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9382发布日期:2021-07-20 15:5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bops片材生产中,需要采用挤出机挤出片材,而原料则从下料口进入,在挤出机设备和原料一定的情况下,下料的供应速度决定着产量的高度,而下料的供应速度很大程度上受下料口的影响,在目前传统挤出机下料口基本上光滑面,因机筒与螺杆件间隙较小,单边0.25mm,料只能通过螺杆旋转推送粒料前进,但因粒料堆积会打滑、翻滚,传输效率会有影响,下料不顺畅,影响片材挤出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能够顺利下料,提高片材挤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包括:

机筒和螺杆,机筒整体为圆柱形,所述螺杆设置在机筒内,其轴向与机筒的轴向重合,螺杆外边缘与机筒内壁之间间距为0.25mm;

机筒内壁分为两段,在第一段机筒内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偶数个直槽,所述偶数个直槽平行设置并均匀分布在机筒的圆周上,所述直槽的截面为方形;

在第二段机筒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直槽连通并匹配的斜坡,该斜坡从直槽底部斜面过渡到机筒内壁表面;

所述直槽在机筒轴向的长度与斜坡在机筒轴向的长度比为9: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机筒内壁开槽后,增强了输送摩擦力和输送体积,料会顺着沟槽前进,大大提高输送效率,根据物料挤出特点,进行结构的变更,促进下料,提升粒料输送效率,提高单位产能,从而提升挤出效率,提升挤出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料口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侧面剖面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包括:

机筒1和螺杆2,机筒整体为圆柱形,所述螺杆设置在机筒内,其轴向与机筒的轴向重合,螺杆外边缘与机筒内壁之间间距为0.25mm;

机筒内壁分为两段,在第一段机筒内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偶数个直槽3,所述偶数个直槽平行设置并均匀分布在机筒的圆周上,所述直槽的截面为方形;

在第二段机筒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直槽连通并匹配的斜坡4,该斜坡从直槽底部斜面过渡到机筒内壁表面;

所述直槽在机筒轴向的长度与斜坡在机筒轴向的长度比为9:1。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螺杆外边缘与机筒内壁之间间距小,材料只能通过螺杆带动在机筒中前行,在开有直槽的情况下,使得材料与机筒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就不会出现打滑的情况,这样下料可以更好进行,并且有些料粒可以通过直槽前行,经过斜坡最终顺利走料,促进下料,提升粒料输送效率;直槽在机筒轴向的长度与斜坡在机筒轴向的长度比为9:1,这样的比例使得料粒在直槽中的输送更多,斜坡使得料粒平滑过渡到机筒内壁上,保证了料粒输送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下料段机筒内壁上开槽10mm*3mm,均匀分布12条,直槽改为斜坡与机筒内壁齐平,促使粒料从槽内顺利划入机筒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机筒内壁开槽后,增强了输送摩擦力和输送体积,料会顺着沟槽前进,大大提高输送效率,根据物料挤出特点,进行结构的变更,促进下料,提升粒料输送效率,提高单位产能,从而提升挤出效率,提升挤出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筒和螺杆,机筒整体为圆柱形,所述螺杆设置在机筒内,其轴向与机筒的轴向重合,螺杆外边缘与机筒内壁之间间距为0.25mm;

机筒内壁分为两段,在第一段机筒内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偶数个直槽,所述偶数个直槽平行设置并均匀分布在机筒的圆周上,所述直槽的截面为方形;

在第二段机筒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直槽连通并匹配的斜坡,该斜坡从直槽底部斜面过渡到机筒内壁表面;

所述直槽在机筒轴向的长度与斜坡在机筒轴向的长度比为9: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BOPS片材挤出机的下料口装置,包括:机筒(1)和螺杆(2),机筒整体为圆柱形,所述螺杆设置在机筒内,其轴向与机筒的轴向重合,螺杆外边缘与机筒内壁之间间距为0.25mm;机筒内壁分为两段,在第一段机筒内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开有偶数个直槽(3),所述偶数个直槽平行设置并均匀分布在机筒的圆周上,所述直槽的截面为方形;在第二段机筒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直槽连通并匹配的斜坡(4),该斜坡从直槽底部斜面过渡到机筒内壁表面;所述直槽在机筒轴向的长度与斜坡在机筒轴向的长度比为9: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顺利下料,提高片材挤出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赖祥兴;徐催明;刘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永合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