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炼橡胶及炼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546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炼橡胶及炼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炼橡胶及炼胶工艺。



背景技术:

油墨转移介质在使用转移单元印刷之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其中,例如橡皮布具有有效的抗压性能,恢复力快,黏性强,不留任何粘贴物的特点,不论是网点或是满版,均能使油墨传送更稳定,其中,例如形成橡皮布中的面胶层、发泡层和粘结层,需先将原料进行炼胶,但现有技术中炼胶后的橡胶大都需要有机溶剂的配合,才能达到符合生产需要的门尼值和焦烧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混炼橡胶及炼胶工艺,通过在混炼橡胶的配方中添加纳米级材料,并使用逐段式混炼的方式,从而,使得本发明在不添加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符合生产需要的混炼橡胶,达到需要的门尼值和焦烧条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炼胶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将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

将所述塑胶橡胶与第一粉料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获得第一混炼橡胶;

将所述第一混炼橡胶与第二粉料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获得第二混炼橡胶;

其中,所述第一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8~55,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0~4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粉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粉料的硬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粉料包括,纳米级材料、轻质碳酸钙和增塑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级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纳米级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粉料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和异氰酸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粉料包括,硫磺、硬脂酸、氯化锌、防老剂、着色剂和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阶段混炼中,温度为70~80℃,压力为4~5mpa。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阶段混炼中,温度为50~60℃,压力为2~3mpa。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焦烧时间为4~6分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橡胶的厚度为1~2毫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包含丁腈橡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炼橡胶,包括:

塑胶橡胶;

第一粉料;

第二粉料;

其中,所述塑胶橡胶和所述第一粉料形成第一混炼橡胶,所述第一混炼橡胶与所述第二粉料形成第二混炼橡胶,所述第一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8~55,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0~4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炼胶工艺中使用的加压式捏碎机,通过所述加压式捏碎机,获得所述第一混炼橡胶和所述第二混炼橡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油墨转移介质,包括:

第一基布;

粘结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布上;

第二基布,形成于所述粘结层上;

发泡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布上;

第三基布,形成于所述发泡层上;

面胶层,形成于所述第三基布上;

其中,所述面胶层、发泡层和粘结层是基于炼胶工艺获得的混炼橡胶制得的,所述炼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

将所述塑胶橡胶与第一粉料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获得第一混炼橡胶;

将所述第一混炼橡胶与第二粉料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获得第二混炼橡胶;

其中,所述第一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8~55,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0~48。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混炼橡胶,用新的增塑剂替代二丁酯等有害物质,在保证印刷橡皮布的技术性能的基础上,达到绿色印刷要求。本发明通过在混炼橡胶的配方中添加纳米级材料,并使用逐段式混炼的方式,从而,使得本发明在不添加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符合生产需要的混炼橡胶,达到需要的门尼值和焦烧条件。在本发明的混炼橡胶的基础上得到的面胶层、发泡层和粘结层具有例如较好的机械性能,例如能够克服在磨削中因张力不均而产生的厚度不均匀及表面波纹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表面粗糙度等级,进一步提高了面胶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得面胶层网点清晰,传墨效果好。本发明同时增加了面胶层的弹性、整体强度和耐疲劳性,满足了高速印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油墨转移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面胶层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油墨转移介质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泡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泡层在40倍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示;

图7:图6中的发泡层在100倍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示;

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面胶层的第一表面的剖面表面粗糙度;

