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轮胎翻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4831发布日期:2020-01-21 22:1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轮胎翻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翻新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轮胎翻新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的翻新是通过对旧胎体的打磨、贴胶、挂胎面后进入硫化罐进行加热硫化,使胎体与胎面牢固的粘结在一起的一种工艺流程。

通常情况下,汽车轮胎翻新工艺配套设备多,且多为大型设备,不能随意移动,操作复杂且成本高,不适合小型化的便捷加工。

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能够完成轮胎翻新作业,且体积小,便于小型化的便携式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轮胎翻新工艺所用设备体积大,占地面积大,不便于小型化的便携式加工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综合轮胎翻新设备,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硫化床、第一支架以及胎面扩张装置;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胎体固定装置以及中垫胶热贴装置,所述中垫胶热贴装置位于所述胎体固定装置上方;所述胎体固定装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胎体打磨装置以及钢丝缠绕装置;所述胎体打磨装置以及所述钢丝缠绕装置均安装至所述第一支架上;

所述胎体固定装置包括轮胎卡盘以及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驱动所述轮胎卡盘转动。

通过本方案,将轮胎翻新所需设备固定至同一底座上,排布及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本设备的移动,适用于小型化的便携式加工;胎体固定至中间的胎体固定装置上,翻新工艺中的打磨、刷胶、钢丝缠绕等工序,均围绕在胎体固定装置周围,无需对胎体进行搬运便可完成多项工序,简化了设备,节省了空间,并且能够提高效率。

优选地,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磨头与第一推缸,所述磨头固定至磨头支架上,所述第一推缸能够推动所述磨头支架,使所述磨头接触胎体。

优选地,所述磨头靠近所述胎体的一面为弧面。

通过本方案,没有额外的驱动设备,利用胎体的转动进行打磨,进一步简化打磨设备,缩小其体积。

优选地,所述胎面扩张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扩张盘以及扩张缸,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滑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轨朝向所述胎体固定装置正下方;所述扩张盘包括盘体和若干扩张臂,所述扩张臂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盘体上并与所述盘体径向滑动连接;所述扩张缸推动所述扩张臂沿所述盘体的径向向外运动。

通过本方案,利用扩张盘扩张胎面,便于胎面的套设。

优选地,所述盘体通过连接轴固定至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连接轴滑动连接;所述扩张缸平行于所述连接轴,其活塞杆固定至所述连接盘上;所述扩张臂通过连接杆连接至所述连接盘上,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至所述扩张臂以及所述连接盘上。

通过本方案,利用连接盘的移动实现多个扩张臂的扩张及收缩,从而可以减少扩张缸的数量,减小本装置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扩张臂为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平行于所述滑轨设置,其活塞杆上固定有延长杆。

通过本方案,利用伸缩缸的伸缩,便于胎面套设之后扩张装置的缩回。

优选地,所述中垫胶热贴装置包括滑动支架以及压胶辊,所述滑动支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胎体的旋转轴平行。

优选地,所述钢丝缠绕装置包括缠绕辊,所述缠绕辊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缠绕辊平行于所述胎体的旋转轴。

优选地,所述硫化床包括上硫化圈、下硫化圈以及垂直缸,所述垂直缸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上硫化圈,所述上硫化圈以及所述下硫化圈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电极。

通过本方案,利用上硫化圈以及下硫化圈中的电极,为胎体表面的钢丝通电加热,利用钢丝的热量为热源,实现硫化,缩小了硫化床的体积,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小型化和便携性。

优选地,还包括吊臂,所述吊臂垂直固定于所述硫化床以及所述胎体固定装置之间。

通过本方案,便于对胎体进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设备结构紧凑,且各部件结构简单,缩小了轮胎翻新工艺所需设备的占地面积,整体设置在同一底座上,便于移动,适用于小型化的便携式加工;仅通过中间的胎体固定装置旋转胎体,打磨、涂胶以及缠绕钢丝均无需单独设置驱动装置,不仅节省体积,还能够节省用电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胎翻新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胎翻新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胎翻新设备中胎面扩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胎翻新设备中硫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综合轮胎翻新设备,包括底座1100,在所述底座1100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硫化床1300、第一支架1200以及胎面扩张装置1400;所述第一支架1200上设置有胎体固定装置1500以及中垫胶热贴装置1600,所述中垫胶热贴装置1600位于所述胎体固定装置1500上方;所述胎体固定装置150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胎体打磨装置1700以及钢丝缠绕装置1800;所述胎体打磨装置1700以及所述钢丝缠绕装置1800均安装至所述第一支架上;

