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3512发布日期:2021-02-20 14:3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口罩加工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口罩制作工艺主要是由机械装置全自动地批量生产;而口罩主要包括多层具有过滤功能的滤布和用于挂在耳朵的挂耳;而现有技术是通过将耳带焊接于口罩布的表面,且耳带挂于用户的左右耳位置,因此口罩面上会设置有两条耳带;但由于耳带的切割和传送及焊接的结构复杂,切割部、传送部和焊接部之间的结构不够简洁,大批量生产时,左右耳的加工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其通过口罩布传送组件、耳带切断装置和自动焊接仪对耳带焊接于口罩布上。
[0004]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用于在口罩布上焊接耳带形成口罩,包括:口罩布传送组件、耳带切断装置和自动焊接仪;
[0006]
所述口罩布传送组件用于向所述自动焊接仪传送所述口罩布;
[0007]
所述耳带切断装置用于将耳带切断,并由所述自动焊接仪焊接于所述口罩布;所述自动焊接仪包括:绕线机构、自动焊接装置和移动驱动器;
[0008]
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机构驱动器、上绕线主体、下绕线主体、绕线凸块、上绕线夹具和下绕线夹具;
[0009]
所述机构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绕线主体和/或下绕线主体,用于驱动所述上绕线主体和/或下绕线主体转动;所述上绕线主体与下绕线主体呈上下位置连接,两者之间形成焊接伸入口;所述上绕线主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绕线凸块,所述下绕线主体的下端连接所述绕线凸块;所述上绕线主体的两侧设有上夹线槽,所述下绕线主体的两侧设有下夹线槽;所述上绕线夹具和所述下绕线夹具两者中的一者的夹持部可复位地抵靠于所述上夹线槽,另一者的夹持部可复位地抵靠于所述下夹线槽;
[0010]
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柱和焊接板;
[0011]
所述移动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焊接柱,用于驱动所述焊接柱水平移动,使所述焊接柱经过于所述焊接伸入口;
[0012]
所述耳带切断装置,其切割部于所述焊接伸入口处将所述耳带切断。
[0013]
优选地,所述下绕线夹具包括:夹具驱动器、夹具同步板和活动夹具块;
[0014]
所述夹具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具同步板,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同步板移动;所述夹具同步板移动时,带动所述活动夹具块活动,使所述活动夹具块活动于所述上夹线槽的槽口或下夹线槽的槽口,以调节槽口大小。
[0015]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夹具包括:夹具导向柱、夹具基座和所述活动夹具块;
[0016]
所述夹具导向柱安装于所述夹具基座;所述夹具基座分别安装于所述上夹线槽外和下夹线槽外;所述活动夹具块可复位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夹具导向柱;所述夹具同步板移动时,抵靠于所述活动夹具块,以驱动所述活动夹具块绕所述夹具导向柱转动。
[0017]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主体和/或下绕线主体设有复位伸入槽;所述上绕线夹具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复位伸入槽内;
[0018]
所述活动夹具块设有驱动部、复位部和所述夹持部;
[0019]
所述驱动部经位置调节后,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夹具块转动;
[0020]
所述复位部转动后抵靠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以使所述活动夹具块转动后复位;
[0021]
在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复位部的作用下,所述夹持部转动后底靠和远离于所述上夹线槽的槽口或下夹线槽的槽口,以调节槽口大小。
