盘传送带中被加盖并随后被传送到贴标机。经常必须提供从加盖机到贴标机的长距离传送以使瓶能够在继续标签的施加之前外部被干燥。一般而言,在已知的设备中,在上述不同机器之间存在长距离传送路径,部分还插入缓冲区;结果,适于容纳这种设备的设施需要相对昂贵,即,它们要求大量空间。特别感到该领域需要减少用于生产、充填、加盖和贴标塑料瓶的设备的占地面积。

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长距离传送塑料瓶的过程中,将两组或者是两组以上的塑料瓶输送线合二为一的输送装置,使多条输送线上的塑料瓶经过冷却定型后可以通过一条输送线进行长距离输送,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设备利用率。

在专利号为CN201410336831.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塑料瓶盖多工位自动印刷检测连线机,包括自动加盖系统、多工位转盘、瓶盖固定机构、印刷系统、自动检测剔除系统、产品自动取出装置和控制系统;自动加盖系统包括阻拦机构、自动排序机构、位于自动排序机构后方的导向板、上盖机械手;瓶盖固定机构包括印刷棒固定瓶盖装置和瓶盖到位推手;印刷系统包括印刷棒、印刷定位旋转机构、刮刀、刮刀移动机构以及印刷操作控制系统。

但是,上述专利中,塑料瓶在输送过程中,仍是一个输入端输入,一个输出端输出,并无法实现多个输入端输入,共用一个输出端输出,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通过利用输出盘旋转带动第一输出装夹组件与第二输出装夹组件分别夹取对应的中转机构上的塑料瓶,将两组中转机构上的塑料瓶全部转移至输出机构上,解决两组塑料瓶输送线二合一输送的技术问题,实现塑料瓶两个输入端对接一个输出端,塑料瓶生产线排布更加灵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其用于输送塑料瓶,该塑料瓶包括瓶身、瓶口与位于该瓶口顶部的翻边,该输送装置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用于支持平衡的撑脚;

输入机构,所述输入机构为两组,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其均包括输入轨道与分拨组件,所述输入轨道上等距排列输送有若干的塑料瓶,所述分拨组件旋转设置,其对所述输入轨道上输送的塑料瓶逐一分拨输出;

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与所述输入机构一一对应设置,其通过夹具组件旋转夹取所述分拨组件输出的塑料瓶;以及

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所述中转机构夹角处,且其通过第一输出夹具组件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旋转夹取对应的所述中转机构上中转的塑料瓶后并输出该塑料瓶。

作为改进,所述输入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卡合的台阶,且该输入轨道远离所述分拨组件一侧的末端围绕该分拨组件的旋转方向设置,且其与分拨组件组合形成分拨通道。

作为改进,所述分拨组件包括:

分拨转轴,所述分拨转轴竖直旋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一分拨盘,所述第一分拨盘同轴连接设置于所述分拨转轴的顶部,其随分拨转轴同步旋转,且其外圆周上沿其中轴线圆周等距设置有若干的第一卡口,该第一卡口随第一分拨盘的旋转与所述瓶口卡合,并拨动所述塑料瓶;以及

第二分拨盘,所述第二分拨盘吊设于所述第一分拨盘的正下方,其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分拨盘连接设置,且其随所述第一分拨盘同步旋转,该第二分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口一一对应的第二卡口,该第二卡口随第二分拨盘的旋转与所述瓶身卡合,并拨动所述塑料瓶。

作为改进,所述中转机构包括:

中转轴,所述中转轴竖直旋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中转盘,所述中转盘同轴连接设置于所述中转轴的顶部,其随所述中转轴同步旋转;

夹具组件,若干的所述夹具组件沿所述中转轴的中轴线圆周等距设置于所述中转盘的外圆周边缘,其夹取所述分拨组件输出的塑料瓶;以及

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中转机构与分拨组件切合的位置以及所述中转机构与所述输出机构切合的位置,其均设置于所述中转盘的下方,且其与所述夹具组件抵触设置,并驱动所述夹具组件张开。

