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1978发布日期:2020-04-10 22:1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多色注塑模具是将不同颜色的多色注塑模具,常用于将多种不同材料通过双色注塑,形成一个整体的注塑过程。

对比文件cn201820325237.0公开了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定模以及第二定模,还包括设置在该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之间的动模,该动模设置多个注塑工位,该动模与第一定模以及第二定模合模后分别在每一注塑工位围成对应的注塑成型腔,该第二定模上设置工位转动机构,该动模固定在该工位转动机构上,当产品在一注塑工位注塑成型后,该工位转动机构转动动模至下一工位,在所有注塑工位的注塑工序完成后,通过脱模机构脱模,与本发明相比存在脱模机构进行脱模时效率不高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多色注塑所采用的不同颜色的塑料,在制作不同外形的产品使往往需要重新开模,而现有的塑料模具大多一次性成型,无法再加工形成新的模具,因此需要制作多套模具,经过双色开模合模才能完成,费时费力而且浪费原料,需要重复定位,操作繁琐;也存在着顶出机构取件困难,操作过程繁琐;另外,多色注塑模具存在着不方便拆卸,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更换模具费时费力,不够高效快捷,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色注塑所采用的不同颜色的塑料,在制作不同外形的产品使往往需要重新开模,而现有的塑料模具大多一次性成型,无法再加工形成新的模具,因此需要制作多套模具,经过双色开模合模才能完成,费时费力而且浪费原料,需要重复定位,操作繁琐;也存在着顶出机构取件困难,操作过程繁琐;另外,多色注塑模具存在着不方便拆卸,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更换模具费时费力,不够高效快捷,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上料箱和注塑箱,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上料箱和注塑箱,上料箱位于底座顶面的一侧,注塑箱位于底座顶面的另一侧,且上料箱通过连通管与注塑箱连通,上料箱内设置有上料机构,上料箱顶面远离注塑箱的一侧上并列设置有多组的储料筒,注塑箱内设置有注塑机构;

上料机构包括电机、螺旋杆、上料管和注塑管,电机安装在上料箱远离注塑箱的侧壁上,注塑箱内设置有注塑管,注塑管内设置有螺旋杆,螺旋杆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储料筒通过上料管与注塑管的进料端连通,注塑管的出料端通过注塑连通管与注塑机构的进料端连接,注塑连通管位于连通管的内部。

优选的,注塑机构包括定模安装座、定模、动模、动模安装座和型腔,定模设置在定模安装座上,动模通过安装机构设置在动模安装座上,且定模安装座和动模安装座均为u型结构,定模安装座安装在注塑箱靠近上料箱的内壁上,动模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注塑箱的内壁上,且动模安装座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安装在注塑箱远离上料箱的内壁上,定模上设置有注塑口,注塑连通管的出料端穿过定模安装座,并与定模上的注塑口连通。

优选的,动模安装座为中空结构,且安装机构位于动模安装座的两侧上,安装机构包括拉柄、拉杆、第二弹簧、滑板和插板,拉杆的一端与拉柄连接,拉杆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动模安装座的内部,并与滑板连接,滑板的两侧分别与动模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拉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动模安装座的内壁、滑板的侧面连接,滑板远离拉杆的一侧设置有插板,动模内设置有与插板相适配的固定槽。

优选的,动模的中部设置有型腔,型腔内设置有顶板,顶板与动模滑动连接,动模内设置有设备腔,设备腔内设置有顶出机构,且动模的两侧上设置有定位孔,定模靠近动模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定位柱设置有四组,且定位柱沿着定位孔在动模上进行移动。

优选的,顶出机构包括顶出组件、限位杆、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板,设备腔内的中部设置有顶出组件,顶出组件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型腔内,并与顶板连接,顶出组件上套设有限位滑板,限位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设备腔的内壁滑动连接,定位柱的一端穿过定位孔,并与限位滑块抵接,设备腔内并列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穿过限位滑板,并与限位滑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顶出组件包括固定筒、第一弹簧、活塞板和活塞柱,固定筒安装在动模靠近液压缸的内壁上,活塞柱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型腔内,并与顶板连接,活塞柱的外壁上套设有限位滑板,活塞柱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固定筒的内部,并与活塞板连接,活塞板滑动设置在固定筒的内壁上,活塞板的侧面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筒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动模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插板相适配的长方形通孔,设备腔靠近液压缸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置有与插板相适配的固定槽,长方形通孔与固定槽处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注塑箱靠近上料箱顶面的一侧上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抓取成型模具的机械爪,注塑箱的顶面上设置有取料口,且上料箱的内部和连通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由保温棉材料制成。