[0022]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夹具包括:上绕线驱动器和上绕线同步板;
[0023]
所述上绕线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绕线同步板,用于驱动所述上绕线同步板移动,带动所述活动夹具块活动,使所述活动夹具块活动于所述上夹线槽的槽口或下夹线槽的槽口,以调节槽口大小。
[0024]
优选地,所述机构驱动器包括:机构安装座、驱动轴、机构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驱动从动轮和驱动同步带;
[0025]
所述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构安装座;所述机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主动轮,所述驱动从动轮同步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同步带将所述驱动主动轮与驱动从动轮同步连接;所述驱动轴同步转动地连接所述上绕线主体和/或下绕线主体。
[0026]
优选地,还包括:顶出框;
[0027]
所述顶出框位于所述绕线凸块的外侧,并与所述绕线凸块形成间隙;所述顶出框可活动。
[0028]
优选地,所述口罩布传送组件包括:传送驱动组件和若干个移动架;
[0029]
所述传送驱动组件包括:传送驱动电机、传送驱动主动轮、传送驱动从动轮和传送驱动同步带;
[0030]
所述传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驱动主动轮,用于驱动所述传送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分别将所述传送驱动主动轮和传送驱动从动轮同步转动地连接;所述焊接柱和焊接板分别位于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的两侧;
[0031]
多个所述移动架设置于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用于放置口罩布,使所述口罩布经过于所述焊接柱和焊接板之间。
[0032]
优选地,还包括:口罩压合组件;
[0033]
所述口罩压合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的两侧;
[0034]
所述口罩压合组件包括:口罩压合驱动器和口罩压合板;
[0035]
所述口罩压合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口罩压合板,用于驱动所述口罩压合板伸缩,使两侧的所述口罩压合板分别压向所述移动架。
[0036]
优选地,所述自动焊接装置还包括:焊接移动组件;
[0037]
所述焊接移动组件包括:焊接活动座、焊接移动滑块和焊接移动轨道;
[0038]
所述焊接移动滑块安装于所述焊接活动座;所述焊接移动滑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所
述焊接移动轨道,使所述焊接活动座沿所述焊接移动轨道移动;所述移动驱动器的输出端设有移动驱动柱,所述移动驱动柱连接所述焊接柱;所述焊接活动座套设于所述移动驱动柱上。
[003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0]
本加工生产线通过绕线机构、口罩布传送组件和耳带切断装置对口罩耳带进行上料、切割和焊接,能提供全自动的耳带与口罩布的组装功能,提高了口罩的耳带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41]
图1是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是自动焊接仪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是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是口罩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5是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6是图5中a部放大图。
[0047]
其中:
[0048]
口罩布传送组件01、耳带切断装置02、自动焊接仪03、口罩压合组件04;
[0049]
绕线机构1;自动焊接装置2、移动驱动器6;
[0050]
机构驱动器11、上绕线主体12、下绕线主体13、绕线凸块14、上绕线夹具16、下绕线夹具15;顶出框17;
[0051]
上夹线槽121;焊接伸入口130、下夹线槽131、复位伸入槽132;
[0052]
