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946发布日期:2020-01-10 16:5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



背景技术:

浇注式聚氨酯保温管生产时,首先将钢管外壁进行抛丸除锈后将其穿入聚乙烯外套管内,然后用管堵密封钢管与聚乙烯外套管之间的空隙,最后在聚乙烯外套管上开注料孔,将聚氨酯原料注进钢管与聚乙烯外套管之间,发泡成型。现有申请日为2015.08.18,公开号为cn204868051u,发明名称为“大口径保温管上堵机”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双管堵的上堵机,其能够进行大口径保温管聚氨酯浇注时两端的密封,但是,该上堵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1、未能实现管堵相对于待封堵件在空间中的位置调节,从而影响对多种规格待封堵件的良好对中封堵;

2、该封堵机中的后端管堵未能进行其高度调节,难以保证与前端管堵对中,影响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双管堵于空间中的位置调节,以满足多种规格待封堵件的良好对中封堵,保证封堵效果的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其中所述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包括相对应设置的两组上堵机构,两组所述上堵机构设置为相同结构,且两组上堵机构均设置为包括主管堵组件、副管堵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所述主管堵组件与副管堵组件设置于纵向调节组件上,由纵向调节组件调整主管堵组件与副管堵组件的纵向位置,所述主管堵组件通过横向液压缸一相邻连接于副管堵组件的内侧,所述主管堵组件与副管堵组件均可横向移动靠近或远离待封堵件,且主管堵组件与副管堵组件还可竖向调节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组件设置为包括底座和移动板,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上,且该底座上相配合滑动设置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固定主管堵组件与副管堵组件的底端,以调整主管堵组件与副管堵组件的纵向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组件设置为还包括一纵向液压缸,所述纵向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移动板,以推动移动板沿底座纵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组件设置为还包括一锁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为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移动板抵靠于底座上锁死移动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为包括锁紧插槽、锁杆和推拉杆,所述锁紧插槽固定于底座中,且该锁紧插槽的结构与锁杆插入端的结构相配合,所述锁杆穿设于移动板上,且该锁杆拨动端上开设一斜槽,所述推拉杆拨动端相配合滑动设置于斜槽中,且该推拉杆的另一端穿过移动板,由推拉杆拨动端沿斜槽滑动推拉锁杆。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结构设置为还包括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套设于锁杆上,且该弹簧一的一端固定于移动板上,另一端固定于锁杆插入端上,同时弹簧一的弹性力小于推拉杆对锁杆的推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上还设置一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为包括安装座、插销和弹簧二,所述安装座固定于移动板上,且该安装座中滑动穿设插销,所述插销上套设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安装座和插销上,所述推拉杆的末端侧壁上开设插孔,所述插销的末端可相配合穿过插孔以限位推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堵组件设置为包括移动框架、升降液压缸一、导轨、主管堵和行走轮,所述移动框架的底部转动连接行走轮,且该移动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横向液压缸一的活塞杆输出端,所述升降液压缸一固定于移动框架底部,且该升降液压缸一的活塞杆输出端穿过移动框架固定连接主管堵的底部,所述导轨固定于纵向调节组件上,且该导轨与行走轮滚动配合,所述主管堵滑动设置于移动框架中,以由升降液压缸一推动沿移动框架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副管堵组件设置为包括固定框架、升降液压缸二、大滑板、小滑板、横向液压缸二和副管堵,所述固定框架上相对应固定两组升降液压缸二,两组所述升降液压缸二的活塞杆输出端固定连接大滑板,所述大滑板上滑动设置小滑板,且该大滑板上固定横向液压缸二,所述横向液压缸二的活塞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小滑板,所述小滑板上固定连接副管堵,以由小滑板和横向液压缸二相配合调节副管堵的横向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两组上堵机构,能够实现对待封堵件两端的密封,避免单堵上堵机构容易形成悬臂结构,以致影响封堵稳定性的问题,而主管堵组件、副管堵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相配合,则能进行双堵头于空间中的位置调节,以满足多种规格待封堵件的良好对中封堵,保证封堵效果。

(2)通过纵向液压缸推动移动板沿底座滑动,以调节移动板的纵向位置,由于主管堵组件与副管堵组件固定于移动板上,则可实现对主管堵组件和副管堵组件纵向位置的调整。

(3)通过升降液压缸一带动其上连接的主管堵沿移动框架升降,调整主管堵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而横向液压缸一则在行走轮的辅助下,使得移动框架沿导轨横向移动,以实现对移动框架横向位置的调整,由于主管堵设置于移动框架上,也即实现了对主管堵横向位置的调整,并配合纵向调节组件,保证主管堵相对于待封堵件的对中性。

