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9917发布日期:2021-07-20 15:5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的复合围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的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养老院内有许多高龄的老人,有一些老人的身体状态较差,生活难以自理,需要护工进行喂食,在喂食过程中常有食物会从老人的嘴角掉落,有些食物重油且含有难以清洗的汤水,如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面料围兜,将会存在清洗困难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次性的复合围兜。

现有的一次性份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包括覆膜机,覆膜机的一侧依次设有数控分切机、冲孔机和自动打折机。使用时,利用覆膜机将木浆纸和塑料膜用胶水进行复合以得到基布;再用数控分切机对基布进行纵横分切,以得到用于制作复合围兜的单片布;再用冲孔机在单片布的上端冲孔,冲孔直径25cm左右,以形成可被头部穿过的脖套孔;再用自动打折机对单片布的下端向木浆纸一侧进行翻折,并利用自动打折机将翻折部分的两侧边与未翻折部分的两侧边分别进行热熔胶粘固定,以形成用于承接掉落食物的袋口。单片布的下端向木浆纸一侧翻折,主要考虑使袋口在于木浆纸一侧,使掉落的食物与木浆纸接触,通过木浆纸吸收食物水分,减少袋口内汤水的存积。

现有的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中,木浆纸与塑料膜之间的复合使用了大量的胶水,胶水中存在挥发性的、刺激性成分,导致复合围兜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而复合围兜一般密封包装后交付给养老院,导致复合围兜得不到通风消味。现有的复合围兜在使用时其实气味也不大,在远离人体一米外的地方几乎不可闻,但是复合围兜毕竟是在套在老人的脖子上进行使用,距离鼻腔很近,气味还是会被老人闻到,对身体健康欠佳的老人而言会造成应激反应,可能引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中,单片布的上端冲孔,快速且简单的在复合围兜上形成了用于与老人头部连接的固定机构,但是冲孔面积大,导致大量的原材料得不到利用,原材料利用率较低,且冲孔废料上的塑料膜难以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

因此,现有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生产的复合围兜具有存在刺激性气味和原材料利用率低的缺陷,会导致复合围兜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复合围兜具有不存在刺激性气味和原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使得复合围兜不存在安全隐患和对环境污染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包括数控模板缝纫机,数控模板缝纫机的一侧依次设有电磁感应加热器、数控分切机、切断机、冲床和自动打折机;所述切断机包括截面为u型的导轨,导轨倾斜设置,倾斜角度5-10°,导轨的底部设有机架,导轨的下端设有挡板,导轨的两个侧板上均设有与挡板配合的插槽,挡板的上侧设有与导轨连接的油缸,油缸的输出端设有弧面形的切刀,导轨的底板设有与切刀相配合的刀孔;所述切刀的上侧设有多个沿导轨长向分布的滚轮,滚轮通过滚轮架与导轨的底面固定,滚轮的最高点在于导轨内侧底面的上方,导轨的内侧底面上设有与滚轮配合的方孔。

前述的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所述挡板与切刀之间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贯穿导轨的底板和导轨的其中一个侧板。

前述的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所述油缸通过u型的转接架与导轨固定,转接架的两臂分别与导轨的两个侧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数控模板缝纫机在木浆纸上增加了加金属丝,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器加热金属丝使金属丝瞬间发热与pe膜粘接在一起,实现木浆纸与pe膜的复合,由于复合过程中没有用到胶水,使得制成的复合围兜没有刺激性气味,不会使身体健康欠佳的老人产生应激反应,不会因此引发原有疾病的发作,不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床可在单片布的一端上冲压出撕开线,将撕开线撕开后可形成两根绑带,复合围兜通过绑带与老人固定,通过绑带替代冲孔,避免了冲裁废料的产生,可减少原材料的浪费,也减少了环境污染,主要是避免冲裁废料上难以降解的膜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因此,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复合围兜具有不存在刺激性气味和原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使得复合围兜不存在安全隐患和对环境污染较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切断机的正视图。