优选的,该多色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不同颜色的原料分别添加到储料筒内,然后,再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使得旋转的螺旋杆分别将储料筒内的原料依次通过上料管、注塑管和注塑连通管,注入到注塑机构的型腔内进行注塑成型;

s2、当原料经注塑成型后,启动液压缸使得动模与定模分离,受第一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推动活塞板带动活塞杆向靠近型腔的方向移动,活塞杆带动顶板沿着动模内的型腔进行移动,从而将注塑成型后模具从型腔顶出,同时,移动的活塞杆通过限位滑板带动限位滑块沿着设备腔的内壁滑动,从而使得定位柱通过定位孔沿着动模进行滑动,然后,通过机械爪将顶出的成型模具取出,当继续进行注塑时,通过控制液压缸收缩,并使得动模与定模闭合,同时,定位柱推动限位滑块,带动限位滑板向远离型腔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顶板复位到型腔的底部;

s3、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通过拉动拉柄带动拉杆移动,拉杆通过滑板使得插板从固定槽内脱离,并收缩到动模安装座内,从而便将动模从动模安装座上取出,更换成符合生产工艺指标的动模进行注塑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不同颜色的原料分别添加到储料筒内,然后,再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使得旋转的螺旋杆分别将储料筒内的原料依次通过上料管、注塑管和注塑连通管,注入到注塑机构内的型腔进行成型,其中,保温层对原料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原料在注塑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流通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成型的质量,且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颜色的材料,采用分步骤一次注塑而成,减少了开模合模的次数,减少原料的浪费和定位精度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色注塑所采用的不同颜色的塑料,在制作不同外形的产品使往往需要重新开模,而现有的塑料模具大多一次性成型,无法再加工形成新的模具,因此需要制作多套模具,经过双色开模合模才能完成,费时费力而且浪费原料,需要重复定位,操作繁琐的问题;

当原料经注塑成型后,启动液压缸使得动模与定模分离,受第一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推动活塞板带动活塞杆向靠近型腔的方向移动,活塞杆带动顶板沿着动模内的型腔进行移动,从而将注塑成型后模具从型腔顶出,同时,移动的活塞杆通过限位滑板带动限位滑块沿着设备腔的内壁滑动,从而使得定位柱通过定位孔沿着动模进行滑动,然后,通过机械爪将顶出的成型模具取出,当继续进行注塑时,通过控制液压缸收缩,并使得动模与定模闭合,同时,定位柱推动限位滑块,带动限位滑板向远离型腔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顶板复位到型腔的底部,从而本发明实现了当动模与定模分离时,顶出机构自动将注塑好的模具顶出,当动模与定模闭合时,顶出机构自动将顶板复位便可进行再次注塑,从而大大提高了多色模具注塑成型的效率,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色注塑模具存在着顶出机构取件困难,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通过拉动拉柄带动拉杆移动,拉杆通过滑板使得插板从固定槽内脱离,并收缩到动模安装座内,从而便将动模从动模安装座上取出,更换成符合生产工艺指标的动模进行注塑生产,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多色注塑模具不方便拆卸,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更换模具费时费力,不够高效快捷,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注塑机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注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安装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注塑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上料管;3、连通管;4、注塑管;5、储料筒;6、基座;7、机械爪;8、取料口;9、注塑机构;10、电机;11、螺旋杆;12、上料管;13、注塑管;14、保温层;15、定模安装座;16、定模;17、定位柱;18、动模;19、动模安装座;20、型腔;21、顶板;22、定位孔;23、设备腔;24、顶出组件;25、限位杆;26、限位滑块;27、限位滑板;28、固定筒;29、第一弹簧;30、活塞板;31、活塞柱;32、拉柄;33、拉杆;34、第二弹簧;35、滑板;36、插板;37、固定块;38、固定槽;39、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所示,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上料箱2和注塑箱4,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上料箱2和注塑箱4,上料箱2位于底座1顶面的一侧,注塑箱4位于底座1顶面的另一侧,且上料箱2通过连通管3与注塑箱4连通,上料箱2内设置有上料机构,上料箱2顶面远离注塑箱4的一侧上并列设置有多组的储料筒5,注塑箱4内设置有注塑机构9;

