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6174发布日期:2020-08-25 18:2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属于车灯注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色前灯配光镜是由一次型与二次型先后成型而成的产品。一次型产品为上表面产品,二次型为下表面产品,如图3所示。

参见图4-5,二次型2在填充成型过程中将向上生产注塑压力,内斜顶在图5圈示处的斜顶封料面4不足以抵消此注塑压力,而从而导致斜顶出现攒动。如图6-7所示,由于内斜顶在成型过程中偏离自己的位置,而导致产品成型后壁厚出现偏差,图7中6的位置标示理论产品边界,7的位置标示实际产品边界,可见产生外观与性能缺陷。



本技术:
中所提及的“一次型”是指一次成型部分,“二次型”是指二次成型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采用已成型的一次型来抵消二次型注塑过程中所产生的注塑压力。具体来说,就是取消内斜顶的避空面,避免内斜顶由于封料面较小无法抵消二次型注塑压力而产生攒动,完全将注塑压力传递至一次型的产品内表面。通过将内斜顶封料面抛光的方式来避免一次型在承力过程中压伤一次型产品。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色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包括配光镜的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为注塑压力接受面,一次成型部分的外表面8与动模侧型芯区域接触;所述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不设置斜顶避空面,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的整体作为封料面。

优选的,所述动模侧型芯区域固定不动。

优选的,所述动模侧型芯区域受到动模模脚的限位,动模模脚受到机床台面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的抛光度达到金属表面喷砂除锈标准采用sis055900的sa2级别。

优选的,所述双色灯为汽车前照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已成型的一次型来抵消二次型注塑过程中所产生的注塑压力。

2)取消内斜顶的避空面,同时保证斜顶与一次型产品的接触面抛光度达到a2级别。

3)采用整体式的封料面来代替原先较小的封料面,完全将注塑压力传递至一次型的产品内表面,一次型产品内表面传递至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传递至动模型芯侧(固定不动),再由动模型芯侧传递给动模模脚,由动模模脚传递给机床台面,从而抵消二次型注塑压力,避免缺陷的产生。

4)克服了二次型产品的理论产品边界与实际产品边界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影响产品尺寸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桥照灯配光镜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中方框部位是内斜顶部位。

图3是现有技术中,车灯双色配光镜的一次型、二次型以及其与模具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的斜顶封料面部位的放大图。

图6是内斜顶攒动失效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示意了二次型产品的理论产品边界与实际产品边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色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一次型,2.二次型,3.分型面,4.斜顶封料面,5.斜顶避空面,6.理论产品边界,7.实际产品边界,8.一次型外表面,9.一次型内表面,10.内斜顶顶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作为对比的实施例:由于产品上存在对应的特征,如图5所示,斜顶封料面4的作用就是保证二次型(一般为黑色)填充时,一次型(透明件)与铁质的模具完全贴合,间隙小于0.06mm。从而避免黑色件利用透明件与模具产生的间隙进行填充,导致穿料的缺陷。内斜顶避空面4的设计作用是在避免模具大面积与产品一次型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8,一种双色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包括配光镜的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为注塑压力接受面,一次成型部分的外表面8与动模侧型芯区域接触;所述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不设置斜顶避空面,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的整体作为封料面。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动模侧型芯区域固定不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述动模侧型芯区域受到动模模脚的限位,动模模脚受到机床台面的限位。

在此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方案,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的抛光度达到金属表面喷砂除锈标准采用sis055900的sa2级别。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双色灯为汽车前照灯。

改进后的一次型受力面是一整体面,同时完全将注塑压力传递至一次型的产品内表面,一次型产品内表面传递至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传递至动模型芯侧(固定不动),再由动模型芯侧传递给动模模脚,由动模模脚传递给机床台面,从而抵消二次型注塑压力,避免缺陷的产生。即力通过模具层层传递,直至机床台面。而机床台面在产品注塑生产过程中是认为是稳固不变的,因此可认为通过传递抵消的方式有效。如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已成型的一次型来抵消二次型注塑过程中所产生的注塑压力;取消内斜顶的避空面,同时保证斜顶与一次型产品的接触面抛光度达到a2级别;采用整体式的封料面来代替原先较小的封料面,完全将注塑压力传递至一次型的产品内表面,一次型产品内表面传递至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传递至动模型芯侧(固定不动),再由动模型芯侧传递给动模模脚,由动模模脚传递给机床台面,从而抵消二次型注塑压力,避免缺陷的产生;克服了二次型产品的理论产品边界与实际产品边界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影响产品尺寸质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光镜的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为注塑压力接受面,一次成型部分的外表面(8)与动模侧型芯区域接触;

所述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的整体作为封料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侧型芯区域固定不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侧型芯区域受到动模模脚的限位,动模模脚受到机床台面的限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9)的抛光度达到金属表面喷砂除锈标准采用sis055900的sa2级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前灯为汽车前照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色前灯配光镜斜顶封料结构,包括配光镜的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为注塑压力接受面,一次成型部分的外表面与动模侧型芯区域接触;所述一次成型部分的内表面的整体作为封料面。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式的封料面来代替原先较小的封料面,完全将注塑压力传递至一次型的产品内表面,一次型产品内表面传递至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一次型产品外表面传递至动模型芯侧,再由动模型芯侧传递给动模模脚,由动模模脚传递给机床台面,从而抵消二次型注塑压力,避免缺陷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魏霓;刘俊麟;高原;许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