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面胶层的第一表面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加压式捏炼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油墨转移介质制造设备的示例性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结果等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注意,如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描述所示的“%”和“份”是指“质量份数”。在本发明中,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和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墨转移介质4,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可以包覆在胶印印刷机5的转印滚筒6上,从而作为平板印刷(胶印)过程中的一种油墨转移用的介质,油墨由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的表面直接转移到承印物9上。具体地可以通过包括以下的过程实现,将包覆有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的转印滚筒6旋转,与其上面形成有字符和图像并提供有印刷油墨的印版滚筒7密切接触,使得位于印版滚筒7处的印版10上的字符和图像油墨被转移到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上,接着,在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上的字符和图像(转移并)被定位在压印辊8的承印物9如纸张上,该纸张在与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紧密接触下被传送,从而进行印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例如是由纤维布和合成橡胶两种材料制成的,所用的纤维布可以是富有弹性的棉纤维纺织品,纤维布的弹性还具有很明显的方向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担负着将印版上的油墨传递到纸张上的作用,要以一定的张力安装在金属制橡皮布滚筒上,因此,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具备适当的伸长率和充分的强度。为了使印刷品墨色均匀,网点清晰,层次丰富,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具备硬度适中,压缩变形小,传墨性能好和伸长率小等特点,在化学性能上它既具备吸附油墨及吸附润版液的作用,又具备不与油和药水发生化学反应,和被油、药水侵蚀的性能。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具有厚薄均匀,以及一定的粗糙度,此外,还具有压缩变形小等特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印刷过程中橡皮布厚度减少,弹性减小,硬度增大,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压缩变形小,伸长率较小,这样,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在印刷过程中就能保住套印准确,网点完整,图文清晰,从而提高印刷质量。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结构致密,机械强度高,有利于抗张强度的增加,并以此减少图文转移的变形量。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有机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0.1ppm,进一步地,小于等于0.05ppm,更进一步地,有机溶剂的残留量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中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选自酮系溶剂,具体地可以列举丙酮、丁酮、甲基乙基酮、甲基正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二乙基酮、甲基正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仲丁基酮、甲基叔丁基酮等二烷基酮类、环戊酮、环己酮、环庚酮等环状酮类等。进一步地,选自丙酮、丁酮、环己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中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选自芳族溶剂,具体的可以列举甲苯、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乙苯、萘、苯乙酮、苯甲醇、苯甲酸乙酯、苯甲酸、邻苯二甲酸脂类(例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等。进一步地,选自苯、甲苯、二甲苯、邻苯二甲酸脂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中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选自酯系溶剂,具体地可以列举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等烷基酯类、乙酸1-甲氧基-2-丙酯等烷氧基烷基酯类、β-丙内酯、α-甲基-γ-丁内酯、γ-丁内酯、δ-己内酯、γ-戊内酯等环状酯类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中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选自酰胺系溶剂,具体可以列举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戊基乙酰胺、n,n-二叔丁基乙酰胺等烷基酰胺类、n,n-二甲氧基丙基乙酰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正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烷氧基烷基酰胺类、1,3-二甲基-2-咪唑啉酮、n-甲基-2-吡咯烷酮等环状酰胺类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中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以选自醚系溶剂具体的可以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等单或二烷基醚类、二烷、四氢呋喃等环状醚类、苯甲醚等芳香族醚类等。

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例如是由三层或四层基布和橡胶聚合物相粘接,表面压以高级橡胶聚合物强性体,经过化学、物理、机械加工而成的精细化工产品。例如,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包括本发明制备的面胶层,具体包括:第一基布31;粘结层3,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布上31;第二基布21,形成于所述粘结层3上;发泡层2,形成于所述第二基布21上;第三基布11,形成于所述发泡层2上;面胶层1,形成于所述第三基布11上。本发明的所述发泡层2的布缝渗胶浆少气泡多,比较圆整,分布均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包含面胶层1、发泡层2和粘结层3,至少其中一层是由本发明的混炼橡胶制得的。例如所述面胶层1,所述面胶层负责接受油墨,直接起吸墨、转印作用,决定了印刷质量。所述面胶层例如由橡胶和各种助剂组成,例如可以是硫化后的橡胶混合物薄片,橡胶混合物中所含的橡胶例如是丁腈橡胶等,所述助剂可以是防老剂、着色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填充剂、防焦剂等。所述面胶层的厚度例如在0.25~0.8mm的范围内,其理由是如果面胶层的厚度小10于0.25mm,则在面胶层的表面容易形成与第一基布层的布纹相对应的凹凸,这样第一基布层的布纹就会再现到印刷物上,使印刷物成为次品。如果面胶层的厚度大于0.8mm,则橡皮布会因印刷中所受的压力产生扭曲变形,从而有可能发生走纸速度大于设计值的问题。所述面胶层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例如面胶层具有非常小的表面平均粗糙度ra,例如在0.8~1.4微米之间。