上料机构包括电机10、螺旋杆11、上料管12和注塑管13,电机10安装在上料箱2远离注塑箱4的侧壁上,注塑箱4内设置有注塑管13,注塑管13内设置有螺旋杆11,螺旋杆11与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储料筒5通过上料管12与注塑管13的进料端连通,注塑管13的出料端通过注塑连通管与注塑机构9的进料端连接,注塑连通管位于连通管3的内部。

注塑机构9包括定模安装座15、定模16、动模18、动模安装座19和型腔20,定模16设置在定模安装座15上,动模18通过安装机构设置在动模安装座19上,且定模安装座15和动模安装座均为u型结构,定模安装座15安装在注塑箱4靠近上料箱2的内壁上,动模安装座19滑动安装在注塑箱4的内壁上,且动模安装座19与液压缸39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39安装在注塑箱4远离上料箱2的内壁上,定模16上设置有注塑口,注塑连通管的出料端穿过定模安装座15,并与定模16上的注塑口连通。

动模安装座19为中空结构,且安装机构位于动模安装座19的两侧上,安装机构包括拉柄32、拉杆33、第二弹簧34、滑板35和插板36,拉杆33的一端与拉柄32连接,拉杆33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动模安装座19的内部,并与滑板35连接,滑板35的两侧分别与动模安装座19的内壁滑动连接,拉杆3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4,第二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动模安装座19的内壁、滑板35的侧面连接,滑板35远离拉杆33的一侧设置有插板36,动模18内设置有与插板36相适配的固定槽38,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通过通过拉动拉柄32带动拉杆33移动,拉杆33通过滑板35使得插板36从固定槽38内脱离,并收缩到动模安装座19内,从而便将动模18从动模安装座19上取出,更换成符合生产工艺指标的动模18进行注塑生产,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多色注塑模具不方便拆卸,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更换模具费时费力,不够高效快捷,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动模18的中部设置有型腔20,型腔20内设置有顶板21,顶板21与动模18滑动连接,动模18内设置有设备腔23,设备腔23内设置有顶出机构,且动模18的两侧上设置有定位孔22,定模16靠近动模18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孔22相适配的定位柱17,定位柱17设置有四组,且定位柱17沿着定位孔22在动模18上进行移动。

顶出机构包括顶出组件24、限位杆25、限位滑块26和限位滑板27,设备腔23内的中部设置有顶出组件24,顶出组件24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型腔20内,并与顶板21连接,顶出组件24上套设有限位滑板27,限位滑板2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滑块26,限位滑块26与设备腔23的内壁滑动连接,定位柱17的一端穿过定位孔22,并与限位滑块26抵接,设备腔23内并列设置有限位杆25,限位杆25穿过限位滑板27,并与限位滑板27滑动连接。

顶出组件24包括固定筒28、第一弹簧29、活塞板30和活塞柱31,固定筒28安装在动模18靠近液压缸39的内壁上,活塞柱31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型腔20内,并与顶板21连接,活塞柱31的外壁上套设有限位滑板27,活塞柱31的另一端滑动延伸至固定筒28的内部,并与活塞板30连接,活塞板30滑动设置在固定筒28的内壁上,活塞板30的侧面通过第一弹簧29与固定筒28的内壁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当动模18与定模16分离时,顶出机构自动将注塑好的模具顶出,当动模18与定模16闭合时,顶出机构自动将顶板21复位便可进行再次注塑,从而大大提高了多色模具注塑成型的效率,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色注塑模具存在着顶出机构取件困难,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动模18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插板36相适配的长方形通孔,设备腔23靠近液压缸39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块37,固定块37内设置有与插板36相适配的固定槽38,长方形通孔与固定槽38处于同一平面上。

