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3354发布日期:2020-02-21 18:2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其中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是将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流道结构的布置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参见图1和图2,注塑产品1是圆筒型薄壳电镀产品,进胶口在内部,中间必须做顶针21用于水口11顶出。并且注塑产品1外观要求较高,为了让注塑产品1有良好的成型环境,必须做一个内置运水结构用来调节镶件钢料的温度。

现有的内置运水结构方案是在注塑产品1外部周边做运水冷却,但是产品内部无法冷却。另外,还可以用喷管进行内部运水冷却,如图2和图3所示。此传统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由于镶件中间有顶针21且形状圆形的,只能在顶针21附近做很小的喷管26、27进行冷却,但是喷管26、27小容易堵塞,冷却的范围很小又不均匀,而外置的进水通道22、23和出水通道24、25串联困难,对于温度较高的注塑模具达不到调节温度的效果,从而影响注塑产品1的成型质量和量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仁、后模仁、垫板和顶针,垫板位于后模仁远离前模仁的侧面,垫板开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后模仁包括后模模芯和冷却镶件,后模模芯包括型腔端部和安装端部,型腔端部与前模仁可形成型腔和流道,安装端部固定安装在垫板上,后模模芯开设有一端开口的开孔,开口位于安装端部,冷却镶件位于开孔内,冷却镶件开设有通孔和冷却槽,通孔在注塑模具的开合模方向上贯穿冷却镶件设置,冷却槽位于冷却镶件的外表面上,冷却槽分别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相连通,顶针位于流道远离前模仁的侧面,且顶针可沿开合模方向移动地贯穿通孔和后模模芯。

由以上方案可见,注塑模具在后模模芯内部增加冷却镶件,通过冷却镶件的冷却槽对后模模芯内部进行循环冷却,后模模芯可以得到均匀的冷却效果,对调节注塑产品的变形更加便捷和有效,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冷却镶件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和安装,使用安全可靠,冷却比较均匀,对改善注塑产品变形起很大作用。注塑模具尤其适用于圆筒型产品的注塑成型、冷却镶件包囊顶针、调节后模模芯钢料温度、改善注塑产品变形等场合,解决了后模模芯中间做顶针后,后模模芯内置的冷却镶件做运水循环,用来调节后模模芯温度,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的方案是,后模模芯还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槽和进水通道相连通,出水孔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槽和出水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是,冷却镶件靠近型腔端部的端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放置有密封胶圈。利用密封胶圈来隔开各个零部件,防止漏水,且不影响顶针的正常顶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冷却槽具有连接段、进水段和出水段,进水段和出水段分别沿开合模方向延伸地设置在冷却镶件的外表面上,进水段与进水通道相连通,出水段与出水通道相连通,进水段和出水段通过连接段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型腔端部呈圆柱状设置,开孔为圆孔,开孔与型腔端部共轴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通孔与开孔同轴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关于型腔端部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进水段和出水段关于型腔端部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段呈圆环状地设置在冷却镶件的外表面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段邻接冷却镶件位于型腔端部的一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产品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注塑模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现有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中后模模芯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中冷却镶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实施例中冷却镶件的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至图8,注塑模具3包括前模仁31、后模仁32、垫板33和顶针39,垫板33位于后模仁32远离前模仁31的侧面,垫板33开设有进水通道331和出水通道332。后模仁32包括后模模芯34和冷却镶件35,后模模芯34包括型腔端部341和安装端部342,型腔端部341与前模仁31可形成型腔37和流道38,安装端部342固定安装在垫板33上。后模模芯34开设有一端开口3451的开孔345,开口3451位于安装端部342,冷却镶件35位于开孔345内。冷却镶件35开设有通孔353和冷却槽352,通孔353在注塑模具3的开合模方向上贯穿冷却镶件35设置,冷却槽352位于冷却镶件35的外表面上,冷却槽352分别与进水通道331和出水通道332相连通。顶针39位于流道38远离前模仁31的侧面,且顶针39可沿注塑模具3的开合模方向移动地贯穿通孔353和后模模芯34。后模模芯34还开设有进水孔343和出水孔344,进水孔343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槽352和进水通道331相连通,出水孔344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槽352和出水通道332相连通。冷却镶件35靠近后模模芯34的型腔端部341的端面上开设有密封槽351,密封槽351内放置有密封胶圈36。

参见图5至图8,本实施例后模模芯34的型腔端部341呈圆柱状设置,后模模芯34的开孔345为圆孔,而且开孔345与型腔端部341共轴设置。本实施例冷却镶件35也呈圆柱状设置,冷却镶件35的通孔353与开孔345同轴设置。同时,冷却镶件35靠近型腔端部341的端面上的密封槽351呈圆环状,对应地,密封槽351内放置的密封胶圈36为圆环密封胶圈。本实施例进水通道331和出水通道332呈l型设置,并且进水通道331和出水通道332关于后模模芯34的型腔端部34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另外,后模模芯34的进水孔343和出水孔344也呈l型设置,并且进水孔343和出水孔344也关于后模模芯34的型腔端部34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冷却镶件35的冷却槽352具有连接段3522、进水段3521和出水段3523,进水段3521和出水段3523分别沿注塑模具3的开合模方向延伸地设置在冷却镶件35的外表面上,进水段3521与进水通道331相连通,出水段3523与出水通道332相连通,进水段3521和出水段3523通过连接段3522相连通。本实施例进水段3521通过进水孔343与进水通道331相连通,出水段3523通过出水孔344与出水通道332相连通。同时,进水段3521和出水段3523关于后模模芯34的型腔端部34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且连接段3522呈圆环状地设置在冷却镶件35的外表面上,连接段3522邻接冷却镶件35位于后模模芯34的型腔端部341的一端。

在注塑模具3完成圆筒型注塑产品1的注塑成型后,接通模胚外侧的运水系统进水,冷却水通过垫板33的进水通道331进入到冷却镶件35的冷却槽352内,在冷却镶件35的冷却槽352内环绕一圈后从垫板33的出水通道332处出水,从而带走后模模芯34的温度,达到冷却循环调节后模模芯34温度的目的。本实施例在冷却镶件35的外周面上开设出截面很大的冷却槽352,利用密封胶圈36来隔开各个零部件,防止漏水,且不影响顶针39的正常顶出。冷却镶件35在后模模芯34大小基础上尽可能做大,冷却镶件35的冷却槽352加工简单,总体结构安装也很容易,对后模模芯34冷却均匀。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3在后模模芯34内部增加冷却镶件35,通过冷却镶件35的冷却槽352对后模模芯34内部进行循环冷却,后模模芯34可以得到均匀的冷却效果,对调节注塑产品1的变形更加便捷和有效。冷却镶件35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和安装,使用安全可靠,冷却比较均匀,对改善注塑产品1变形起很大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3尤其适用于圆筒型产品的注塑成型、冷却镶件35包囊顶针39、调节后模模芯34钢料温度、改善注塑产品1变形等场合,解决了后模模芯34中间做顶针39后,后模模芯34内置的冷却镶件35做运水循环,用来调节后模模芯34温度,达到改善注塑成型条件。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