本发明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混炼橡胶,不同于传统橡皮布中的混炼橡胶,具有更环保,性能更优的特点。具体的,本发明通过在混炼橡胶的配方中添加纳米级材料,并使用逐段式混炼的方式,从而,使得本发明在不添加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符合生产需要的混炼橡胶,达到需要的门尼值和焦烧条件。在本发明的混炼橡胶的基础上得到的面胶层、发泡层和粘结层具有例如较好的机械性能。例如提高了面胶层的硬度、耐磨性、耐油侵蚀、耐化学品腐蚀等性能,例如提高了发泡层的压缩性能等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混炼橡胶例如包括橡胶、纳米级材料和助剂,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0~48。其中,所述纳米级材料例如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为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例如为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例如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在本发明中,纳米二氧化硅为无定形白色粉末,无毒、无味、无污染,微结构为球形,呈絮状和网状的准颗粒结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抗阻油墨渗透性,可增强耐油墨侵蚀,耐化学品腐蚀的性能。碳纳米管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碳纳米管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0.34nm,直径一般为2~20nm。当纳米级材料为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时,纳米二氧化硅的网状结构与石墨烯的蜂窝状结构相互配合,进一步增强了面胶层的硬度和耐磨等性能。当纳米级材料为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时,纳米二氧化硅会吸附到碳纳米管管壁上,也会进一步增强了体系的硬度和耐磨等性能,从而使得用所述混炼橡胶制得的面胶层具有很好的传墨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混炼橡胶例如包括50~20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和/或0~100质量份的第二丁腈橡胶,2~20质量份的纳米级材料,2~20质量份的氯化锌,0.5~5质量份的硬脂酸,7~35质量份的增塑剂tp~90b,0~5质量份的防老剂2246和/或0~5质量份的防老剂4010和/或0~15质量份的轻质碳酸钙,0~5质量份的第一着色剂,0~5质量份的第二着色剂,0.5~5质量份的硫磺。本发明用聚酯高温增塑剂替代二丁酯等邻苯六项,使印刷胶版产品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同时保证印刷胶版的技术性能。所述第一丁腈橡胶与第二丁腈橡胶为两种不同的丁腈橡胶。

请参阅图3、图8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利用本发明的第二混炼橡胶能够制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面胶层1、发泡层2和粘结层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胶层1的第一表面101的表面粗糙度ra例如为0.8~1.4微米,能够实现网点清晰、传磨性好效果。所述面胶层的第二表面102的布层间附着力例如为1.2~1.8kn/m,能够避免所述面胶层与面布之间的分层现象出现。在接触油墨时间为20~24小时、接触温度为35±2℃的条件下,所述面胶层的熔缩率例如为2~2.5%。在接触清洗剂时间为4~5小时、接触温度为23±2℃的条件下,所述面胶层的熔缩率例如为2~2.5%。所述面胶层的抗拉强度例如为91~93n/mm。所述面胶层1的厚度例如为0.33~0.34mm。

请参阅图5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层2具有由微球体胶囊发泡硫化橡胶组分形成的全闭微孔结构,所述发泡层在1060kpa的负荷下,压缩距离为0.12-0.24mm;在2060kpa的负荷下,压缩距离为0.20-0.24mm。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炼胶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

s2、将所述塑胶橡胶与第一粉料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获得第一混炼橡胶;

s3、将所述第一混炼橡胶与第二粉料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获得第二混炼橡胶;其中,所述第一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8~55,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0~48。

具体的,在步骤s1中,所述橡胶例如为丁腈橡胶,例如加入两种不同的丁腈橡胶,或者加入仅一种丁腈橡胶,例如加入50~20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和/或0~100质量份的第二丁腈橡胶。所述纳米级材料例如为2~20质量份。

具体的,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粉料例如包括,纳米级材料、轻质碳酸钙和增塑剂。所述纳米级材料例如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纳米级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为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例如为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例如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所述塑料橡胶的厚度例如为1-2毫米。所述第一粉料还例如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和异氰酸酯。在所述第一阶段混炼中,温度为70~80℃,压力为4~5mpa。

具体的,在步骤s3中,所述第二粉料包括,硫磺、硬脂酸、氯化锌、防老剂、着色剂和促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用所述第二混炼橡胶得到的面胶层、发泡层和粘结层的性能得以提升。在所述混炼过程中,还例如加入2~20质量份的氯化锌,0.5~5质量份的硬脂酸,7~35质量份的增塑剂tp~90b,0~5质量份的防老剂2246和/或0~5质量份的防老剂4010和/或0~15质量份的轻质碳酸钙,0~5质量份的第一着色剂,0~5质量份的第二着色剂,0.5~5质量份的硫磺。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阶段混炼中,温度为50~60℃,压力为2~3mpa。

