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8662发布日期:2019-11-16 01:0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橡胶后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含水量较高的合成橡胶由膨胀造粒机或挤压脱水机挤出造粒后,由风送系统送至干燥箱继续干燥。目前设备结构设计、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1、造粒后,高温湿胶料经过渡料斗下落至风送系统时,由于过渡料斗长,温度相对低,过渡料斗内壁上会产生冷凝水,使胶粒和内壁间发生粘连现象,在过渡料斗段易发生堵胶情况,不利于连续生产。

2、过渡料斗内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重新与胶粒结合,增加了胶料的含水量,不利于后续的干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湿胶料下落时的粘壁堵料和含水量增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原有的过渡料斗,减小了设备高度,同时避免了湿胶料与料斗内壁粘连堵塞;通过蜗壳上端的辅助进风口,使蜗壳内部充满了流动的热空气,防止了冷凝水的产生,从而避免使胶料的含水量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2,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