作为改进,所述夹具组件包括:

夹具手指,所述夹具手指对称设置,其与所述中转盘转动连接设置,且其与所述中转盘转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齿部,该对称设置的夹具手指的齿部相互咬合;

弹簧,所述弹簧抵触设置于所述夹具手指之间,其使所述夹具手指夹紧设置;以及

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连接臂与任一所述夹具手指连接设置,其与所述驱动板抵触使所述夹具手指摆动张开。

作为改进,所述输出机构包括: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竖直旋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输出盘,所述输出盘同轴连接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顶部,其随所述输出轴同步旋转;

第一输出夹具组件,若干的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沿所述输出轴的中轴线圆周等距设置于所述输出盘的外圆周边缘上,其数量与所述中转机构上的夹具组件的数量一致,且其夹取任一所述中转机构上中转的塑料瓶;

第二输出夹具组件,若干的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交错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之间,其数量与所述中转机构上的夹具组件的数量一致,且其相对于第一输出夹具组件夹取另一所述中转机构上中转的塑料瓶;

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对应的中转机构的一侧,其设置于所述输出盘的下方,且其与第一输出夹具组件抵触设置,并使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摆动张开夹取所述塑料瓶;

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对应的中转机构的一侧,其设置于所述输出盘的下方,且其与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抵触设置,并使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摆动张开夹取所述塑料瓶;以及

输出驱动板,所述输出驱动板相对于所述中转机构设置于所述输出机构的另一侧,其与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抵触设置,并驱动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张开输出夹取的塑料瓶。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包括:

第一夹具手指,所述第一夹具手指对称设置,其与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设置,且其与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齿部,该对称设置的第一夹具手指的齿部相互咬合;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具手指之间,其使所述第一夹具手指夹紧设置;以及

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通过连接臂与任一所述第一夹具手指连接设置,其与所述第一驱动板抵触,使所述第一夹具手指摆动张开。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包括:

第二夹具手指,所述第二夹具手指对称设置,其与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设置,且其与所述输出盘转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二齿部,该对称设置的第二夹具手指的齿部相互咬合;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手指之间,其使所述第二夹具手指夹紧设置;以及

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通过连接臂与任一所述第二夹具手指连接设置,其与所述第二驱动板抵触,使所述第二夹具手指摆动张开。

作为改进,所述分拨组件、中转机构与输出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同步工作,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输出机构的正下方,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输出机构运转;

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中转机构的正下方,其与所述主动齿轮咬合,且其带动所述中转机构运转;以及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分拨组件的正下方,其与对应的所述中转机构下方的传动齿轮咬合,且其带动分拨组件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输出盘旋转带动第一输出装夹组件与第二输出装夹组件分别夹取对应的中转机构上的塑料瓶,将两组中转机构上的塑料瓶全部转移至输出机构上,解决两组塑料瓶输送线二合一输送的技术问题,实现塑料瓶两个输入端对接一个输出端,塑料瓶生产线排布更加灵活;

(2)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第一分拨盘与第二分拨盘配合,对输入轨道处的塑料瓶进行逐一的拨动,使输入轨道上的塑料瓶每次被拨动一个,实现塑料瓶逐一、有序的输入,不会发生干扰,且在输入过程中,塑料瓶的瓶口与瓶身同时被拨动,稳定性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中转盘上的夹具组件夹取分拨组件分拨出的塑料瓶,之后利用输出机构上的第一输出夹具组件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分别夹取对应的中转盘上的塑料瓶,实现两个中转盘上的塑料瓶集中到一个输出盘上输出,较常规手段,减少一个输出盘的使用,结构更加紧凑;