具体的,在步骤s1至步骤s3中,所述橡胶、纳米级材料及其它原材料经筛选、检验、称重后,确定一段混炼胶门尼标准,逐项控制,达到既适合压延工艺加工要求,又取得较高门尼值,做到生产过程加工和产品印刷质量达标的双赢结果。所述混炼橡胶进行混炼的次数例如为3-4次。所述混炼步骤之后还包括滤胶工艺,所述滤胶工艺中的滤网例如为200目~250目,温度<70℃,是在低温在进行的。

本发明通过所述练胶工艺获得一种混炼橡胶,包括:塑胶橡胶;第一粉料;第二粉料;其中,所述塑胶橡胶和所述第一粉料形成第一混炼橡胶,所述第一混炼橡胶与所述第二粉料形成第二混炼橡胶,所述第一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8~55,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0~48。

请参阅图11所示,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的制备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制造设备c10的过程实现,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造设备c10包括炼胶设备c100、滤胶设备c200、压延设备c300、拼布设备c400、第一硫化设备c500、第二硫化设备c600、打磨设备c700,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通过制造设备c10对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分别经过炼胶、滤胶、第一压片、第一拼硫、第二压片、第二硫化、打磨的过程制备所述油墨转移介质4。

更具体的,请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混炼橡胶和第二混炼橡胶是通过加压式捏炼机,来进行混炼的。在一实施例中,加压式捏炼机包括:底座a;混炼室b,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传动机构c,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混炼室连接;加热冷却系统d,与所述混炼室连接;翻转机构e,与所述混炼室传动连接;控制系统f,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通过所述加压式捏炼机,获得第一混炼橡胶和第二混炼橡胶,其中,所述第一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8~55,所述第二混炼橡胶的门尼值为40~48。所述混炼室b内含有例如两个滚筒,所述传动机构c使两滚筒实现相向差速转动。所述加热冷却系统d为一管路,使冷却或加热介质通入混炼室。所述翻转机构e用于使物料进行翻转。所述控制系统f例如为plc控制系统。

请参阅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将物料加入到密闭的混炼室b内,在加压、控温状态下,经过相向差速转动的两个滚筒,并与混炼室b、传动机构c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搅拌、捏、揉、挤压、剪切等复杂作用、完成混炼过程。

下面列举一些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同时列举一些对比例。

请参阅表1至表3中的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将10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a。将塑胶橡胶a,2~9质量份的石墨烯,2~9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13~15质量份的增塑剂tp~90b和10~15质量份的轻质碳酸钙与塑胶橡胶,进行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温度为70~80℃,压力为4~5mpa,获得第一阶段混炼橡胶a。将第一阶段混炼橡胶a、4~5质量份的氯化锌,1.5~2质量份的硬脂酸,1.8~2.8质量份的防老剂4010,3~4质量份的第一着色剂,1~1.5质量份的第二着色剂,1.5~2质量份的硫磺和1~1.1质量份的促进剂,进行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温度为50~60℃,压力为2~3mpa,获得橡胶a。

请参阅表1至表3中的数据,在另一实施例中,将7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30质量份的第二丁腈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b。将塑胶橡胶b,2~9质量份的碳纳米管,2~9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11~12质量份的增塑剂tp~90b和10~15质量份的轻质碳酸钙,进行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温度为70~80℃,压力为4~5mpa,获得第一阶段混炼橡胶b。将第一阶段混炼橡胶b、6~7质量份的氯化锌,1.5~2质量份的硬脂酸,1~1.2质量份的防老剂2246,2~2.5质量份的第一着色剂,1~1.5质量份的第二着色剂和1.1~1.2质量份的硫磺,进行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温度为50~60℃,压力为2~3mpa,获得橡胶b。

请参阅表1至表3中的数据,在又一实施例中,将7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30质量份的第二丁腈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c。将塑胶橡胶c,2~9质量份的石墨烯、2~9质量份的碳纳米管、2~9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11~12质量份的增塑剂tp~90b和10~15质量份的轻质碳酸钙,进行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温度为70~80℃,压力为4~5mpa,获得第一阶段混炼橡胶c。将第一阶段混炼橡胶c,6~7质量份的氯化锌,1.5~2质量份的硬脂酸,1~21.2质量份的防老剂2246,2~2.5质量份的第一着色剂,1~1.5质量份的第二着色剂和1.1~1.2质量份的硫磺,进行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温度为50~60℃,压力为2~3mpa,获得橡胶c。