绕线卡位槽141、绕线卡位块142;夹具驱动器151、夹具同步板152、活动夹具块153;
[0053]
夹具导向柱161、夹具基座162、复位弹性件163、绕线驱动器164、上绕线同步板165;驱动部1531、复位部1532、夹持部1533;
[0054]
避空槽171;
[0055]
焊接柱21、焊接板22、焊接移动组件23、焊接机架24、焊接导向柱25;
[0056]
焊接活动座231、焊接移动滑块232、焊接移动轨道233;
[0057]
机构安装座111、驱动轴112、机构驱动电机113、驱动主动轮114、驱动从动轮115、驱动同步带116;移动驱动柱61;
[0058]
移动架30、传送驱动主动轮31、传送驱动从动轮32、传送驱动同步带33;
[0059]
口罩压合驱动器41、口罩压合板42。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61]
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用于在口罩布上焊接耳带形成口罩,包括:口罩布传送组件01、耳带切断装置02和自动焊接仪03;
[0062]
所述口罩布传送组件01用于向所述自动焊接仪03传送所述口罩布;
[0063]
所述耳带切断装置02用于将耳带切断,并由所述自动焊接仪03焊接于所述口罩布;所述自动焊接仪03包括:绕线机构1、自动焊接装置2和移动驱动器6;
[0064]
所述绕线机构1包括:机构驱动器11、上绕线主体12、下绕线主体13、绕线凸块14、上绕线夹具16和下绕线夹具15;
[0065]
所述机构驱动器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用于驱动所述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转动;所述上绕线主体12与下绕线主体13呈上下位置连接,两者之间形成焊接伸入口130;所述上绕线主体12的上端连接所述绕线凸块14,所述下绕线主体13的下端连接所述绕线凸块14;所述上绕线主体12的两侧设有上夹线槽121,所述下绕线主体13的两侧设有下夹线槽131;所述上绕线夹具16和所述下绕线夹具15两者中的一者的夹持部1533可复位地抵靠于所述上夹线槽121,另一者的夹持部1533可复位地抵靠于所述下夹线槽131;
[0066]
所述自动焊接装置2包括:焊接柱21和焊接板22;
[0067]
所述移动驱动器6的输出端连接焊接柱21,用于驱动所述焊接柱21水平移动,使所述焊接柱21经过于所述焊接伸入口130;
[0068]
所述耳带切断装置02,其切割部于所述焊接伸入口130处将所述耳带切断。
[0069]
本绕线机构1用于对口罩耳带进行上料,口罩加工流水线提供全自动的上料功能,提高了口罩的耳带加工效率。
[0070]
具体地,初始状态下,上绕线主体12位于上方,下绕线主体13位于下方;耳带从上绕线主体12左侧的上夹线槽121引伸至下绕线主体13左侧的下夹线槽131,并绕下方绕线凸块14的外侧,进入下绕线主体13右侧的下夹线槽131;此时,位于两侧下夹线槽131的下绕线夹具15对耳带进行限位,位于上夹线槽121的上绕线夹具16对耳带进行限位,使耳带处于绷紧状态;此时,可在焊接伸入口130处设置具有切断功能的耳带切断装置和焊接功能的自动焊接装置2,先通过耳带切断装置将耳带在焊接伸入口130处切断,再利用自动焊接装置2将切断的耳带推出于焊接伸入口130;耳带切断装置为公知的切断机构,只需将耳带切断即可,如剪刀;自动焊接装置2为公知的具有焊接功能的机构,如超声波焊接机,将焊接柱21将耳带压至焊接板22,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法,使耳带焊接于口罩布上。当被切断的耳带焊接于口罩布后,下绕线夹具15松开,此时,上绕线夹具16仍将未被切断的耳带夹持;机构驱动器11启动,带动上绕线主体12和下绕线主体13旋转180度,位于上夹线槽121的上绕线夹具16带动耳带翻转180度后,将耳带依次绕左侧的上夹线槽121,上端的绕线凸块14和右侧的上夹线槽121,使耳带翻转后与初始状态重叠,即翻转后的上夹线槽121、上绕线夹具16和绕线凸块14分别与初始状态时的重叠,上绕线主体12翻转后位于下方,下绕线主体13翻转后位于上方,并能重新将耳带上料至绕线凸块14,进而使耳带切断装置和自动焊接装置2可对新上料的耳带分别进行切断和焊接的操作。
[0071]
机构驱动器11为公知具有驱动功能的机构代替,如电机,或电机与减速机的配合。上绕线夹具16和下绕线夹具15为公知的夹具可代替,其只需将耳带限位即可,如夹持耳带,或限制耳带于槽内。移动驱动器6为公知的驱动机构,如气缸,或电机与丝杆构成的直线驱动器。
[0072]
优选地,所述下绕线夹具15包括:夹具驱动器151、夹具同步板152和活动夹具块153;
[0073]