(4)本实用新型中夹具组件、第一输出夹具组件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均采用相同的工作原理,利用其中对应滚轮的摆动驱动对应的夹具组件打开,使夹具组件夹取或者输出塑料瓶,且所有夹具组件的开合均采用机械机构,动力源自于对应机构的旋转工作,无需额外设置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更为可靠,布局更加优化,更为稳定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塑料瓶加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输入轨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输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输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输出夹具组件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其用于输送塑料瓶1,该塑料瓶1包括瓶身11、瓶口12与位于该瓶口12顶部的翻边13,该输送装置包括:

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的用于支持平衡的撑脚21;

输入机构3,所述输入机构3为两组,其并排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其均包括输入轨道31与分拨组件32,所述输入轨道31上等距排列输送有若干的塑料瓶1,所述分拨组件32旋转设置,其对所述输入轨道31上输送的塑料瓶1逐一分拨输出;

中转机构4,所述中转机构4与所述输入机构3一一对应设置,其通过夹具组件43旋转夹取所述分拨组件32输出的塑料瓶1;以及

输出机构5,所述输出机构5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所述中转机构4夹角处,且其通过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旋转夹取对应的所述中转机构4上中转的塑料瓶1后并输出该塑料瓶1。

需要说明的是,两组输入机构3分别通过输入轨道31将塑料瓶1输入,再通过分拨组件32将塑料瓶1从输入轨道31上逐一拨出,将塑料瓶1拨出后由中转机构4上的夹具组件43夹取后旋转至输出机构5处,由对应的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或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夹取后,随输出机构5旋转输出。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塑料瓶输送装置,其将两组输入机构3输入的塑料瓶1 集中到了一个输出机构5上,之后由该输出机构5对塑料瓶1逐一、有序的输出,在塑料瓶1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个检验工人在输出机构5处对塑料瓶1 进行检验,实现一个检验工人检验两条塑料瓶输送线上的塑料瓶,工作效率提高一倍并减少了一个检验工人。

值得着重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并不仅限于塑料瓶的生产使用,对应形状结构类似的玻璃瓶、瓷瓶等,该输送装置均可适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塑料瓶生产技术领域。

如图3与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入轨道31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13卡合的台阶311,且该输入轨道31远离所述分拨组件32一侧的末端围绕该分拨组件32的旋转方向设置,且其与分拨组件32组合形成分拨通道 33。

需要说明的是,塑料瓶1通过翻边13与台阶311卡合后,对塑料瓶1进行吊运输送,分拨组件32拨动塑料瓶1沿分拨通道33输送至输入轨道31的末端。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输入轨道31的下方还设置有与输入轨道31平行的限位导向轨道332,限位导向轨道332对塑料瓶1的瓶身11进行限位导向,避免塑料瓶1输送过程中发生晃动。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输入轨道31的输入端为喇叭开口设置,且设置有斜坡,更利于塑料瓶1的输入。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拨组件32包括:

分拨转轴321,所述分拨转轴321竖直旋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

第一分拨盘322,所述第一分拨盘322同轴连接设置于所述分拨转轴321的顶部,其随分拨转轴321同步旋转,且其外圆周上沿其中轴线圆周等距设置有若干的第一卡口323,该第一卡口323随第一分拨盘322的旋转与所述瓶口12卡合,并拨动所述塑料瓶1;以及

第二分拨盘324,所述第二分拨盘324吊设于所述第一分拨盘322的正下方,其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分拨盘322连接设置,且其随所述第一分拨盘322 同步旋转,该第二分拨盘32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口323一一对应的第二卡口 325,该第二卡口325随第二分拨盘324的旋转与所述瓶身11卡合,并拨动所述塑料瓶1。

需要说明的是,分拨轴321旋转带动第一分拨盘322旋转,在第一分拨盘 322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分拨盘322上的第一卡口323随着第一分拨盘322的旋转,与输入轨道31上最末端的塑料瓶1的瓶口12卡合后,拨动塑料瓶1随第一分拨盘322旋转。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分拨盘324随第一分拨盘322同步旋转,在第一卡口 323余瓶口12卡合的同时,第二分拨盘324上的第二卡口325与瓶身11卡合。