所述胎体固定装置包括轮胎卡盘1510以及调速电机1520,所述调速电机1520驱动所述轮胎卡盘1510转动。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将轮胎翻新所需设备固定至同一底座1100上,排布及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本设备的移动,适用于小型化的便携式加工;胎体2000固定至中间的胎体固定装置1500上,翻新工艺中的打磨、刷胶、钢丝缠绕等工序,均围绕在胎体固定装置1500周围,无需对胎体进行搬运便可完成多项工序,简化了设备,节省了空间,并且能够提高效率。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1700包括磨头1710与第一推缸1720,所述磨头1710固定至磨头支架1711上,所述第一推缸1720能够推动所述磨头支架1711,使所述磨头1710接触胎体2000。进一步的,所述磨头1710靠近所述胎体2000的一面为弧面,使之与胎体2000更加贴合。在该实施例中,打磨装置1700没有额外的电机驱动,利用胎体2000的转动进行打磨,进一步简化打磨设备1700,缩小本装置的体积。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胎面扩张装置1400包括第二支架1410、扩张盘以及扩张缸1431,所述第二支架1410通过滑轨1411与所述底座1100滑动连接,所述滑轨1411朝向所述胎体固定装置1500正下方;所述扩张盘包括盘体1421和若干扩张臂1422,所述扩张臂1422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盘体1421上并与所述盘体1421径向滑动连接;所述扩张缸1431推动所述扩张臂1422沿所述盘体1421的径向向外运动。利用扩张盘扩张胎面,便于胎面的套设。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盘体1421通过连接轴1412固定至所述第二支架1410上,所述连接轴1412上套设有连接盘1432,所述连接盘1432与所述连接轴1412滑动连接;所述扩张缸1431平行于所述连接轴1412,其活塞杆固定至所述连接盘1432上;所述扩张臂1422通过连接杆1433连接至所述连接盘1432上,所述连接杆1433的两端分别铰接至所述扩张臂1422以及所述连接盘1432上。利用连接盘1432的移动实现多个扩张臂1422的扩张及收缩,从而可以减少扩张缸1431的数量,减小本装置的体积。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扩张臂1422为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平行于所述滑轨1411设置,其活塞杆上固定有延长杆1423。利用伸缩缸的伸缩,便于胎面套设之后扩张装置1400的缩回;该实施例中的伸缩缸可以设置6至8个,撑开效果会更好,更加方便胎面的套设。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垫胶热贴装置1600包括滑动支架1610以及压胶辊1620,所述滑动支架161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胎体2000的旋转轴平行。利用压胶辊1620将涂抹的胶压平,滑动支架1610的移动能够带动压胶辊1620移动,防止压平过程中遗漏边角。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缠绕装置1800包括缠绕辊,所述缠绕辊与所述第一支架1200转动连接,所述缠绕辊平行于所述胎体2000的旋转轴。胎体2000旋转的过程中,使缠绕辊的钢丝的拉力下旋转,从而无需另设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进一步简化了设备,节省了空间。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硫化床1300包括上硫化圈1310、下硫化圈1320以及垂直缸1330,所述垂直缸1330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上硫化圈1310,所述上硫化圈1310以及所述下硫化圈1320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电极(图中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胎体2000在缠绕玩钢丝后,钢丝的两端会在胎体2000的两侧露出,利用上硫化圈1310以及下硫化圈1320中的电极,为胎体2000两侧表面的钢丝通电加热,利用钢丝的热量为热源,使中垫胶硫化,将胎体和胎面牢固的贴合在一起,完成整个轮胎的翻新工作,通过该工艺,使得硫化设备无需外设加热设备,从而缩小了硫化床1300的体积,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小型化和便携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吊臂1110,所述吊臂1110垂直固定于所述硫化床1300以及所述胎体固定装置1500之间。便于对胎体2000进行搬运。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动力装置1900,该动力装置与本设备中的各缸体相互配套,例如是空气压缩站或液压站。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例如是plc控制柜,用于控制本装置的运行。

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旧胎体固定至胎体固定装置1500中,旋转胎体2000,利用打磨装置1700打磨胎体2000表面,将胎面打磨掉;将钢丝均匀缠绕在胎体2000上,并将钢丝的两端露出胎体2000一段长度;利用中垫胶热贴装置1600将中垫胶贴实在胎体2000上;胎面扩张装置1400将新的胎面扩张到一定大小,滑动至胎体2000处,扩张臂1422收回,将新胎面套设至胎体2000上;吊臂1110将套好新胎面的轮胎吊至硫化床1300的下硫化圈1320上,使钢丝的两端分别与上硫化圈1310以及下硫化圈1320的电极连接后,硫化床1300闭合,进行加热,直至硫化完成。

本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设备结构紧凑,且各部件结构简单,缩小了轮胎翻新工艺所需设备的占地面积,整体设置在同一底座上,便于移动,适用于小型化的便携式加工;仅通过中间的胎体固定装置旋转胎体,打磨、涂胶以及缠绕钢丝均无需单独设置驱动装置,不仅节省体积,还能够节省用电量。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