所述夹具驱动器15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具同步板152,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同步板152移动;所述夹具同步板152移动时,带动所述活动夹具块153活动,使所述活动夹具块153
活动于所述上夹线槽121的槽口或下夹线槽131的槽口,以调节槽口大小。
[0074]
夹具驱动器151为公知具有驱动移动功能的机构,如气缸;夹具驱动器151的输出端进行伸缩时,能驱动夹具同步板152移动,以驱动活动夹具块153移动,使活动夹具块153移动后能调节上夹线槽121的槽口或下夹线槽131的槽口的大小。
[0075]
活动夹具块153用于将耳带限位于上夹线槽121的槽口或下夹线槽131的槽口,下绕线夹具15具体是用于将耳带的两端固定,以方便切断和焊接;由于上绕线主体12和下绕线主体13可转动,且两者的形状相似或相同,上夹线槽121转动后与下夹线槽131转动前的位置重叠,因此夹具同步板152的位置无需改变,即可在同一位置对不断翻转的活动夹具块153进行驱动,以使活动夹具块153翻转后仍可被夹具同步板152驱动,以调节上夹线槽121的槽口或下夹线槽131的槽口的大小。
[0076]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夹具16包括:夹具导向柱161、夹具基座162和所述活动夹具块153;
[0077]
所述夹具导向柱161安装于所述夹具基座162;所述夹具基座162分别安装于所述上夹线槽121外和下夹线槽131外;所述活动夹具块153可复位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夹具导向柱161;所述夹具同步板152移动时,抵靠于所述活动夹具块153,以驱动所述活动夹具块153绕所述夹具导向柱161转动。
[0078]
活动夹具块153转动时,其会绕夹具导向柱161转动,以使其一端靠近和远离于上夹线槽121外或下夹线槽131内,进而调节槽口的大小;进一步地,利用活动夹具块153接触耳带,以将耳带压紧于槽内,使耳带在被切断后,仍能通过活动夹具块153将耳带限位于槽内,以在上绕线主体12和下绕线主体13经翻转后,能将耳带重新上料。
[0079]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设有复位伸入槽132;所述上绕线夹具16包括:复位弹性件163;所述复位弹性件163安装于所述复位伸入槽132内;
[0080]
所述活动夹具块153设有驱动部1531、复位部1532和所述夹持部1533;
[0081]
所述驱动部1531经位置调节后,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夹具块153转动;
[0082]
所述复位部1532转动后抵靠于所述复位弹性件163,以使所述活动夹具块153转动后复位;
[0083]
在所述驱动部1531和所述复位部1532的作用下,所述夹持部1533转动后底靠和远离于所述上夹线槽121的槽口或下夹线槽131的槽口,以调节槽口大小。
[0084]
复位弹性件163设置于复位伸入槽132后,当活动夹具块153的复位部1532被夹具同步板152或上绕线同步板165驱动至接触复位弹性件163时,复位弹性件163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夹持部1533抵靠于上夹线槽121或下夹线槽131,耳带被压紧;夹具驱动器151或上绕线驱动器164的输出端复位,以将夹具同步板152或上绕线同步板165复位;此时,由于夹持部1533没有压紧力,复位部1532由于原来压紧复位弹性件163,复位弹性件163的弹性恢复将复位部1532复位,夹持部1533远离于夹线槽(上夹线槽121或下夹线槽131),槽口的变大,可松开耳带;而当夹持部1533抵靠于夹线槽,槽口的变小,可压紧耳带。
[0085]
复位弹性件163为一般具有弹性的工件,如海绵、橡皮等具有弹性恢复能力的工件,制成如球体结构后,用于为复位部1532提供复位作用。
[0086]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夹具16包括:上绕线驱动器164和上绕线同步板165;
[0087]
所述上绕线驱动器16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绕线同步板165,用于驱动所述上绕线
同步板165移动,带动所述活动夹具块153活动,使所述活动夹具块153活动于所述上夹线槽121的槽口或下夹线槽131的槽口,以调节槽口大小。
[0088]
上绕线夹具16用于夹持耳带的一端,当耳带于焊接伸入口130被切断后,上绕线驱动器164的输出端伸出,驱动上绕线同步板165伸出,通过活动夹具块153将对应的上夹线槽121的或下夹线槽131的耳带压紧,通过机构驱动器11的转动作用下,带动上绕线主体12和下绕线主体13翻转180度,耳带重新上料。
[0089]
