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1743发布日期:2020-08-18 18:0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脚踏板通常采用注塑模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为使人踩在脚踏板上不会打滑,摩托车脚踏板的表面常具有多根筋条,筋条既能够对增加脚踏板表面的摩擦力,还能够增加脚踏板的强度,但当脚踏板脱模时常规顶针顶出会导致筋条处表面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痕进浇结构的摩托车脚踏板注塑成型模具[申请号:201720104721.6],包括定模板、动模板、热喷嘴,模板上设置有型芯,型芯上设置有直顶块组件,直顶块组件设置有用于成形摩托车脚踏板外表面的成形面和用于流通熔融流料并能将冷却的熔融流料挤到侧壁上从而消除留痕的浇注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流道短,防止流痕的出现,保证摩托车脚踏板表面无浇注口痕迹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上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包括下模板,所述的下模板顶部设有成型面,所述的下模板底部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顶针固定板,所述的顶针固定板上设有若干根贯穿下模板的顶针,顶针端部套设有顶出块且顶针上套设有与顶针活动连接的顶出套筒,所述的顶出套筒与顶出块活动连接且顶出套筒底部与顶针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顶出套筒与顶出块之间还具有一段顶出间隙,所述的顶针固定板底部还设有二次顶出组件。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二次顶出组件包括与顶针固定板底部相连的底板,顶针底部贯穿顶针固定板并插入至底板内,所述的底板内还设有二次顶出件。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二次顶出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压缩机连接板,所述的压缩机连接板顶部设有与顶针一一对应的密封筒,所述的压缩机连接板底部设有与密封筒连通的连接孔,所述的顶针底部插入至密封筒内并与密封筒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密封筒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塞板,所述的活塞板侧壁与密封筒的内壁紧贴配合,所述的活塞板顶部与顶针底部相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顶针位于密封筒外部分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密封筒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密封筒顶部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气孔。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压缩机连接板底部通过若干个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限位板与密封筒的外径相同且限位板的外径大于顶出套筒的外径。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顶出块底部还连有固定套筒,所述的固定套筒套设在顶针上并与顶针活动连接,所述的顶出间隙位于固定套筒和顶出套筒之间。

在上述的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中,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若干个贯穿顶针固定板的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与顶针固定板活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顶针固定板外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驱动顶针固定板向上运动,顶针固定板向上运动能带动顶出套筒向上运动从而通过顶出块将产品顶松,随后再通过二次顶出组件驱动顶针向上运动将产品顶出,能防止产品与下模板粘连过于紧密而导致顶针顶出时筋条处表面缺陷。

2、连接孔底部与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压缩机通过连接孔向密封筒内吹气能驱动顶针向上运动从而将已经被顶出块顶松的产品顶出,从而防止产品表面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模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二次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二次顶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密封筒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下模板1、成型面2、顶针固定板3、顶针4、顶出块5、顶出套筒6、二次顶出组件7、底板8、二次顶出件9、压缩机连接板10、顶出间隙11、密封筒12、连接孔13、活塞板14、限位板15、密封圈16、固定套筒17、限位柱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精密注塑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包括下模板1,所述的下模板1顶部设有成型面2,所述的下模板1底部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顶针固定板3,所述的顶针固定板3上设有若干根贯穿下模板1的顶针4,顶针4端部套设有顶出块5且顶针4上套设有与顶针4活动连接的顶出套筒6,所述的顶出套筒6与顶出块5活动连接且顶出套筒6底部与顶针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的顶出套筒6与顶出块5之间还具有一段顶出间隙11,所述的顶针固定板3底部还设有二次顶出组件7。

摩托车脚踏板通常采用注塑模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为使人踩在脚踏板上不会打滑,摩托车脚踏板的表面常具有多根筋条,筋条既能够对增加脚踏板表面的摩擦力,还能够增加脚踏板的强度,但当脚踏板脱模时常规顶针顶出会导致筋条处表面缺陷。

