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顶针回位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542发布日期:2020-05-22 21:5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顶针回位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顶针回位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加工是通过注塑机将熔融状态下的塑料注入模具当中,注塑机在向注入塑料的同时并通过向模内的塑料施加压力,使熔融状态下的塑料逐渐充满整个腔体之中,依据腔体的形状冷却形成塑料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模具为了使产品更好地成型及更方便的脱模,通过会模具中使用行位使产品更方便成型,而现有的模具经常会由于行位在回位的时候顶针来不及回位使两者产生干涉,导致行位磨损严重,更严重甚至行位将顶针压弯,使顶针无法回位,导致模具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顶针回位的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避免推板和顶针板无法及时回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顶针回位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相互配合形成腔体,其进一步包括有辅助顶针复位的回位机构和行位组件,所述回位机构固定于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的外侧,所述行位组件包括斜向固定于所述上模组件的斜导柱及穿置于所述斜导柱上的行位,所述行位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模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下模组件包括有下模板、推板和顶针板,所述推板和所述顶针板位于所述下模板下方,所述回位机构包括有顶块、旋转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顶块固定于所述上模组件上,所述旋转块转动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推板和所述顶针板固设,所述第二固定块固设于所述下模板上。

优选地,所述顶块和所述旋转块的端部的横截面呈弧状。

优选地,所述行位上包括有镶针和挡块,所述镶针穿置于所述行位上,且向所述行位外延伸;所述挡块固设于所述行位上,且与所述镶针抵接。

优选地,所述行位组件包括有铲基,所述铲基固定于所述上模组件上;所述铲基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所述行位的侧面与所述铲基的侧面匹配。

优选地,所述铲基上包括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固设于所述铲基的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行位组件进一步包括有行位顶针板,所述行位顶针板固设于所述下模板的外侧,所述行位顶针板上设有行位顶针和行位顶针孔,所述行位顶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行位顶针孔内,所述行位顶针穿置于所述行位上。

优选地,所述行位顶针板上还包括有无头螺钉,所述行为顶针孔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无头螺钉将所述行位顶针锁固于所述行位顶针孔内。

优选地,所述行位组件还包括限制所述行位移动方向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行位的两侧,所述导向块设有导槽,所述行位的两侧设有可沿所述导槽移动的导块,所述行位沿所述导向块移动。

优选地,所述行位组件还包括有耐磨板及固定所述耐磨板的沉头螺钉,所述耐磨板通过所述沉头螺钉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上,且位于所述行位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模具结构的回位机构能够使推板和顶针板及时回位,避免顶针回位不及时导致与行位发生干涉导致顶针被打弯,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行位顶针板能够在开模时将塑料产品顶出使其与镶针分离,铲基能够辅助行位精准复位,保证产品的精度,导向块能够控制行位移动的方向,避免行位产生偏移,耐磨板和耐磨块能够降低行位移动时候的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具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行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顶针回位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1,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1相互配合形成腔体,注塑机向腔体内注塑冷却形成塑料产品,上模组件2包括有上固定板21和上模板22,上模板22与上固定板21固设,下模组件1包括有下模板11、模脚12、顶针板13、推板14和底板15,下模板11通过模脚12与底板15固设,顶针板13和推板14位于下模板11的下方,且可在下模板11与底板15之间移动,顶针板13上设有顶针(图中未显示),顶针可穿过下模板11,分模时,注塑机可推动推板14和顶针板13移动带动顶针穿过下模板11,使塑料产品顶出。

其中,底板15上设有计数器151,推板14上设有与计数器151匹配的感应器,用于计算模具开模次数,且可判定推板是否回位。

请结合图1-图3所示,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1之间还有行位组件4,行位组件4包括斜向固定于上模板22的斜导柱42及穿置于斜导柱42上的行位41,行位41可移动地设置于下模板11上,分模时,斜导柱42带动行位41向下模板11外移动,使行位41与塑料产品分离,行位41上包括有镶针411和挡块412,镶针411穿置于行位41上,且向行位41外延伸,使熔融塑料可围绕镶针411冷却成型;挡块412固设于行位41上,且与镶针411抵接,防止镶针411脱离。

具体地,行位组件4进一步包括有铲基43、行位顶针板44、导向块45及若干个螺钉47,铲基43固定于上模板22上,行位顶针板44通过螺钉47固设于下模板11的外侧,导向块45通过螺钉47固设于下模板11上且位于行位41的两侧,铲基43的侧面呈斜面设置,行位41的侧面与铲基43的侧面匹配,合模时,铲基43辅助行位41复位,避免行位41回位产生偏差使塑料产品的不良品率上升,铲基43上包括有耐磨块431,耐磨块431固设于铲基43的侧面上,可与行位41接触,降低行位41与铲基43之间的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行位顶针板44上设有行位顶针441、行位顶针孔442和无头螺钉443,行位顶针441的一端穿过行位顶针孔442固定于行位顶针板441上,另一端穿置于行位41上,行位41移动时,行位顶针441将塑料产品顶出,使塑料产品与镶针411分离,行为顶针孔442的内表面设有螺纹,无头螺钉443将行位顶针441锁固于行位顶针孔442内,避免行位顶针441移动,铲基43的下端设有避空孔432,避免铲基41移动时与行位顶针441产生干涉,进而影响行位41的移动和塑料产品的顶出。导向块45设有导槽451,行位41的两侧设有导块413,导块413沿导槽451移动,使行位41沿导向块45移动,避免行位41移动产生偏移。

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的方案,行位组件4还包括有耐磨板46及固定耐磨板46的沉头螺钉461,耐磨板46通过沉头螺钉461固定于下模板11上,且位于行位41下端,降低行位41的磨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模具结构还进一步包括有回位机构3,回位机构3固定于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1的外侧,回位机构3包括有顶块31、旋转块32、第一固定块33和第二固定块34,顶块31固定于上模板22上,旋转块32转动设置于下模板11上,第一固定块33与推板13和顶针板14固设,第二固定块34固设于下模板11上,第一固定块33与第二固定块34之间形成可供顶块31移动的间隙,合模时,顶块31沿间隙移动带动旋转块32转动,且旋转块32与第一固定块33抵接,使顶针板13和推板14能够及时复位,避免顶针与行位41干涉,顶块31和旋转块32的端部的横截面呈弧状,使顶块31与旋转块32及旋转块32与第一固定块33接触更圆滑,避免顶块31或旋转块32产生卡死的现象。

上述模具结构开模时,上模板22移动,使行位41沿斜导柱42移动,进而使行位41向行位顶针板44移动,行位顶针441将塑料产品顶出,使塑料产品与镶针411分离,顶块31与旋转块31分离,使旋转块31不与第一固定块33锁固,注塑机推动推板14移动使顶针顶出塑料产品;合模时,顶块31沿间隙移动,使旋转块31旋转且与第一固定块33抵接,使顶针板13和推板14复位,斜导柱42带动行位41复位,铲基43向下移动校正行位41的位置,保证产品的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