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855发布日期:2020-05-08 14:1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打印耗材可采用多种材料,如金属粉末以及塑料等等。当前采用塑料耗材的技术常见的有熔丝沉积技术,它是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熔化,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从喷嘴喷出后,沉积在工作台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最终形成成品,其中打印喷头就是3d打印机比较核心的技术之一。

现有的3d打印机只有一个喷头,这导致3d打印机存在打印材料单一、成型速率低下等问题,并且现在的3d打印机无法将不同的材料一起进行打印,更无法实现不同材料件的“交替彩色打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包括伺服电机、齿轮箱、电控自动离合器、进料腔、混料腔,所述进料腔位于混料腔外并设置多个,进料腔底端与混料腔间通过通孔连通,进料腔内设置进料螺杆;

所述混料腔内设置混料螺杆,所述齿轮箱内设置行星齿轮组,混料螺杆通过行星齿轮组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料螺杆顶端连接至电控自动离合器的输出轴端,电控自动离合器的输入轴端通过行星齿轮组连接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轮、太阳轮和行星架,所述太阳轮固定于混料螺杆顶端,混料螺杆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轮安装于行星架上并与太阳轮啮合,行星架固定于齿轮箱外壳内,电控自动离合器的输入轴端与行星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的直径与进料螺杆和混料螺杆的齿宽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腔上还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3d打印设备的送料机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还包括电热器以及喷嘴,所述喷嘴安装于混料腔底部,所述电热器位于混料腔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具有多个与混料腔连通的进料腔,进料螺杆与混料螺杆通过齿轮箱实现同步运动,而进料螺杆则通过电控自动离合装置实现自动控制进料,具有多料混合打印的效果,同时可任意改变打印料的混合种类,满足不同产品的3d打印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包括伺服电机1、齿轮箱2、电控自动离合器3、进料腔4、混料腔5、电热器6以及喷嘴7,所述喷嘴7安装于混料腔5底部,所述电热器6位于混料腔5底部;所述进料腔4位于混料腔5外并设置多个,进料腔4底端与混料腔5间通过通孔43连通,进料腔4上还设置有进料口42,进料口42与3d打印设备的送料机构连接,进料腔4内设置进料螺杆41,打印料进入到进料腔4内,由进料螺杆41带动运输,从通孔43内压入到混料腔5中,同时对该打印料起到匀料搅拌作用;

所述混料腔5内设置混料螺杆51,所述齿轮箱2内设置行星齿轮组,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轮21、太阳轮22和行星架23,所述太阳轮22固定于混料螺杆51顶端,混料螺杆51与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轮21安装于行星架23上并与太阳轮22啮合,行星架23固定于齿轮箱2外壳内,进料螺杆41顶端连接至电控自动离合器3的输出轴端,电控自动离合器3的输入轴端与行星轮2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带动太阳轮22和混料螺杆51转动,对进入混料腔5内的打印料运输至喷嘴7中挤出,同时在运送过程中将多种打印料混合搅拌,起到匀料效果,同时,太阳轮22带动行星轮21以及进料螺杆41转动,及进料螺杆41与混料螺杆51同步转动,而电控自动离合器3是一种采用电自动控制方式的离合装置,通过电控使离合装置分离或接合,分离后进料螺杆41失去动力来源,停止运行,此时该进料腔4将不再向混料腔5内供料,需要使用该种打印料时控制离合装置接合,开始供料,这样该喷头既可多料混合,也可只单独或两种打印料同时供给,具有可调效果,满足不同产品、不同打印料的打印需求。

如图3,所述通孔43的直径与进料螺杆41和混料螺杆51的齿宽相等,螺杆停止时进料螺杆41或混料螺杆51对通孔41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在需要清理时,稍微转动螺杆即可利用其将通孔43封堵,利于清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1)、齿轮箱(2)、电控自动离合器(3)、进料腔(4)、混料腔(5),所述进料腔(4)位于混料腔(5)外并设置多个,进料腔(4)底端与混料腔(5)间通过通孔(43)连通,进料腔(4)内设置进料螺杆(41);

所述混料腔(5)内设置混料螺杆(51),所述齿轮箱(2)内设置行星齿轮组,混料螺杆(51)通过行星齿轮组与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进料螺杆(41)顶端连接至电控自动离合器(3)的输出轴端,电控自动离合器(3)的输入轴端通过行星齿轮组连接伺服电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轮(21)、太阳轮(22)和行星架(23),所述太阳轮(22)固定于混料螺杆(51)顶端,混料螺杆(51)与伺服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轮(21)安装于行星架(23)上并与太阳轮(22)啮合,行星架(23)固定于齿轮箱(2)外壳内,电控自动离合器(3)的输入轴端与行星轮(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3)的直径与进料螺杆(41)和混料螺杆(51)的齿宽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4)上还设置有进料口(42),进料口(42)与3d打印设备的送料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器(6)以及喷嘴(7),所述喷嘴(7)安装于混料腔(5)底部,所述电热器(6)位于混料腔(5)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混料喷头,包括伺服电机、齿轮箱、电控自动离合器、进料腔、混料腔,所述进料腔位于混料腔外并设置多个,进料腔底端与混料腔间通过通孔连通,进料腔内设置进料螺杆;所述混料腔内设置混料螺杆,混料螺杆通过齿轮箱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料螺杆顶端连接至电控自动离合器的输出轴端,电控自动离合器的输入轴端通过齿轮箱连接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具有多个与混料腔连通的进料腔,进料螺杆与混料螺杆通过齿轮箱实现同步运动,而进料螺杆则通过电控自动离合装置实现自动控制进料,具有多料混合打印的效果,同时可任意改变打印料的混合种类,满足不同产品的3D打印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黄萍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大圣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