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的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8372发布日期:2020-04-21 18:4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3D打印机的机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机体。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在作业时,其机体会产生小幅度振动。

由于3d打印机对打印精度要求比较高,上述的小幅度振动会影响产品的打印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机体与地面之间增加用于缓冲振动的橡胶垫片。

但是,垫片直接与地面接触,长时间使用后垫片受到灰尘或者潮湿环境的影响,容易过快老化,导致其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3d打印机的机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d打印机的机体,3d打印机的机体包括呈块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连接柱、垫圈一和垫圈二,上述本体下端具有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上述底座用于放置在地面处,上述连接柱固连在底座上部处,上述垫圈一和垫圈二均套在连接柱上,所述垫圈一被紧压在连接部下端与底座之间,上述垫圈二被紧压在连接部内侧与连接柱外侧之间。

本3d打印机的机体创造性的在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设置垫圈一,在连接部与连接柱之间设置垫圈二。

当3d打印机处于3d打印作业状态时,机体处的振动通过垫圈一和垫圈二能有效缓冲。也就是说,这样的结构能适当减小振动对打印作业的影响。

同时,是底座与地面接触,垫圈一和垫圈二均远离地面,这样能有效避免垫圈一和垫圈二过早老化损坏,有效的提高其稳定性。

特别是垫圈二,由于垫圈二被完全包覆在连接部内,这样的结构能进一步避免垫圈二受到外界影响。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还包括一支撑筒,上述支撑筒套在连接柱上,上述支撑筒下端抵靠在垫圈一上,上述垫圈二抵靠在支撑筒上端处。

通过支撑筒能将垫圈一和垫圈二稳定分离。避免两者之间相互干扰。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所述垫圈一和垫圈二均为橡胶材料。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所述连接柱上端具有平滑过渡的导入部。

在导入部的作用下垫圈一和垫圈二能稳定且方便的套入连接柱。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所述导入部为连接柱上端边沿处的倒角。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所述导入部为连接柱上端边沿处的圆角。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所述垫圈二的厚度为垫圈一厚度的3—5倍。

这样的结构能提高垫圈二与连接柱和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最终提高其稳定性。避免本体相对于连接柱偏移或者倾斜。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还包括接触环和垫圈三,上述接触环和垫圈三均套在连接柱上,上述垫圈三被紧压在底座与接触环之间,上述垫圈一抵靠在接触环上部。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所述垫圈三为橡胶材料。

接触环为金属材料,垫圈三为橡胶材料。这样的结构能起到良好缓冲作用的同时还能适当提高其强度。

而且,即使垫圈一受力损坏后,通过垫圈三仍然能起到缓冲作用,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在上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中,所述连接柱上端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还包括一橡胶材料的接触柱,上述接触柱下端紧配合连接在定位凹口处,接触柱上端伸出连接柱并抵靠在本体下端。

通过接触柱能避免本体下端与接触柱上端之间刚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3d打印机的机体在垫圈一、垫圈二和垫圈三的作用下能有效缓冲机体处的振动,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在支撑筒作用下垫圈一与垫圈二分离,垫圈三也不与垫圈一或者垫圈二接触,其结构不仅比较紧凑,而且还进一步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另外,垫圈一、垫圈二和垫圈三均不与地面接触,有效的避免了其过快老化,延长了机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3d打印机的机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a、连接部;2、底座;3、连接柱;3a、导入部;3b、定位凹口;4、垫圈一;5、垫圈二;6、支撑筒;7、接触环;8、垫圈三;9、接触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3d打印机的机体包括呈块状的本体1,还包括底座2、连接柱3、垫圈一4和垫圈二5,上述本体1下端具有呈圆筒状的连接部1a,上述底座2用于放置在地面处,上述连接柱3固连在底座2上部处,上述垫圈一4和垫圈二5均套在连接柱3上,所述垫圈一4被紧压在连接部1a下端与底座2之间,上述垫圈二5被紧压在连接部1a内侧与连接柱3外侧之间。

还包括一支撑筒6,上述支撑筒6套在连接柱3上,上述支撑筒6下端抵靠在垫圈一4上,上述垫圈二5抵靠在支撑筒6上端处。

所述垫圈一4和垫圈二5均为橡胶材料。

所述连接柱3上端具有平滑过渡的导入部3a。

所述导入部3a为连接柱3上端边沿处的倒角。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导入部3a为连接柱3上端边沿处的圆角也是可行的。

所述垫圈二5的厚度为垫圈一4厚度的3—5倍。

还包括接触环7和垫圈三8,上述接触环7和垫圈三8均套在连接柱3上,上述垫圈三8被紧压在底座2与接触环7之间,上述垫圈一4抵靠在接触环7上部。

所述垫圈三8为橡胶材料。

所述连接柱3上端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3b,还包括一橡胶材料的接触柱9,上述接触柱9下端紧配合连接在定位凹口3b处,接触柱9上端伸出连接柱3并抵靠在本体1下端。

本3d打印机的机体创造性的在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设置垫圈一,在连接部与连接柱之间设置垫圈二。

当3d打印机处于3d打印作业状态时,机体处的振动通过垫圈一和垫圈二能有效缓冲。也就是说,这样的结构能适当减小振动对打印作业的影响。

同时,是底座与地面接触,垫圈一和垫圈二均远离地面,这样能有效避免垫圈一和垫圈二过早老化损坏,有效的提高其稳定性。

特别是垫圈二,由于垫圈二被完全包覆在连接部内,这样的结构能进一步避免垫圈二受到外界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机的机体,3d打印机的机体包括呈块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连接柱、垫圈一和垫圈二,上述本体下端具有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上述底座用于放置在地面处,上述连接柱固连在底座上部处,上述垫圈一和垫圈二均套在连接柱上,所述垫圈一被紧压在连接部下端与底座之间,上述垫圈二被紧压在连接部内侧与连接柱外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筒,上述支撑筒套在连接柱上,上述支撑筒下端抵靠在垫圈一上,上述垫圈二抵靠在支撑筒上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一和垫圈二均为橡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上端具有平滑过渡的导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部为连接柱上端边沿处的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部为连接柱上端边沿处的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二的厚度为垫圈一厚度的3—5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环和垫圈三,上述接触环和垫圈三均套在连接柱上,上述垫圈三被紧压在底座与接触环之间,上述垫圈一抵靠在接触环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三为橡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打印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上端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还包括一橡胶材料的接触柱,上述接触柱下端紧配合连接在定位凹口处,接触柱上端伸出连接柱并抵靠在本体下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本3D打印机的机体,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3D打印机的机体包括呈块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连接柱、垫圈一和垫圈二,上述本体下端具有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上述底座用于放置在地面处,上述连接柱固连在底座上部处,上述垫圈一和垫圈二均套在连接柱上,所述垫圈一被紧压在连接部下端与底座之间,上述垫圈二被紧压在连接部内侧与连接柱外侧之间。本3D打印机的机体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仲崇功;沈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聚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