(4)通过升降液压缸二带着其上连接的大滑板升降,而大滑板上固定的横向液压缸二可推动小滑板横向移动,小滑板上固定副管堵,则将实现副管堵的高度调节和横向调节,以配合纵向调节组件,保证副管堵相对于待封堵件的对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上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上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上堵机构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上堵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主管堵组件和纵向调节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管堵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纵向调节组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纵向调节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锁紧结构与移动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推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堵机构10,主管堵组件101,移动框架1011,升降液压缸一1012,导轨1013,主管堵1014,行走轮1015,副管堵组件102,固定框架1021,小滑板1022,横向液压缸二1023,副管堵1024,升降液压缸二1025,大滑板1026,纵向调节组件103,底座1031,移动板1032,纵向液压缸1033,锁紧插槽1034,锁杆1035,推拉杆1036,弹簧一1037,插销1038,弹簧二1039,横向液压缸一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一种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包括相对应设置的两组上堵机构10,两组上堵机构10设置为相同结构,且两组上堵机构10均设置为包括主管堵组件101、副管堵组件102和纵向调节组件103,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设置于纵向调节组件103上,由纵向调节组件103调整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的纵向位置,主管堵组件101通过横向液压缸一104相邻连接于副管堵组件102的内侧,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均可横向移动靠近或远离待封堵件,且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还可竖向调节高度,通过两组上堵机构10,能够实现对待封堵件两端的密封,避免单堵上堵机构10容易形成悬臂结构,以致影响封堵稳定性的问题,而主管堵组件101、副管堵组件102和纵向调节组件103相配合,则能进行双堵头于空间中的位置调节,以满足多种规格待封堵件的良好对中封堵,保证封堵效果。

进一步地,纵向调节组件103设置为包括底座1031和移动板1032,底座1031固定于地面上,且该底座1031上相配合滑动设置移动板1032,移动板1032上固定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的底端,以调整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的纵向位置。

进一步地,纵向调节组件103设置为还包括一纵向液压缸1033,纵向液压缸1033的活塞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移动板1032,以推动移动板1032沿底座1031纵向移动,通过纵向液压缸1033推动移动板1032沿底座1031滑动,以调节移动板1032的纵向位置,由于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则可实现对主管堵组件101和副管堵组件102纵向位置的调整。

具体地,底座1031可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底座1031可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其上表面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滑槽;移动板1032的两侧相配合滑动抱设于底座1031的侧壁上,且该移动板1032的中部相配合滑动设置滑槽中;纵向液压缸1033的安装座可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031的滑槽中,且该纵向液压缸1033的活塞杆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移动板1032的中部一端。

进一步地,主管堵组件101设置为包括移动框架1011、升降液压缸一1012、导轨1013、主管堵1014和行走轮1015,移动框架1011的底部转动连接行走轮1015,且该移动框架1011的顶部固定连接横向液压缸一104的活塞杆输出端,升降液压缸一1012固定于移动框架1011底部,且该升降液压缸一1012的活塞杆输出端穿过移动框架1011固定连接主管堵1014的底部,导轨1013固定于纵向调节组件103上,且该导轨1013与行走轮1015滚动配合,主管堵1014滑动设置于移动框架1011中,以由升降液压缸一1012推动沿移动框架1011升降,通过升降液压缸一1012带动其上连接的主管堵1014沿移动框架1011升降,调整主管堵1014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而横向液压缸一104则在行走轮1015的辅助下,使得移动框架1011沿导轨1013横向移动,以实现对移动框架1011横向位置的调整,由于主管堵1014设置于移动框架1011上,也即实现了对主管堵1014横向位置的调整,并配合纵向调节组件103,保证主管堵1014相对于待封堵件的对中性。

具体地,移动框架1011的顶部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向液压缸一104的活塞杆输出端,且该移动框架1011的底部可设置两组连接耳,纵向相邻的两组连接耳之间通过轴承配合转动穿设转杆,转杆的两端键连接固定行走轮1015,行走轮1015相配合沿导轨1013滚动行走;升降液压缸一1012的安装座可通过螺栓固定于移动框架1011底部,且该升降液压缸一1012的活塞杆输出端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管堵1014的底部;导轨1013可通过螺栓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主管堵1014可通过滑杆或滑块相配合滑动设置于移动框架1011中,其中,滑杆穿设于移动框架上,且该滑杆底端固定连接主管堵1014的顶部,或者滑块相配合滑动设置于移动框架的侧壁滑槽中,且该滑块上固定连接主管堵1014。

进一步地,副管堵组件102设置为包括固定框架1021、小滑板1022、横向液压缸二1023和副管堵1024,固定框架1021上滑动设置小滑板1022,且该固定框架1021上固定横向液压缸二1023,横向液压缸二1023的活塞杆输出端穿过固定框架1021并固定连接小滑板1022,小滑板1022上固定连接副管堵1024,以由小滑板1022和横向液压缸二1023相配合调节副管堵1024的横向位置,通过横向液压缸二1023推动小滑板1022在固定框架1021上横向滑动,由于小滑板1022上固定副管堵1024,则将带着副管堵1024进行横向位置的调节。