本实施例中,顶针固定板3与注塑机相连,注塑机能驱动顶针固定板3向上运动,顶针固定板3向上运动能带动顶出套筒6向上运动从而通过顶出块5将产品顶松,随后再通过二次顶出组件7驱动顶针4向上运动将产品顶出,能防止产品与下模板粘连过于紧密而导致顶针顶出时筋条处表面缺陷。

顶出间隙11能使顶出套筒6在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才与顶出板5接触,给顶针4一定的顶出空间,顶出间隙11的宽度等于顶针向上位移的距离。

二次顶出组件7包括与顶针固定板3底部相连的底板8,顶针4底部贯穿顶针固定板3并插入至底板8内,所述的底板8内还设有二次顶出件9,二次顶出件9包括设置在底板8上的压缩机连接板10,所述的压缩机连接板10顶部设有与顶针4一一对应的密封筒12,所述的压缩机连接板10底部设有与密封筒12连通的连接孔13,所述的顶针4底部插入至密封筒12内并与密封筒12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5所示,连接孔13底部与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压缩机通过连接孔13向密封筒12内吹气能驱动顶针4向上运动从而将已经被顶出块顶松的产品顶出,从而防止产品表面受损。

密封筒12内设有可沿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塞板14,所述的活塞板14侧壁与密封筒12的内壁紧贴配合,所述的活塞板14顶部与顶针4底部相连。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5所示,活塞板14下侧的气压增大时能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顶针向上运动,活塞板14侧壁与密封筒12的内壁紧贴配合能防止活塞板14上下侧空气连通从而导致压缩机向密封筒12内吹气时活塞板14下侧的气压无法增大,使得活塞板14无法向上运动。

顶针4位于密封筒12外部分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的限位板15与密封筒12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5所示,当顶针带动限位板运动至与顶针固定板接触时,限位板15能配合顶针固定板对顶针进行限位。

密封筒12顶部侧壁上还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排气孔16。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排气孔16能在活塞板14向上运动时将活塞板顶部的气体排出使活塞板14能向上运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活塞板14顶部与密封筒12之间还可连接复位弹簧,当连接孔13与压缩机断开时复位弹簧能驱动活塞板14回到底部从而带动顶针复位。

压缩机连接板10底部通过若干个螺栓与底板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压缩机连接板10和底板8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能够方便安装及拆卸。

限位板15与密封筒12的外径相同且限位板15的外径大于顶出套筒6的外径,顶出块5底部还连有固定套筒17,所述的固定套筒17套设在顶针4上并与顶针4活动连接,所述的顶出间隙11位于固定套筒17和顶出套筒6之间。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示,顶出块5通过固定套筒17与顶出套筒相连,顶出套筒向上运动时能通过固定套筒推动顶出块向上运动从而将产品顶松。

底板8上还设有若干个贯穿顶针固定板3的限位柱18,所述的限位柱18与顶针固定板3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所示,限位柱18能对顶针固定板进行限位从而防止顶针固定板在运动时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注塑机能驱动顶针固定板3向上运动,顶针固定板3向上运动能带动顶出套筒6向上运动从而通过顶出块5将产品顶松,顶出间隙11能使顶出套筒6在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才与顶出板5接触,给顶针4一定的顶出空间,顶出间隙11的宽度等于顶针向上位移的距离,连接孔13底部与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压缩机通过连接孔13向密封筒12内吹气能使活塞板14下侧的气压增大从而驱动活塞板向上运动,活塞板向上运动能带动顶针向上运动从而将产品顶出,能防止产品与下模板粘连过于紧密而导致顶针顶出时筋条处表面缺陷,排气孔16能在活塞板14向上运动时将活塞板顶部的气体排出使活塞板14能向上运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下模板1、成型面2、顶针固定板3、顶针4、顶出块5、顶出套筒6、二次顶出组件7、底板8、二次顶出件9、压缩机连接板10、顶出间隙11、密封筒12、连接孔13、活塞板14、限位板15、密封圈16、固定套筒17、限位柱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