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8227发布日期:2020-07-24 15:16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带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打包带生产线上使用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pet打包带是以pet为主要原料经挤出单向拉伸成型的一种聚酯打包带,目前最流行的替代钢带、钢丝、重型pp打包带的新型环保包装材料。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pet打包带的需求以每年500%的速度增长,现已广泛应用在木业、纸业、钢铁、铝锭、钢管、型材、玻璃、建材、陶瓷、电器、金属制品、烟草、化纤、棉花等行业。外观透明,加入增粘助剂后呈不透明,表面平整或公正司有棱形花纹。

现有技术中pet打包带生产后,打包带侧面容易产生细丝。打包带侧边如与打包带表面的过度处为直角,打包带侧面容易损坏,过度角处容易撕裂。一些打包带产品表面需涂油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该装置在传动过程中完成打包带侧面处理和涂油工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包括前导向夹、主驱动轮组件、侧边处理装置、涂油辊、吸油辊和后导向夹,其中前导向夹、主驱动轮组件和后导向夹的打包带行走通道支线排列,以使打包带沿前导向夹、主驱动轮组件和后导向夹方向行走,所述侧边处理装置设置在主驱动轮组件和后导向夹之间,侧边处理装置包括两组支撑件和压辊,其中压辊下端面中心处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件的顶部,使得压辊可在支撑件顶部沿压辊轴心转动,所述压辊的外环面上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槽底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压辊内部紧贴凹槽底面处设有加热电阻,使得压辊的环形槽处形成发热凹槽段,两个压辊设置在打包带行走通道的两侧并对打包带形成两侧边形成对压所述发热凹槽段的上层和下层均具有对发热凹槽段形成保温效果的内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的背对发热凹槽段一侧设置有外保温层;所述涂油滚设置在侧边处理装置沿打包带行走方向的后侧,涂油辊外环面具有海绵圈,涂油辊压制在打包带的上表面,所述吸油辊有两个,两个吸油辊的外环面具有海绵圈,两个吸油辊分别设置在打包带行走路径的上方和下方并对打包带表面形成对压;

所述主驱动轮组件包括两个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轴、传动齿轮、下夹持轮、上夹持板、定位弹簧、垫片和螺母,其中所述传动齿轮套装在驱动轴的下段,所述驱动轴的中段向外凸起形成定位凸环,所述下夹持轮和上夹持板对夹组成夹持轮组件,夹持轮组件外换面上形成过带槽,夹持轮组件的轴心处设有通孔,夹持轮组件通过通孔套装在驱动轴上并通过定位凸环定位,所述定位弹簧套装在驱动轴上,所述垫片套装在驱动轴上并抵接在弹簧上端,所述驱动轴的上段为螺纹段,所述螺母与驱动轴上段的螺纹段配合,使得弹簧将夹持轮组件压制在定位凸环上,两个驱动单元通过其底部的齿轮相互啮合,且两个驱动单元的过带槽相对,使得两个驱动单元转动驱动打包带移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中段为弹簧,支撑件的上段和下段均为支撑轴,所述压辊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轴的上段,所述压辊通过支撑件的中段对打包带侧边产生压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石棉保温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保温层为橡胶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凹槽的槽宽大于打包带的厚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主驱动轮组件中两个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打包带穿过前导向夹和后导向夹移动,在打包带穿过主驱动轮组件后,压辊的发热凹槽段通过发热电阻升温,使得发热凹槽段凹槽底面的温度升高到330℃-350℃左右,在打包带经过压辊时,发热凹槽段对打包带侧面热压成型,如打包带侧面有细丝,细丝会因高温收缩,同时打包带侧面因温度超过230℃,打包带侧面软化并通过凹槽底面的挤压形成外凸的弧形状,在打包带侧边热挤压塑性完成后,通过涂油辊和吸油辊的配合,加油液涂抹打包带的表面并对打包带侧面降温,最后通过吸油辊对压吸油,完成打包带形成涂油、侧边塑性两个工序,通过此装置生产的打包带,其侧边无细丝,侧边不容易损坏,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中主驱动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中侧边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前导向夹,2-主驱动轮组件,21-驱动轴,22-传动齿轮,23-定位凸环,