请参阅表1至表3中的数据,在一对比例中,将50~20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50~200质量份的第二丁腈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d。将塑胶橡胶d,6~7质量份的氯化锌,1.5~2质量份的硬脂酸,11~12质量份的增塑剂tp~90b,1~21.2质量份的防老剂2246,10~15质量份的轻质碳酸钙,2~2.5质量份的第一着色剂,1~1.5质量份的第二着色剂,1.1~1.2质量份的硫磺,进行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温度为50~60℃,压力为2~3mpa,获得橡胶d。

请参阅表1至表3中的数据,在另一对比例中,将50~20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50~200质量份的第二丁腈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e。将塑胶橡胶e,2~9质量份的石墨烯,2~9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温度为70~80℃,压力为4~5mpa,获得橡胶e。

请参阅表1至表3中的数据,在又一对比例中,将70质量份的第一丁腈橡胶,30质量份的第二丁腈橡胶,拉成薄片,获得塑胶橡胶f。将塑胶橡胶f,2~9质量份的碳纳米管,2~9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11~12质量份的邻苯二甲酸脂类增塑剂,10~15质量份的轻质碳酸钙,进行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混炼,温度为70~80℃,压力为4~5mpa,获得第一阶段混炼橡胶f。将第一阶段混炼橡胶f,6~7质量份的氯化锌,1.5~2质量份的硬脂酸,1~1.2质量份的防老剂2246,2~2.5质量份的第一着色剂,1~1.5质量份的第二着色剂,1.1~1.2质量份的硫磺,进行混合,进行第二阶段混炼,温度为50~60℃,压力为2~3mpa,获得橡胶f。

下面将上述列举的一些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到的面胶层进行性能测试,见表1和表2所示。

表1.性能结果对比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及本发明记载的内容分析得出,加入纳米级材料对混炼橡胶及由混炼橡胶制得的油墨转移介质的性能影响很大,当不加入时混炼胶料的各项性能都不太好,加入之后性能大幅度提升,远远超过指标的水平。当纳米级材料为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时,门尼值和焦烧时间都能达到预定标准。当仅含有丁腈橡胶和纳米级材料,而不含有其它助剂时,混炼橡胶的性能会比不加助剂要差些,但要比不加纳米级材料时的混炼橡胶的性能要好很多。

表2.性能结果对比表2

从表2中的数据及本发明记载的内容分析得出,当纳米级材料为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组合时,混炼橡胶的门尼值达到55,焦烧时间达到5分钟,且当混炼橡胶f中没有添加增塑剂tp~90b时,而是用邻苯二甲酸脂类代替增塑剂代替,则最后的化学残留量(邻苯二甲酸脂类(6项))/mg/kg能检测出,且会使得压延工艺受到影响,使最后制得的油墨转移介质的性能都有所下降。

将本发明列举的实施例得到的面胶层应用于油墨转移介质中,对由混炼橡胶a、混炼橡胶b、混炼橡胶c、混炼橡胶d、混炼橡胶e和混炼橡胶f,获得的油墨转移介质a、油墨转移介质b、油墨转移介质c、油墨转移介质d、油墨转移介质e、油墨转移介质f进行性能测试,如表3所示。

表3.性能结果对比表3

从表3和本发明记载的实施例可以得出,加入纳米级材料的油墨转移介质,色泽均匀、无微孔、针眼、拉毛、渗浆、脱层等现象。没有加入纳米级材料的油墨转移介质,以及加入了纳米级材料但没有使用例如增塑剂tp~90b的增塑剂,所获得的油墨转移介质,性能都会受到影响,例如抗拉强度只能达到85n/mm左右。没有加入纳米级材料的油墨转移介质,布层间附着力/kn/m只能达到1.1kn/m。加入了纳米级材料但没有使用例如增塑剂tp~90b的增塑剂,不仅对性能产生影响,还有化学残留量,不符合环保理念。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油墨转移介质中的混炼橡胶,用新的增塑剂替代二丁酯等有害物质,在保证印刷橡皮布的技术性能的基础上,达到绿色印刷要求。本发明通过在混炼橡胶的配方中添加纳米级材料,例如纳米级补强材料或者其他纳米级材料,从而使得本发明在不添加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符合生产需要的混炼橡胶。在本发明的混炼橡胶的基础上得到的面胶层、发泡层和粘结层具有例如较好的机械性能,例如能够克服在磨削中因张力不均而产生的厚度不均匀及表面波纹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表面粗糙度等级,进一步提高了面胶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得面胶层网点清晰,传墨效果好。本发明同时增加了面胶层的弹性、整体强度和耐疲劳性,满足了高速印刷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