注塑箱4靠近上料箱3顶面的一侧上设置有基座6,基座6上设置有用于抓取成型模具的机械爪7,注塑箱4的顶面上设置有取料口8,且上料箱2的内部和连通管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由保温棉的材料制成,保温层14对原料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原料在注塑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流通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成型的质量。

该多色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不同颜色的原料分别添加到储料筒5内,然后,再通过启动电机10,带动螺旋杆11转动,使得旋转的螺旋杆11分别将储料筒5内的原料依次通过上料管12、注塑管13和注塑连通管,注入到注塑机构9的型腔20内进行注塑成型;

s2、当原料经注塑成型后,启动液压缸39使得动模18与定模16分离,受第一弹簧29的弹性回复力作用,推动活塞板30带动活塞杆31向靠近型腔20的方向移动,活塞杆31带动顶板21沿着动模18内的型腔20进行移动,从而将注塑成型后模具从型腔20顶出,同时,移动的活塞杆31通过限位滑板27带动限位滑块26沿着设备腔23的内壁滑动,从而使得定位柱17通过定位孔22沿着动模18进行滑动,然后,通过机械爪7将顶出的成型模具取出,当继续进行注塑时,通过控制液压缸39收缩,并使得动模18与定模16闭合,同时,定位柱17推动限位滑块26,带动限位滑板27向远离型腔2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顶板21复位到型腔20的底部;

s3、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通过拉动拉柄32带动拉杆33移动,拉杆33通过滑板35使得插板36从固定槽38内脱离,并收缩到动模安装座19内,从而便将动模18从动模安装座19上取出,更换成符合生产工艺指标的动模18进行注塑生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不同颜色的原料分别添加到储料筒5内,然后,再通过启动电机10,带动螺旋杆11转动,使得旋转的螺旋杆11分别将储料筒5内的原料依次通过上料管12、注塑管13和注塑连通管,注入到注塑机构9内的型腔20进行成型,其中,保温层14对原料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原料在注塑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流通性能,从而提高了产品成型的质量,且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颜色的材料,采用分步骤一次注塑而成,减少了开模合模的次数,减少原料的浪费和定位精度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色注塑所采用的不同颜色的塑料,在制作不同外形的产品使往往需要重新开模,而现有的塑料模具大多一次性成型,无法再加工形成新的模具,因此需要制作多套模具,经过双色开模合模才能完成,费时费力而且浪费原料,需要重复定位,操作繁琐的问题;

当原料经注塑成型后,启动液压缸39使得动模18与定模16分离,受第一弹簧29的弹性回复力作用,推动活塞板30带动活塞杆31向靠近型腔20的方向移动,活塞杆31带动顶板21沿着动模18内的型腔20进行移动,从而将注塑成型后模具从型腔20顶出,同时,移动的活塞杆31通过限位滑板27带动限位滑块26沿着设备腔23的内壁滑动,从而使得定位柱17通过定位孔22沿着动模18进行滑动,然后,通过机械爪7将顶出的成型模具取出,当继续进行注塑时,通过控制液压缸39收缩,并使得动模18与定模16闭合,同时,定位柱17推动限位滑块26,带动限位滑板27向远离型腔2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顶板21复位到型腔20的底部,从而本发明实现了当动模18与定模16分离时,顶出机构自动将注塑好的模具顶出,当动模18与定模16闭合时,顶出机构自动将顶板21复位便可进行再次注塑,从而大大提高了多色模具注塑成型的效率,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色注塑模具存在着顶出机构取件困难,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通过拉动拉柄32带动拉杆33移动,拉杆33通过滑板35使得插板36从固定槽38内脱离,并收缩到动模安装座19内,从而便将动模18从动模安装座19上取出,更换成符合生产工艺指标的动模18进行注塑生产,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多色注塑模具不方便拆卸,当需要生产不同结构、大小的模具时,更换模具费时费力,不够高效快捷,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