具体地,固定框架1021远离移动框架1011的侧壁上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向液压缸二1023的安装座,固定框架1021的底部可通过螺栓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且该固定框架1021上可沿其横向轴线方向开设一凹槽,凹槽中相配合滑动设置小滑板1022,通过小滑板1022和凹槽的配合,进一步保证副管堵1024横向移动的稳定性;小滑板1022远离移动框架1011的侧壁上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向液压缸二1023的活塞杆输出端,且该小滑板1022的另一侧壁上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副管堵1024。

实施例二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副管堵组件102设置为包括固定框架1021、升降液压缸二1025、大滑板1026、横向液压缸二1023、小滑板1022和副管堵1024,固定框架1021上相对应固定两组升降液压缸二1025,两组升降液压缸二1025的活塞杆输出端固定连接大滑板1026,大滑板1026上滑动设置小滑板1022,且该大滑板1026上固定横向液压缸二1023,横向液压缸二1023的活塞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小滑板1022,小滑板1022上固定连接副管堵1024,以由小滑板1022和横向液压缸二1023相配合调节副管堵1024的横向位置,通过升降液压缸二1025带着其上连接的大滑板1026升降,而大滑板1026上固定的横向液压缸二1023可推动小滑板1022横向移动,小滑板1022上固定副管堵1024,则将实现副管堵1024的高度调节和横向调节,以配合纵向调节组件103,保证副管堵1024相对于待封堵件的对中性。

具体地,固定框架1021上可通过螺栓固定升降液压缸二1025的安装座;升降液压缸二1025的活塞杆输出端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大滑板1026;大滑板1026上可通过螺栓固定横向液压缸二1023的安装座,且该大滑板1026上开设凹槽;小滑板1022相配合滑动设置于凹槽中,且该小滑板1022上可通过螺栓固定副管堵1024。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纵向调节组件103设置为包括底座1031和移动板1032,底座1031固定于地面上,且该底座1031上相配合滑动设置移动板1032,移动板1032上固定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的底端,以调整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的纵向位置。

进一步地,纵向调节组件103设置为还包括一锁紧结构。

进一步地,锁紧结构设置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过移动板1032抵靠于底座1031上锁死移动板1032的位置,通过手动推动移动板1032沿底座1031滑动,以调节移动板1032的纵向位置,由于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则可实现对主管堵组件101和副管堵组件102纵向位置的调整,而锁紧螺栓则能在移动板1032调整到位后,将其锁紧于底座1031上,以避免聚氨酯浇注时产生的压力或外力使得移动板1032移动,影响浇注过程。

具体地,锁紧螺栓旋配连接于移动板1032的两侧(图中未示出),旋进旋出锁紧螺栓,可使其末端抵靠于底座1031的侧壁上或者远离底座1031的侧壁,以实现移动板1032在底座1031上位置的锁紧或者方便调整其位置。

实施例四

如图4-图12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地,锁紧结构设置为包括锁紧插槽1034、锁杆1035和推拉杆1036,锁紧插槽1034固定于底座1031中,且该锁紧插槽1034的结构与锁杆1035插入端的结构相配合,锁杆1035穿设于移动板1032上,且该锁杆1035拨动端上开设一斜槽,推拉杆1036拨动端相配合滑动设置于斜槽中,且该推拉杆1036的另一端穿过移动板1032,由推拉杆1036拨动端沿斜槽滑动推拉锁杆1035,通过手动推动或拉动推拉杆1036,使得推拉杆1036拨动端沿斜槽滑动,以拨动锁杆1035拨动端,将锁杆1035由锁紧插槽1034中拉出或者推动锁杆1035插入锁紧插槽1034中锁紧移动板1032的位置。

具体地,锁紧插槽1034可设置为锯齿状锁紧板,锯齿状锁紧板可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底座1031的侧壁内表面上;锁杆1035插入端可设置为锥状,且其结构与锯齿状锁紧板的锯齿结构相配合,锁杆1035穿设于移动板1032的中部;推拉杆1036拨动端可设置为包括上连接板、拨柱和下连接板,拨柱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并通过螺母固定于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上,且拨柱可相配合沿斜槽滑动;推拉杆1036穿设于移动板1032的中部,其轴线与锁杆1035的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地,锁紧结构设置为还包括弹簧一1037,弹簧一1037套设于锁杆1035上,且该弹簧一1037的一端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另一端固定于锁杆1035插入端上,同时弹簧一1037的弹性力小于推拉杆1036对锁杆1035的推动力,通过弹簧一1037的设置,能够在弹性力的辅助下将锁杆1035压紧于锁紧插槽1034中,进一步保证锁紧可靠性。

