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1582发布日期:2020-07-17 15:55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形眼镜制备领域,具体涉及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美和时尚的追求也日新月异。最近这几年,年轻女性对隐形眼镜和美瞳的追捧出现了日渐上升的趋势,由此也极大地促进了隐形眼镜行业的蓬勃发展,随之隐形眼镜的生产工艺跟着不断地更新升级。从传统的车削成型工艺发展到目前的离心成型法和模压成型法,各生产商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技术掌握水平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产工艺。

在传统的车削成型工艺中,车削和抛光必不可少,但是由于这两个工序的存在,从成型工序到脱模工序,隐形眼镜的生产流程的各个工序是彼此分离的,这样不仅无法实现隐形眼镜的全自动生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而且生产的镜片也容易出现亮点、螺纹、划痕、光度误差、厚度误差等不合格现象,从而影响了隐形眼镜镜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且根据市场反馈,车削成型工艺生产的镜片舒适度也不太理想,不适合作为短周期抛弃式镜片。

为了解决车削成型工艺带来的问题,于是发展出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工艺,如:离心成型法、模压成型法等,其中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模压成型法。模压成型法也叫铸模成型法,其工艺流程为:先用模具注塑机将设定好参数的上模凸模和下模凹模制作出来,然后将液体镜片材料注入凹模,再将凸模嵌入凹模中压紧,形成模具组合物,然后再对该模具组合物进行加热或紫外线光照使其固化,最后脱模,从而得到所需镜片。模压成型法不仅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质量可控、成本低廉,而且使用该方法生产的镜片质地柔软、佩戴舒适,适合作为短周期抛弃式镜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隐形眼镜呈现出抛弃周期越短,越受到消费者欢迎的现象,这就要求生产商拥有强大的镜片生产能力,因此先进的模压成型生产工艺也就成为了各生产商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目前模压成型法的注塑工艺给料系统不太完善,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较高,特别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的上料工艺不稳定,从而影响了隐形眼镜全自动流水线生产的流畅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提供一种给料系统结构完善合理、故障率低的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从而不仅保证隐形眼镜的全自动流水线生产,减少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旨在保证隐形眼镜的全自动生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包括:上模1、下模2、模具底座3、注塑头;所述下模嵌在模具底座上,注塑头将液态成型原料注入下模,上模再嵌入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空隙由液态成型原料填充,固化后形成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与振动盘出料通道相连的模具送料通道,还包括:位于模具送料通道下的振动台,移动送料条块4;所述送料条块上的一端并排分布着n个u型槽41,另一端一截盲段42;送料条块的运动方向与模具在进入送料条块之前的运动方向垂直,当二者相交时,模具通过u型槽豁口一一进入移动送料条块的u型槽,当送料条块继续运动,交叉点到了另一端的盲段上时,模具阻挡在移动送料条块之外;位于二者交叉位置上方的感应器97,当检测到交叉位置没有空闲的u型槽时,系统的控制部分停止模具给料装置的给料。

上述方案的优选之一,还包括:位于模具送料通道出口位置的模具吹气管,吹气管的作用是吹掉模具表面工作部分的灰尘。

上述方案的优选之一,还包括:位于模具送料通道末端的可伸缩顶针98,当感应器感应到没有空闲的u型槽时,可伸缩顶针升起,防止模具继续涌入送料通道。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简单可靠,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下模在注入液体后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代表上模,2代表下模。

图2是图1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11代表下部球面工作部分,12代表上部头部夹持部分。

图3是图1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22代表外部凸型球面外壳。

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中,21代表内部凹型球面工作部分,23代表上部外缘。

图5是实施例中转动工作台上部结构示意图,图中,5代表转动工作台,6代表模具底座排。

图6是模具底座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3代表模具底座,其并排的数量由实际需要所确定,图中仅仅列出了5个。

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中,31代表中部柱形空腔。

图8是图6的俯视图,图中,32代表上部凸台。

图9是实施例中移动送料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41代表u型槽,42代表盲段。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中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上模上料装置中上模振动盘结构示意图,图中,8代表上模振动盘,81代表第二振动台,82代表第二锥面。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图中,82代表第二锥面,83代表锥面边缘,84代表上模送料通道,4代表与上模送料通道接驳的送料条块。

图13是实施例中下模振动盘结构示意图,图中,7代表下模振动盘,71代表第一振动台,72代表第一锥面,73代表螺旋状出料通道。

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图中,72代表第一锥面,73代表螺旋状出料通道,74代表下模送料通道,4代表与下模送料通道接驳的送料条块。

图15是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结构俯视方向示意图,图中,4代表送料条块,91代表第一端部支撑,92代表第二端部支撑,93代表翻转轴,94代表夹持施力机构,95代表第一夹持部件,96代表第二夹持部件。

图16是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结构后视方向示意图,图中,4代表送料条块,91代表第一端部支撑,93代表翻转轴,95代表第一夹持部件,96代表第二夹持部件。