如图6、图7、图8与图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转机构 4包括:

中转轴41,所述中转轴41竖直旋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

中转盘42,所述中转盘42同轴连接设置于所述中转轴41的顶部,其随所述中转轴41同步旋转;

夹具组件43,若干的所述夹具组件43沿所述中转轴41的中轴线圆周等距设置于所述中转盘42的外圆周边缘,其夹取所述分拨组件32输出的塑料瓶1;以及

驱动板44,所述驱动板44分别设置于所述中转机构4与分拨组件32切合的位置以及所述中转机构4与所述输出机构5切合的位置,其均设置于所述中转盘42的下方,且其与所述夹具组件43抵触设置,并驱动所述夹具组件43张开。

其中,所述夹具组件43包括:

夹具手指431,所述夹具手指431对称设置,其与所述中转盘42转动连接设置,且其与所述中转盘42转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齿部432,该对称设置的夹具手指431的齿部432相互咬合;

弹簧433,所述弹簧433抵触设置于所述夹具手指431之间,其使所述夹具手指431夹紧设置;以及

滚轮434,所述滚轮434通过连接臂与任一所述夹具手指431连接设置,其与所述驱动板44抵触使所述夹具手指431摆动张开。

需要说明的是,分拨组件32将塑料瓶1拨出后,塑料瓶1沿分拨通道33 移动至分拨通道33的末端,中转轴41带动中转盘42旋转,中转盘42上的夹具组件43夹取分拨通道33末端的塑料瓶1。

进一步说明的是,分拨组件32将塑料瓶1拨出后旋转至与第一分拨盘322 切合的位置处时,滚轮434与驱动板44抵触,驱动板44使滚轮434发生偏转,与滚轮434连接的夹具手指431发生偏转,通过齿部432的咬合,另一未连接滚轮434的夹具手指431也同步偏转,夹具组件43打开,将分拨通道33末端的塑料瓶1的瓶身11与瓶口12连接的瓶颈部位卡住,之后当滚轮434脱离驱动板 44的范围后,弹簧433使夹具手指431复位,夹具组件43将塑料瓶1夹住,塑料瓶1随夹具组件43旋转,当夹具组件43旋转至与输出机构5切合位置处时,滚轮434再次与驱动板44抵触,夹具组件43打开,塑料瓶1被输出机构5夹取后随输出机构5输出。

如图10、图11与图1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出机构5 包括:

输出轴51,所述输出轴51竖直旋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2上;

输出盘52,所述输出盘52同轴连接设置于所述输出轴51的顶部,其随所述输出轴51同步旋转;

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若干的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沿所述输出轴51 的中轴线圆周等距设置于所述输出盘52的外圆周边缘上,其数量与所述中转机构4上的夹具组件43的数量一致,且其夹取任一所述中转机构4上中转的塑料瓶1;

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若干的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交错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之间,其数量与所述中转机构4上的夹具组件43的数量一致,且其相对于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夹取另一所述中转机构4上中转的塑料瓶1;

第一驱动板55,所述第一驱动板55设置于与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对应的中转机构4的一侧,其设置于所述输出盘52的下方,且其与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抵触设置,并使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摆动张开夹取所述塑料瓶1;

第二驱动板56,所述第二驱动板56设置于与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对应的中转机构4的一侧,其设置于所述输出盘52的下方,且其与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抵触设置,并使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摆动张开夹取所述塑料瓶 1;以及

输出驱动板57,所述输出驱动板57相对于所述中转机构4设置于所述输出机构5的另一侧,其与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抵触设置,并驱动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张开并输出夹取的塑料瓶1。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包括:

第一夹具手指531,所述第一夹具手指531对称设置,其与所述输出盘52 转动连接设置,且其与所述输出盘52转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一齿部532,该对称设置的第一夹具手指531的第一齿部532相互咬合;