24-下夹持轮,25-上夹持板,26-定位弹簧,27-垫片,28-螺母,29-过带

槽,3-侧边处理装置,31-支撑件,32-压辊,33-发热凹槽段,34-保温层,

4-涂油辊,5-吸油辊,6-后导向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pet打包带生产线传动装置,包括前导向夹1、主驱动轮组件2、侧边处理装置3、涂油辊4、吸油辊5和后导向夹6,其中前导向夹1、主驱动轮组件2和后导向夹6的打包带行走通道支线排列,以使打包带沿前导向夹1、主驱动轮组件2和后导向夹6方向行走,侧边处理装置3设置在主驱动轮组件2和后导向夹6之间,侧边处理装置3包括两组支撑件31和压辊32,其中压辊32下端面中心处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件31的顶部,使得压辊32可在支撑件31顶部沿压辊32轴心转动,压辊32的外环面上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槽底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压辊32内部紧贴凹槽底面处设有加热电阻,使得压辊32的环形槽处形成发热凹槽段33,两个压辊32设置在打包带行走通道的两侧并对打包带形成两侧边形成对压发热凹槽段33的上层和下层均具有对发热凹槽段33形成保温效果的内保温层,内保温层34的背对发热凹槽段33一侧设置有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组合,形成保温层34;涂油辊4设置在侧边处理装置3沿打包带行走方向的后侧,涂油辊4外环面具有海绵圈,涂油辊4压制在打包带的上表面,吸油辊5有两个,两个吸油辊5的外环面具有海绵圈,两个吸油辊5分别设置在打包带行走路径的上方和下方并对打包带表面形成对压;

主驱动轮组件2包括两个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轴21、传动齿轮22、下夹持轮24、上夹持板25、定位弹簧26、垫片27和螺母28,其中传动齿轮22套装在驱动轴21的下段,驱动轴21的中段向外凸起形成定位凸环23,下夹持轮24和上夹持板25对夹组成夹持轮组件,夹持轮组件外换面上形成过带槽29,夹持轮组件的轴心处设有通孔,夹持轮组件通过通孔套装在驱动轴21上并通过定位凸环23定位,定位弹簧26套装在驱动轴21上,垫片27套装在驱动轴21上并抵接在弹簧上端,驱动轴21的上段为螺纹段,螺母28与驱动轴21上段的螺纹段配合,使得弹簧将夹持轮组件压制在定位凸环23上,两个驱动单元通过其底部的齿轮相互啮合,且两个驱动单元的过带槽29相对,使得两个驱动单元转动驱动打包带移动。

支撑件31的中段为弹簧,支撑件31的上段和下段均为支撑轴,压辊32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轴的上段,压辊32通过支撑件31的中段对打包带侧边产生压力。

内保温层34为石棉层,外保温层34为橡胶层,避免发热凹槽段33温度过快散失。发热凹槽的槽宽大于打包带的厚度。

本装置通过主驱动轮组件2中两个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打包带穿过前导向夹1和后导向夹6移动,在打包带穿过主驱动轮组件2后,压辊32的发热凹槽段33通过发热电阻升温,使得发热凹槽段33凹槽底面的温度升高到330℃-350℃左右,在打包带经过压辊32时,发热凹槽段33对打包带侧面热压成型,如打包带侧面有细丝,细丝会因高温收缩,同时打包带侧面因温度超过230℃,打包带侧面软化并通过凹槽底面的挤压形成外凸的弧形状,在打包带侧边热挤压塑性完成后,通过涂油辊4和吸油辊5的配合,加油液涂抹打包带的表面并对打包带侧面降温,最后通过吸油辊5对压吸油,完成打包带形成涂油、侧边塑性两个工序,通过此装置生产的打包带,其侧边无细丝,侧边不容易损坏,经久耐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