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文档序号:25964265发布日期:2021-07-23 14:0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r鞋模模具。



背景技术:

鞋模模具是用来生产鞋底的模具,当经过高温成型开模后,成型的鞋模由于贴附在模具上,无法快速将鞋模从模具上取出,而且由于刚开模时,鞋模的温度较高,即使操作员戴有手套将鞋模从模具上取出,仍然会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制鞋模具由于在经过高温成型开模后,成型的鞋模由于贴附在模具上,无法快速将鞋模从模具上取出的缺陷,并且,由于刚开模时,鞋模的温度较高,即使操作员戴有手套将鞋模从模具上取出,仍然会烫伤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竖杆上套接有滑动连接的滑动套筒,沿l型杆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呈方形,所述滑动套筒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滑动套筒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模箱,所述压模箱为顶端设置有开口的箱体,所述压模箱上均匀插入有若干套筒,所述套筒底端分别穿出压模箱底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每个套筒内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穿出所述套筒并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模箱内贴合滑动连接有底模,所述底模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条,所述底模底端与所述套筒的顶端贴合设置,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伸入第一滑槽内,且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第一滑条底端固定连接,每个套筒的外侧壁面上套有第一弹簧,任一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底模的底端固定连接,任一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均与第一弹簧的内底面固定连接,任一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任一所述第二弹簧顶端与所述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任一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压模箱正上方设置有压模,所述压模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滑槽,任一所述第二滑槽内均贴合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条,所述压模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顶端分别穿出压模的顶端并与其贴合滑动,两个所述拉杆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螺接有螺栓,所述压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空腔内顶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弹簧,任一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燕尾槽,任一所述燕尾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块,任一所述套筒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梯形块之间,所述梯形块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其中,所述梯形块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压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压模箱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滑动连接的t型定位杆,所述t型定位杆顶端穿过第二安装板,且所述t型定位杆还与第一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t型定位杆上套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顶端与第一安装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底端与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所述底座与l型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所述进气管与外界气泵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通过设置有多个梯形块和梯形板,使得压模和压模箱相互靠近,从而完成压制鞋底的工作,通过套筒、第一弹簧、底模等零部件配合使用,使得鞋底能够方便快速的从压模或底模上脱落,避免操作工人用手直接进行触碰,避免烫伤,并且空腔内吹出的气体还可以对鞋底进行简单的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在压合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在脱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l型杆;3-滑动套筒;4-把手;5-连接杆;6-压模箱;7-套筒;8-第一弹簧;9-底模;10-第一滑槽;11一滑条;12-固定杆;13-第二弹簧;14-压模;15-空腔;16-进气管;17-拉杆;18-连接板;19-固定板;20-第三弹簧;21-第二滑条;22-第二滑槽;23-梯形板;24-挡板;25-梯形块;26-推杆;27-第一安装板;28-t型定位杆;29-第二安装板;30-第四弹簧;31-燕尾槽;32-燕尾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动脱模的tr鞋模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杆2,所述l型杆2竖杆上套接有滑动连接的滑动套筒3,所述l型杆2截面为方形,所述滑动套筒3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滑动套筒3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模箱6,所述压模箱6为顶端设置有开口的箱体,所述压模箱6上均匀插入有多个套筒7,多个套筒7底端分别穿出压模箱6底端并与其滑动连接,每个套筒7内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2,多个固定杆12底端分别穿出多个相对应的套筒7与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模箱6内贴合滑动连接有底模9,所述底模9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滑槽10,多个第一滑槽10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滑条11,所述底模9底端分别与多个套筒7顶端贴合设置,多个固定杆12顶端分别伸入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滑槽10内并与多个第一滑条11底端固定连接,每个套筒7上均套有第一弹簧8,每个第一弹簧8顶端均与底模9底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弹簧8底端均与第一弹簧8内底面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杆12上均套接有第二弹簧13,每个第二弹簧13顶端均与多个相对应的套筒7底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弹簧13底端均与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模箱6正上方设置有压模14,所述压模14整体呈t型结构,所述压模14底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滑槽22,每个第二滑槽22内均贴合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条21,所述压模14内设置有空腔15,所述空腔15内设置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底端分别与多个第二滑条2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9顶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17,两个拉杆17顶端分别穿出压模14顶端并与其贴合滑动连接,两个拉杆17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8,两个连接板18上分别螺接有螺栓,所述压模14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与空腔15相通,所述空腔15内顶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20,多个第三弹簧20底端分别与固定板1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燕尾槽31,每个燕尾槽31内均滑动连接有燕尾块32,每个燕尾块32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块25,多个套筒7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梯形块25之间,多个梯形块25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24,所述挡板24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4,其中一个梯形块25背部固定连接有推杆26,所述压模1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7,所述压模箱6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29,所述第二安装板29上插入有滑动连接的t型定位杆28,所述t型定位杆28顶端穿过第二安装板29与第一安装板2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t型定位杆28上套有第四弹簧30,所述第四弹簧30顶端与第一安装板2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30底端与第二安装板29顶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与l型杆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此外,所述进气管16与外界气泵进行连接。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然后将进气管16与外界气泵进行连接,并启动外界气泵的电源,使其处于待机充气状态,这样装置就可以正常进行使用了,装置正常使用时,将压制鞋底的橡胶溶液倒在压模箱6内的底模9上,此时推动推杆26,使得多个梯形块25连同梯形板23和挡板24一起向左移动(参考附图2),设置有燕尾槽31和燕尾块32,可以保证装置很好的进行移动,并且梯形块25和梯形板23的斜面均与压模箱6和压模14贴合,这样使得压模14向下移动,而压模箱6向上移动,并且使得套筒7上套有的多个第一弹簧8处于被压缩状态,保持第一滑槽10与第一滑条11的紧密贴合,这样当完全压紧时,就会如附图3所示,鞋底压制成功,此时开始对压制好的鞋底进行脱模处理,此时将拉动推杆26复位,使得多个梯形块25连同梯形板23和挡板24一起向右移动,这样t型定位杆28上的第四弹簧30复位,从而使得压模14整体脱离压模箱6,此时如果鞋底在底模9上,那么直接拉动把手4向下移动,使得压模箱6向下移动,因为第一弹簧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底模9和压模箱6内底面连接,这样就会使得,固定在底座1上的多个固定杆12保持不动,而压模箱6内底面拉伸第一弹簧8,在第一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底模9带动多个套筒7向下压动第二弹簧13,使其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多个第一滑条11就会将鞋底顶起,从而避免操作工人直接用手进行触碰脱模,当鞋底粘附在压模14上时,直接提动两个压模14,使得多个第二滑条21脱离第二滑槽22,这样通过进气管16向空腔15加入气体,从而使得鞋底在压模14上脱离,从而完成脱模工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