具体地,弹簧一1037的两端可分别焊接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和锁杆1035插入端上。

进一步地,移动板1032上还设置一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为包括安装座、插销1038和弹簧二1039,安装座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且该安装座中滑动穿设插销1038,插销1038上套设弹簧二1039,弹簧二103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安装座和插销1038上,推拉杆1036的末端侧壁上开设插孔,插销1038的末端可相配合穿过插孔以限位推拉杆1036,通过安装座、插销1038和弹簧二1039的配合,能够在锁紧结构将移动板1032锁紧于底座1031上后,使得插销1038在弹簧二1039的作用下,插入推拉杆1036末端,以避免推拉杆1036的移动,保证锁紧结构的锁紧性能。

具体地,安装座可焊接固定于移动板1032的中部;弹簧二1039的两端可分别焊接固定于安装座和插销1038上。

另外,上述横向液压缸一104、纵向液压缸1033、升降液压缸一1012、升降液压缸二1025和横向液压缸二1023的工作原理,各液压缸与液压供油站(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的具体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且各液压缸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上堵机的规格参数等选型计算确定,其选型计算方法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氨酯保温管生产用双堵头上堵机,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双管堵于空间中的位置调节,以满足多种规格待封堵件的良好对中封堵,保证封堵效果。该上堵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对于实施例二

1、将两组上堵机相对应设置,使其各自纵向调节组件103中的底座1031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2、将相应规格主管堵1014通过螺栓固定于移动框架上的滑杆上或者滑块上,并将相应规格的副管堵1024通过螺栓固定于小滑板上,该部分的原理为现有技术;

3、根据待封堵件的直径规格,启动纵向液压缸1033工作,使其推动移动板1032沿底座1031滑动,以调节移动板1032的纵向位置,由于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固定于移动板1032上,则可实现对主管堵组件101和副管堵组件102纵向位置的调整,关闭纵向液压缸1033;

4、启动升降液压缸一1012和升降液压缸二1025工作,进行主管堵组件101与副管堵组件102高度位置的调节,对于主管堵组件101,具体为通过升降液压缸一1012推动其上连接的主管堵1014沿移动框架1011升降,调整主管堵1014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对于副管堵组件102,具体为通过升降液压缸二1025带着其上连接的大滑板1026升降,则将实现副管堵1024的高度调节,以配合纵向调节组件103,保证主管堵1014和副管堵1024相对于待封堵件的对中性,最后关闭升降液压缸一1012和升降液压缸二1025;

5、再启动横向液压缸一104,在行走轮1015的辅助下,使得移动框架1011沿导轨1013横向移动,主管堵1014套装于钢管上,且直至主管堵1014含有倒角的端面封堵于钢管和聚乙烯外套管之间,关闭横向液压缸一104;

6、最后启动横向液压缸二1023,以推动小滑板1022沿大滑板1026上的滑槽移动,由于小滑板1022上固定副管堵1024,则使得副管堵1024套装于钢管上,且副管堵1024端面将主管堵1014压紧密封,从而完成对待封堵件的密封,关闭横向液压缸二1023,采用本领域现有设备,将聚氨酯原料注进钢管与聚乙烯外套管之间,进行浇注式聚氨酯保温管的生产;

7、重复上述步骤4-6,实现相同直径规格浇注式聚氨酯保温管的批量生产;

8、重复上述步骤2-7,实现多种直径规格浇注式聚氨酯保温管的批量生产。

对于实施例四

1、将两组上堵机相对应设置,使其各自纵向调节组件103中的底座1031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2、根据待封堵件的直径规格,手动推动移动板1032沿底座1031滑动,以调节移动板1032的纵向位置,并在调整到位后,手动拉动推拉杆1036,使得推拉杆1036拨动端沿斜槽滑动,以拨动锁杆1035拨动端,推动锁杆1035插入锁紧插槽1034中锁紧移动板1032的位置,再放开限位组件中的插销1038,使得插销1038末端在弹簧二1039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穿过安装座和插孔,对推拉杆1036进行限位,以避免聚氨酯浇注时产生的压力或外力使得移动板1032移动,影响浇注过程的问题,另外,需要进行移动板1032纵向位置的再调整时,则由插孔中手动拉出插销1038,推动推拉杆1036,使得推拉杆1036拨动端沿斜槽滑动,以拨动锁杆1035拨动端,将锁杆1035由锁紧插槽1034中拉出,最后再重复前述有关将插销1038插入插孔中的操作,限位推拉杆1036;

3、采用上述有关实施例二的工作步骤4-7,完成对相同直径规格浇注式聚氨酯保温管的批量生产;

4、采用上述有关实施例二的工作步骤2-8,完成对多种直径规格浇注式聚氨酯保温管的批量生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