图17是实施例中感应器、顶针结构示意图,图中,1代表上模,97代表感应器,98代表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结合图1-图1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场景介绍: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包括:上模1、下模2、模具底座3、注塑头;所述下模嵌在模具底座上,注塑头将液态成型原料注入下模,上模再嵌入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空隙由液态成型原料填充,固化后形成隐形眼镜;所述上模包括两部分,即:下部球面工作部分11、上部头部夹持部分12;所述下模包括三部分,即:内部凹型球面工作部分21、外部凸型球面外壳22和上部外缘23;

鉴于对上模或下模工作面的保护,下模在下模上料装置上的放置状态为外部凸型球面外壳与支撑面接触;上模在上模上料装置上的放置状态为上部夹持部分朝下,下部球面工作部分朝上;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可以通过设置吹气管,给上模和下模做最后的清洁。

转动工作台5是注塑的主要平台,转动工作台上有模具底座排6,按转动工作台转动方向依次分布有下模机械手、注液机械手、上模机械手、出模机械手;

所述模具排底座包括10个并列的模具底座3,模具底座包括:中部柱形空腔31、上部凸台32,模具排底座转动工作台上均匀地分布,每转动一次,模具底座排被移动到相邻的下一个工位;

所述下模机械手将下模从移动送料条块转移到转动工作台上的模具底座排,转动工作台转动一次后,注液机械手将一组注液头对准模具底座排上的一组下模进行注液,转动工作台继续转动一次后,上模机械手将一组上模置入对应的且已注液完毕的下模中,转动工作台再继续转动一次后,出模机械手将模具底座排中的上模和下模一并移除出转动工作台完成一个自动化的注塑过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下模机械手、上模机械手并不能从杂乱无章的上模料盘或下模料盘中将上模或下模准确的抓起,况且,前面提到了上模的放置状态与工作状态是相反的,不能直接抓起,因此,需要设计一套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模具上料装置。下面分别就上模、下模介绍上料装置。

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上模上料装置,所述上模包括两部分,即:下部球面工作部分11、上部头部夹持部分12;上模上料装置包括:上模振动盘,与上模振动盘出料通道相连的上模送料通道84,上模在上模振动盘和上模送料通道上的放置状态为上部夹持部分朝下,下部球面工作部分朝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模送料通道下的第四振动台,移动送料条块4,翻转工作台,位于上模送料通道出口位置的上模吹气管,位于上模送料通道末端的可伸缩顶针98;

所述送料条块上的一端并排分布着n个u型槽41,另一端一截盲段42;

上模送料通道运动方向与移动送料条块运动方向垂直,上模通过u型槽豁口一一进入移动送料条块的u型槽,当送料条块继续运动,交叉点到了另一端的盲段上时,模具阻挡在移动送料条块之外;

交叉点上方有一感应器97,当感应器检测到交叉位置没有空闲的u型槽时,系统的控制部分停止上模振动盘给料,停止第四振动台工作;

所述上模振动盘包括:第二振动台81,位于第二振动台上的第二锥面82,与第二振动盘的锥面边缘83相切的上模送料通道84;

所述翻转工作台包括:第一端部支撑91,第二端部支撑92,位于二者之间的翻转轴93,分别与翻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部件95、第二夹持部件96,夹持施力机构94;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在翻转轴的带动下可到达送料条块的上方,在夹持施力机构的作用下,夹紧上模,然后翻转180度,然后衔接下一工序;

所述吹气管的作用是吹掉上模球面工作部分的灰尘;

当感应器感应到没有空闲的u型槽时,可伸缩顶针升起,防止上模继续涌入送料通道。

隐形眼镜注塑成型系统下模上料装置包括:下模振动盘,与下模振动盘螺旋状出料通道73相连的下模送料通道74,下模在下模振动盘、下模送料通道上的放置状态为外部凸型球面外壳与支撑面接触;还包括:位于下模送料通道下的第三振动台,移动送料条块4,位于下模送料通道出口位置的下模吹气管,位于下模送料通道末端的可伸缩顶针98;

所述送料条块上的一端并排分布着n个u型槽41,另一端一截盲段42;

下模送料通道运动方向与移动送料条块运动方向垂直,下模通过u型槽豁口一一进入移动送料条块的u型槽,当送料条块继续运动,交叉点到了另一端的盲段上时,模具阻挡在移动送料条块之外;

交叉点上方有一感应器97,当感应器检测到交叉位置没有空闲的u型槽时,系统的控制部分停止下模振动盘给料,停止第三振动台工作;

所述下模振动盘包括:第一振动台71,位于振动台上的第一锥面72,与第一锥面外缘相切的螺旋状出料通道73;

吹气管的作用是吹掉内部凹型球面工作部分的灰尘;

当感应器感应到没有空闲的u型槽时,可伸缩顶针升起,防止下模继续涌入送料通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