第一弹簧533,所述第一弹簧533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具手指531之间,其使所述第一夹具手指531夹紧设置;以及

第一滚轮534,所述第一滚轮534通过连接臂与任一所述第一夹具手指531 连接设置,其与所述第一驱动板55抵触,使所述第一夹具手指531摆动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包括:

第二夹具手指541,所述第二夹具手指541对称设置,其与所述输出盘52 转动连接设置,且其与所述输出盘52转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二齿部542,该对称设置的第二夹具手指541的第二齿部542相互咬合;

第二弹簧543,所述第二弹簧543抵触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手指541之间,其使所述第二夹具手指541夹紧设置;以及

第二滚轮544,所述第二滚轮544通过连接臂与任一所述第二夹具手指541 连接设置,其与所述第二驱动板56抵触,使所述第二夹具手指541摆动张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塑料瓶1被中转机构4旋转夹取输送至与输出机构5切合位置时,输出机构5中的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分别对应一个中转机构4,将中转机构4上的塑料瓶1夹取。

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的工作原理均与夹具组件43相似,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在第一驱动板55处张开夹取中转机构4输出的塑料瓶1,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在第二驱动板56处夹取中转机构 4输出的塑料瓶1,而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均在输出驱动板57处张开释放夹取的塑料瓶1。

实施例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3 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3所示,一种塑料瓶二合一输送装置,所述分拨组件32、中转机构4 与输出机构5通过齿轮传动机构6同步工作,该齿轮传动机构6包括:

主动齿轮61,所述主动齿轮61设置于所述输出机构5的正下方,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输出机构5运转;

传动齿轮62,所述传动齿轮62设置于所述中转机构4的正下方,其与所述主动齿轮61咬合,且其带动所述中转机构4运转;以及

从动齿轮63,所述从动齿轮63设置于所述分拨组件32的正下方,其与对应的所述中转机构4下方的传动齿轮62咬合,且其带动分拨组件32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输出机构5中的输出轴51通过主动齿轮61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在输出轴51旋转的过程中,中转轴41通过传动齿轮62随输出轴51同步反向旋转,而分拨轴321则通过从动齿轮63随中转轴41同步反向旋转,实现一个驱动机构同步驱动分拨组件32、中转机构4与输出机构5工作。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分拨组件32、中转机构4与输出机构5的旋转角速度均相等,因此,主动齿轮61、传动齿轮62与从动齿轮63的传动比均一致。工作过程:

塑料瓶1通过翻边13与台阶311卡合后,对塑料瓶1进行吊运输送,分拨轴321旋转带动第一分拨盘322旋转,在第一分拨盘322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分拨盘322上的第一卡口323随着第一分拨盘322的旋转,与输入轨道31上最末端的塑料瓶1的瓶口12卡合后,拨动塑料瓶1随第一分拨盘322旋转,分拨组件32将塑料瓶1拨出后,塑料瓶1沿分拨通道33移动至分拨通道33的末端,分拨组件32旋转至与第一分拨盘322切合的位置处时,滚轮434与驱动板44 抵触,驱动板44使滚轮434发生偏转,与滚轮434连接的夹具手指431发生偏转,通过齿部432的咬合,另一未连接滚轮434的夹具手指431也同步偏转,夹具组件43打开,将分拨通道33末端的塑料瓶1的瓶身11与瓶口12连接的瓶颈部位卡住,之后当滚轮434脱离驱动板44的范围后,弹簧433使夹具手指431 复位,夹具组件43将塑料瓶1夹住,塑料瓶1随夹具组件43旋转,当夹具组件 43旋转至与输出机构5切合位置处时,滚轮434再次与驱动板44抵触,夹具组件43打开,输出机构5中的第一输出夹具组件53与第二输出夹具组件54分别对应一个中转机构4,将中转机构4上的塑料瓶1夹取后旋转至输出驱动板57 处将塑料瓶1释放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