上绕线驱动器164为一般具有水平驱动作用的机构,如气缸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上绕线同步板165,通过输出端的伸缩以调节上绕线同步板165的位置。
[0090]
优选地,所述机构驱动器11包括:机构安装座111、驱动轴112、机构驱动电机113、驱动主动轮114、驱动从动轮115和驱动同步带116;
[0091]
所述驱动轴11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构安装座111;所述机构驱动电机1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主动轮114,所述驱动从动轮115同步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驱动轴112;所述驱动同步带116将所述驱动主动轮114与驱动从动轮115同步连接;所述驱动轴112同步转动地连接所述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
[0092]
机构驱动电机113的输出端转动,带动驱动主动轮114转动,在驱动同步带116的带动作用下,驱动从动轮115转动,由于驱动轴112与驱动从动轮115同步转动连接,因此驱动轴112转动,带动了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转动,实现了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的180度翻转;本方案的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亦可直接由机构驱动电机113驱动转动。
[0093]
优选地,还包括:顶出框17;
[0094]
所述顶出框17位于所述绕线凸块14的外侧,并与所述绕线凸块14形成间隙;所述顶出框17可活动。
[0095]
顶出框17可通过公知的驱动器进入驱动伸缩,如通过气缸;当顶出框17可伸缩时,其可将套于绕线凸块14的耳带与绕线凸块14分离,使耳带完成焊接后,能轻易地脱离绕线凸块14,提高了耳带的分离效率。
[0096]
优选地,所述顶出框17安装于所述夹具同步板152。本方案优选将顶出框17设置于夹具同步板152,只需要使用单个夹具驱动器151即可实现对顶出框17和活动夹具块153的驱动,以同步进行夹紧耳带和推出耳带;具体地,当夹具驱动器151的输出端伸出时,夹具同步板152同步驱动顶出框17和活动夹具块153,活动夹具块153夹持耳带的两端,同时顶出框17将耳带的中间段脱离于绕线凸块14;而当活动夹具块153松开后,耳带即可自动脱落。
[0097]
更优地,所述绕线凸块14的两侧内凹形成避空槽171;所述顶出框17的弯曲部伸入所述避空槽171内。如图3,耳带由于绷紧状态,其绕过绕线凸块14后,会直线地进入下夹线槽131或上夹线槽121;而顶出框17的弯曲部伸入避空槽171内后,当顶出框17移动伸缩于避空槽171后,能将耳带脱离于绕线凸块14。
[0098]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设有绕线卡位槽141;所述绕线凸块14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绕线卡位块142;所述绕线卡位块14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绕线卡位槽141。绕线凸块14可拆卸地安装于绕线卡位槽141,以分别安装于上绕线主体12和/或下绕线主体13,降低了绕线机构1的制作成本,亦方便了日常更换和保养。
[0099]
优选地,所述绕线凸块14的数量至少为多个;所述绕线凸块14还设有所述绕线卡
位槽141,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绕线凸块14通过其中一者的所述绕线卡位块142卡接于另一者的所述绕线卡位槽141。本方案的绕线机构1,可针对实际的高度,通过设置多个数量的绕线凸块14,以延长耳带在绕线凸块14处的长度,能加工不同长度的耳带;如单个绕线凸块14时,长度为夹线槽和单个绕线凸块14外侧的路径;而当设置多个绕线凸块14时,多个绕线凸块14能延长耳带的长度,使耳带的长度可针对性地加工。
[0100]
优选地,所述口罩布传送组件01包括:传送驱动组件和若干个移动架30;
[0101]
所述传送驱动组件包括:传送驱动电机、传送驱动主动轮31、传送驱动从动轮32和传送驱动同步带33;
[0102]
所述传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驱动主动轮31,用于驱动所述传送驱动主动轮31转动;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33分别将所述传送驱动主动轮31和传送驱动从动轮32同步转动地连接;所述焊接柱21和焊接板22分别位于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33的两侧;
