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1761发布日期:2020-08-05 01:59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胶模具。



背景技术:

硅胶模具是制作工艺品的专用模具,胶具原材料按性能来分可分为普通硅胶和气象硅胶,硅胶的特点是耐高温,耐腐蚀,抗撕拉性强,仿真精细高,是做各种工艺品的模具。硅胶模具在使用时需要对模具及内部物料快速冷却,以便于内部物料快速成型,降低废品的产生。而目前往往只是通过自然冷却,这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于冷却水管路内充满循环的冷却水,可以对下模槽和上模槽中的流体进行快速冷却,可以使模型快速成型,避免因成型时间长导致铸造精密度降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实用性的硅胶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包括模具底板、固定座、下模、上模基座、上模顶板和上模,模具底板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引导柱,引导柱底端均与模具底板顶端连接,固定座顶端中部设置有通孔,固定座同心套装在引导柱上,固定座底端与模具底板顶端连接,下模底端与模具底板顶端连接,下模顶端中部设置有下模槽,下模中部设置有一圈冷却水管路,下模后端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前端与下模后部冷却水管路连通,下模前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后端与下模前部冷却水管路连通,通过进水口向冷却水管路输入水,水从出水口输出,形成一个循环完成对下模的冷却,上模基座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引导孔,上模基座底端设置有凹槽,上模顶板和上模位于上模基座底端凹槽内,上模顶板顶端与上模基座底端凹槽顶端连接,上模嵌套在上模基座底端凹槽内,上模顶端与上模顶板底端连接,上模底端中部设置有上模槽,上模槽与下模槽连通,上模基座顶端设置有注塑孔,注塑孔顶端与上模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上模基座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引导套,引导套顶端与上模基座底端连接,引导套中部设置有通孔,引导套中部通孔与引导孔同心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上模基座和上模底端均设置有两组销孔,下模顶端设置位置与销孔对应的定位销,当合模时,定位销与销孔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下模槽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竖向槽,弹簧和顶块位于槽内,弹簧底端与槽底端连接,顶块底端与弹簧顶端接触,在弹簧的作用下,部分顶块可高出下模上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模具底板底端设置有安装基板,安装基板顶端与模具底板底端连接,可通过夹具快速地将工作台与安装基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还包括把套,上模基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把腿,把腿内侧与上模基座外侧连接,把套左端与把腿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还包括减震套,减震套套装在上模上,减震套底端与固定座顶端接触,当合模时减震套顶端与引导套底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把套上设置橡胶把套,橡胶把套套装在把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模具底板底端与操作台顶端连接,分别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使冷却水管路内部充满冷却水,之后将上模嵌套在上模基座底端凹槽内,然后将上模基座与下模槽合模,使引导柱顶端同心穿入引导孔中,上模底端与下模顶端接紧密接触,上模槽与下模槽连通,通过注塑孔向模腔中注入流体,流体充满下模槽和上模槽,由于冷却水管路内充满循环的冷却水,可以对下模槽和上模槽中的流体进行快速冷却,可以使模型快速成型,避免因成型时间长导致铸造精密度降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模具底板;2、引导柱;3、固定座;4、下模;5、下模槽;6、冷却水管路;7、进水口;8、出水口;9、上模基座;10、引导孔;11、上模顶板;12、上模;13、上模槽;14、注塑孔;15、引导套;16、销孔;17、定位销;18、弹簧;19、顶块;20、安装基板;21、把腿;22、把套;23、减震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包括模具底板1、固定座3、下模4、上模基座9、上模顶板11和上模12,模具底板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引导柱2,引导柱2底端均与模具底板1顶端连接,固定座3顶端中部设置有通孔,固定座3同心套装在引导柱2上,固定座3底端与模具底板1顶端连接,下模4底端与模具底板1顶端连接,下模4顶端中部设置有下模槽