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9681发布日期:2021-07-13 15:0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树脂瓦是选用超耐候性工程树脂asa和pvc双层共挤成型,是以现代工艺技术以仿古型设计构造成,其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抗老化层,是由0.2mm厚的asa树脂材料覆盖合成,下层为抗冲击、耐腐蚀层,是由2.8mm厚的pvc化工材料及另外一些补助材料组成共挤合成。

现有的树脂瓦生产用成型机在冷却时一般采用水冷方式自上而下对树脂瓦进行冷却,然而由于树脂瓦面积较大,喷淋出的水不方便再次回流,因此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方依次设置有输送架和栅格板,且输送架和栅格板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位于蓄水池内,所述输送架顶部四角均焊接有固定杆,且四个固定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有高压气泵,且高压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的底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风管,且导风管的底部连接有出风罩,所述蓄水池底部内壁靠近栅格板一侧设有导水板,所述蓄水池底部另一侧内壁上一侧沿垂直方向焊接有不锈钢过滤网和膜过滤器,且膜过滤器与蓄水池一端内壁之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一边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管,所述支管的顶部螺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

优选的,所述栅格板倾斜设置,且输送架和栅格板均位于蓄水池内侧。

优选的,所述出风罩侧面为梯形状结构,且出风罩底部开设有扁平状结构的出风口,出风口的宽度为1cm-2cm。

优选的,所述导水板为梯形状结构,且导水板靠近栅格板一侧高度高于导水板靠近水泵一侧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输送架两侧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输送辊,且栅格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30°。

优选的,所述高压气泵和水泵均连接有固定于蓄水池一侧外壁上的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输送架和栅格板对树脂瓦进行输送,通过高压气泵将空气压入输风管内再经扁平状结构的出风口喷出,对树脂瓦顶部进行风冷降温;

2、通过水泵将蓄水池内的冷却水抽入输水管内,再经支管和喷头喷向树脂瓦底部,由于输送架和栅格板位于蓄水池内侧,冷却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滴落回蓄水池,能够最大效率的回收冷却水,且通过不锈钢过滤网和膜过滤器对冷却水进行过滤,能够对冷却水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出风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的喷头和支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的蓄水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2输送架、3栅格板、4支撑柱、5固定杆、6顶板、7高压气泵、8输风管、9导风管、10出风罩、11出风口、12输水管、13支管、14喷头、15导水板、16不锈钢过滤网、17膜过滤器、1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上方依次设置有输送架2和栅格板3,且输送架2和栅格板3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4,支撑柱4位于蓄水池1内,所述输送架2顶部四角均焊接有固定杆5,且四个固定杆5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6,所述顶板6顶部设有高压气泵7,且高压气泵7的出气端连接有输风管8,所述输风管8的底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风管9,且导风管9的底部连接有出风罩10,所述蓄水池1底部内壁靠近栅格板3一侧设有导水板15,所述蓄水池1底部另一侧内壁上一侧沿垂直方向焊接有不锈钢过滤网16和膜过滤器17,且膜过滤器17与蓄水池1一端内壁之间设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12,且输水管12一边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管13,所述支管13的顶部螺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14,所述栅格板3倾斜设置,且输送架2和栅格板3均位于蓄水池1内侧,所述出风罩10侧面为梯形状结构,且出风罩10底部开设有扁平状结构的出风口11,出风口11的宽度为1cm-2cm,所述导水板15为梯形状结构,且导水板15靠近栅格板3一侧高度高于导水板15靠近水泵18一侧的高度,所述输送架2两侧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输送辊,且栅格板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30°,所述高压气泵7和水泵18均连接有固定于蓄水池1一侧外壁上的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工作原理:通过输送架2和栅格板3对树脂瓦进行输送,通过高压气泵7将空气压入输风管8内再经扁平状结构的出风口11喷出,对树脂瓦顶部进行风冷降温,通过水泵18将蓄水池1内的冷却水抽入输水管12内,再经支管13和喷头14喷向树脂瓦底部,由于输送架2和栅格板3位于蓄水池1内侧,冷却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滴落回蓄水池1,最大效率的回收冷却水,且通过不锈钢过滤网16和膜过滤器17对冷却水进行过滤,对冷却水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上方依次设置有输送架(2)和栅格板(3),且输送架(2)和栅格板(3)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4),支撑柱(4)位于蓄水池(1)内,所述输送架(2)顶部四角均焊接有固定杆(5),且四个固定杆(5)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6),所述顶板(6)顶部设有高压气泵(7),且高压气泵(7)的出气端连接有输风管(8),所述输风管(8)的底部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风管(9),且导风管(9)的底部连接有出风罩(10),所述蓄水池(1)底部内壁靠近栅格板(3)一侧设有导水板(15),所述蓄水池(1)底部另一侧内壁上一侧沿垂直方向焊接有不锈钢过滤网(16)和膜过滤器(17),且膜过滤器(17)与蓄水池(1)一端内壁之间设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12),且输水管(12)一边外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管(13),所述支管(13)的顶部螺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喷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板(3)倾斜设置,且输送架(2)和栅格板(3)均位于蓄水池(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10)侧面为梯形状结构,且出风罩(10)底部开设有扁平状结构的出风口(11),出风口(11)的宽度为1cm-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15)为梯形状结构,且导水板(15)靠近栅格板(3)一侧高度高于导水板(15)靠近水泵(18)一侧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2)两侧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输送辊,且栅格板(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泵(7)和水泵(18)均连接有固定于蓄水池(1)一侧外壁上的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冷却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方依次设置有输送架和栅格板,且输送架和栅格板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位于蓄水池内,所述输送架顶部四角均焊接有固定杆,且四个固定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设有高压气泵,且高压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有输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冷空气对树脂瓦顶部进行风冷降温,通过水泵将蓄水池内的冷却水抽入输水管内,再经支管和喷头喷向树脂瓦底部,由于输送架和栅格板位于蓄水池内侧,冷却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滴落回蓄水池,能够最大效率的回收冷却水,且不锈钢过滤网和膜过滤器对冷却水进行过滤,能够对冷却水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潘翰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博思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6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