[0103]
多个所述移动架30设置于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33,用于放置口罩布,使所述口罩布经过于所述焊接柱21和焊接板22之间。
[0104]
本方案的口罩布设置于移动架30,如图1,口罩布只需人手放下,或机械放置即可将口罩布置于移动架30处;并由两侧的耳带切断装置02和自动焊接仪03分别对口罩两侧进行加工耳带;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传送驱动电机(未图视)的输出端转动,带动传送驱动主动轮31,在传送驱动同步带33的作用下,带动传送驱动从动轮32转动,使传送驱动同步带33具有输送功能,以将传送驱动同步带33上的移动架30进行驱动移动。当移动架30移动后,移动架30上的口罩布会依次经过于口罩压合组件04和自动焊接仪03,以实现全自动加工的效果。
[0105]
传送驱动组件可为公知具有驱动移动功能的机构组成,如电机和丝杆的组合,通过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丝杆转动,将螺纹座安装于丝杆上,并将移动架30连接于螺纹座即可;传送驱动组件亦可为气缸,通气缸的输出将移动架30进行移动驱动。
[0106]
优选地,还包括:口罩压合组件04;
[0107]
所述口罩压合组件04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驱动同步带33的两侧;
[0108]
所述口罩压合组件04包括:口罩压合驱动器41和口罩压合板42;
[0109]
所述口罩压合驱动器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口罩压合板42,用于驱动所述口罩压合板42伸缩,使两侧的所述口罩压合板42分别压向所述移动架30。
[0110]
口罩压合驱动器41可为公知具有驱动移动功能的机构,如气缸等,只需要实现将口罩压合板42水平驱动,接触移动架30即可;本方案优选口罩压合驱动器41为气缸;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口罩压合板42,对口罩压合板42进行伸缩,移动架30上的口罩布由两侧的口罩压合板42进行压合,以使口罩布充分贴合于移动架30,确保口罩布在焊接耳带时的状态稳定,焊接位置更精确。
[0111]
优选地,所述自动焊接装置2还包括:焊接移动组件23;
[0112]
所述焊接移动组件23包括:焊接活动座231、焊接移动滑块232和焊接移动轨道233;
[0113]
所述焊接移动滑块232安装于所述焊接活动座231;所述焊接移动滑块232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焊接移动轨道233,使所述焊接活动座231沿所述焊接移动轨道233移动;所述移动驱动器6的输出端设有移动驱动柱61,所述移动驱动柱61连接所述焊接柱21;所述焊接
活动座231套设于所述移动驱动柱61上。
[0114]
焊接移动组件23用于调节焊接柱21的移动状态,以使焊接柱21在焊接过程中保持平衡,进而焊接柱21能稳定地将耳带焊接于口罩布,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焊接移动轨道233安装于工作台05,焊接活动座231通过焊接移动滑块232可活动地安装于焊接移动轨道233;而由于焊接活动座231套设于移动驱动柱61,移动驱动器6的输出端驱动焊接柱21移动时,移动驱动柱61有焊接活动座231支撑,且焊接活动座231可移动,使移动驱动柱61的重心位于集中于焊接活动座231,提高的移动稳定性,移动驱动柱61的移动由焊接移动轨道233作导向移动,焊接柱21不容易偏移。
[0115]
更优地,所述焊接移动组件23包括:焊接机架24和焊接导向柱25;
[0116]
所述焊接导向柱25固定于所述焊接机架24;所述焊接活动座231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焊接导向柱25,其移动时沿所述焊接导向柱25的延伸方向移动。
[0117]
移动驱动器6为气缸时,移动驱动器6安装于焊接机架24,其输出端连接焊接柱21,用于驱动焊接柱21直线移动,以使焊接柱21经过于焊接伸入口130,进而在焊接伸入口130处将耳带焊接于口罩布上;焊接机架24安装于工作台;而本实施例中,焊接导向柱25安装于焊接机架24,并连接焊接活动座231,焊接导向柱25能保证焊接活动座231为直线移动,保证了焊接柱21的伸缩移动时始终为直线。
[0118]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