5,下模4中部设置有一圈冷却水管路6,下模4后端设置有进水口7,进水口7前端与下模4后部冷却水管路6连通,下模4前端设置有出水口8,出水口8后端与下模4前部冷却水管路6连通,通过进水口7向冷却水管路6输入水,水从出水口8输出,形成一个循环完成对下模4的冷却,上模基座9顶端两侧均设置有引导孔10,上模基座9底端设置有凹槽,上模顶板11和上模12位于上模基座9底端凹槽内,上模顶板11顶端与上模基座9底端凹槽顶端连接,上模12嵌套在上模基座9底端凹槽内,上模12顶端与上模顶板11底端连接,上模12底端中部设置有上模槽13,上模槽13与下模槽5连通,上模基座9顶端设置有注塑孔14,注塑孔14顶端与上模槽13连通;将模具底板1底端与操作台顶端连接,分别将进水口7和出水口8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使冷却水管路6内部充满冷却水,之后将上模12嵌套在上模基座9底端凹槽内,然后将上模基座9与下模槽5合模,使引导柱2顶端同心穿入引导孔10中,上模12底端与下模4顶端接紧密接触,上模槽13与下模槽5连通,通过注塑孔14向模腔中注入流体,流体充满下模槽5和上模槽13,由于冷却水管路6内充满循环的冷却水,可以对下模槽5和上模槽13中的流体进行快速冷却,可以使模型快速成型,避免因成型时间长导致铸造精密度降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上模基座9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引导套15,引导套15顶端与上模基座9底端连接,引导套15中部设置有通孔,引导套15中部通孔与引导孔10同心贯穿;可能在做模具的时候精度较低,导致合模的时候引导柱2无法精准地进入到引导孔10中,通过在上模基座9底端设置引导套15,可以在合模的时候使引导柱2更好更准确地与引导孔10配合,提高了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上模基座9和上模12底端均设置有两组销孔16,下模4顶端设置位置与销孔16对应的定位销17,当合模时,定位销17与销孔16配合连接;在合模时,由于引导柱2和引导孔10之间由配合间隙,导致下模槽5和上模槽13形成的模腔之间有一条模线,后期还需要对模型进行打磨修理,通过设置销孔16和定位销17,可使下模槽5和上模槽13更精确地连通,减小模型中间的模线,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下模槽5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竖向槽,弹簧18和顶块19位于槽内,弹簧18底端与槽底端连接,顶块19底端与弹簧18顶端接触,在弹簧18的作用下,部分顶块19可高出下模4上平面;在注塑过程中,可能由于注塑件较大,下模4和上模12不容易分开,通过在下模4上设置弹簧18和顶块19,上模基座9顶端减小压力时,在弹簧18的作用下,可通过顶块19将上模基座9向上弹起,解决了脱模难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模具底板1底端设置有安装基板20,安装基板20顶端与模具底板1底端连接,可通过夹具快速地将工作台与安装基板20连接;在固定模具时,工作台以模具底板1难以固定,通过设置安装基板20,可通过夹具快速地将模具底板1固定,提高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还包括把套22,上模基座9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把腿21,把腿21内侧与上模基座9外侧连接,把套22左端与把腿21右端连接;通过在上模基座9左右两端设置把腿21和把套22,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上模基座9取下,提高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还包括减震套23,减震套23套装在上模12上,减震套23底端与固定座3顶端接触,当合模时减震套23顶端与引导套15底端接触;当注塑时,上模基座9下压,引导柱2在引导套15的引导下进入引导孔10中,由于下压力比较大,导致上模基座9与下模4发生碰撞,减少模具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减震套23,可减小上模基座9对下模4的冲击力,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把套22上设置橡胶把套,橡胶把套套装在把套22上;通过在把套22上套装橡胶把套,可增大操作人员手与把套22的摩擦力,便于拿取上模基座9,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其在工作时,首先操作人员通过夹具将安装基板20与工作台快速连接到一起,之后将减震套23套装在引导柱2上,然后分别将进水口7和出水口8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使冷却水管路6内部充满冷却水,之后将上模12嵌套在上模基座9底端凹槽内,然后将上模基座9与下模槽5合模,在引导套15的引导下使引导柱2顶端同心穿入引导孔10中,上模12底端与下模4顶端接紧密接触,上模槽13与下模槽5连通,通过注塑孔14向模腔中注入流体,流体充满下模槽5和上模槽13,完成注塑,上模基座9顶端卸压,在弹簧18的作用下,顶块19向上顶起顶块19,操作人员手握把套22可以轻松地将上模基座9取下,再将模型取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胶模具,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