图3是导轨的立体图。

图4是f品的正视图。

图5是g品的正视图。

图6是h品的正视图。

图7是成品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制的复合围兜,撕开线撕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撕开线,2-第一翻折线,3-第二翻折线,4-第一翻折部,5-第二翻折部,6-点胶点,7-绑带,10-导轨,11-机架,12-挡板,13-插槽,14-油缸,15-切刀,16-刀孔,17-滚轮,18-方孔,19-出料孔,20-转接架,21-滚轮架,22-堆垛,50-数控模板缝纫机,51-电磁感应加热器,52-数控分切机,53-切断机,54-冲床,55-自动打折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数控模板缝纫机50,数控模板缝纫机50的一侧依次设有电磁感应加热器51、数控分切机52、切断机53、冲床54和自动打折机55;所述数控模板缝纫机50、电磁感应加热器51、数控分切机52和自动打折机55均可市场上采购得到。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切断机53包括截面为u型的导轨10,导轨10倾斜设置,倾斜角度5-10°,导轨10的底部设有机架11,导轨10的下端设有挡板12,导轨10的两个侧板上均设有与挡板12配合的插槽13,挡板12的上侧设有与导轨10连接的油缸14,油缸14的输出端设有弧面形的切刀15,导轨10的底板设有与切刀15相配合的刀孔16;所述切刀15的上侧设有多个沿导轨10长向分布的滚轮17,滚轮17通过滚轮架21与导轨10的底面固定,滚轮17的最高点在于导轨10内侧底面的上方,导轨10的内侧底面上设有与滚轮17配合的方孔18。

所述挡板12与切刀15之间设有出料孔19,所述出料孔19贯穿导轨10的底板和导轨10的其中一个侧板。

所述油缸14通过u型的转接架20与导轨10固定,转接架20的两臂分别与导轨10的两个侧板固定。所述油缸14是带有控制开关的油缸14,在控制开关的作用下,油缸14可伸出或收缩,为现有技术。

复合围兜的生产系统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a、用数控模板缝纫机50在木浆纸上车缝多道平行的金属线,金属线材质为具有防锈镀层的钢丝线,车缝间距5mm,车缝后,金属线的一部分间隔外露于木浆纸的背面,得a品,

b、在a品的背面铺设pe膜,得b品,

c、以pe膜在外,将b品卷成筒状,得c品,

d、将c品穿过电磁感应加热器51的电磁感应线圈,使c品中的金属线发热,金属线与pe膜发生粘接,得d品,

e、将d品展平后用数控分切机52进行分切,分切宽度为30、33或35cm,分切宽度为所要制得的复合围兜的宽度,得多个e品,

f、e品长向用切断机53进行分切,分切线为圆弧形,分切线的半径14、15或16cm,分切线的形状与切刀15的形状对应,得到多个用于制作复合围兜的单片布,即如图4所示的f品,

g、用冲床54在f品内凹的一端冲压出u形的撕开线1,撕开线1的两臂均与f品的内凹边平行,撕开线1的上臂向外延伸至f品的其中一个侧边,得如图5所示的g品,所述冲床54上具有与撕开线1对应的冲压刀模,

h、用自动打折机55在g品的外凸的一端向木浆纸一侧沿第一翻折线2进行翻折,形成第一翻折部4,第一翻折线2的一端在于g品外凸圆弧线的其中一端、第一翻折线2的另一端在于g品外凸圆弧线中点和g品外凸圆弧线的另一端之间,得如图6所示的h品,

i、用自动打折机55在h品的外凸的一端向木浆纸一侧沿第二翻折线3进行翻折,形成第二翻折部5,第二翻折线3的一端在于h品外凸圆弧线的端点上,第二翻折线3的另一端在于第一翻折线2上,得i品,

j、手工在i品的第一翻折部4和第二翻折部5之间点胶固定,点胶点6在于第一翻折部4和第二翻折部5的上侧,第一翻折部4和第二翻折部5构成可以打开的袋口,得如图7所示的成品。

成品的使用:如图8所示,拉开撕开线1,在复合围兜上形成两根绑带7,将两根绑带7绕过老人的脖子打结,完成复合围兜的固定,将第一翻折部4和第二翻折部5向外侧拉,使袋口得以张开,便于承接掉落的食物。

切断机的工作原理:将多片e品堆叠成垛22,将堆垛22放入到导轨10中,用手抵住堆垛22的下端,并使堆垛22的下端稍微超过切刀15,启动油缸14,油缸14带动切刀15下降,切刀15穿过刀孔16后,关闭油缸14,油缸14带动切刀15回位,切刀15切下一段废料,移走废料,然后放开堆垛22,堆垛22在重力以及滚轮17作用下下移至下端与挡板12接触,再次启动油缸,再次切断堆垛22,切下部分即包含有一堆多层的f品,一手从出料孔19的下方伸出将切下部分向上推出,关闭油缸14,切刀15再次回位。以上述步骤为一个循环,不断循环将堆垛22切完,最后残余部分为废料。切断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的优点,且能在单片布的两端分别形成凹凸的圆弧面,制成复合围兜后,内凹圆弧面对应于老人的脖子,可防止老人脖子割伤。

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复合围兜具有不存在刺激性气味和原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使得复合围兜不存在安全隐患和对环境污染较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