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5638发布日期:2021-11-22 18:0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


背景技术:

2.干式变压器包封式绕组往往是通过液体绝缘材料在模具中进行浇注后固化成型的,用于装载液体绝缘材料的模具容器要求浇注方便、绝缘材料固化后符合绝缘设计要求、成型美观、装配和拆卸方便、成本低。传统卧式浇注模具的特征是绕组的接线处面板结构朝下、从敞开的背部浇注。但是对包封式绝缘绕组来说,在导线温度很高时会使周围绝缘材料释放小分子,因而在导线与包封层之间会产生气体,轻则影响绕组散热,重则对包封层有破坏性,影响相间主绝缘。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在浇注和固化过程中排除绝缘材料产生气体的模具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可以在浇注过程中配合排气步骤以排除高温下绝缘材料产生小分子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包括模具外壁、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模具外壁为中空柱形体,对应线圈背部的位置朝上,并设置凸起部分,在模具对应线圈背部的凸起部分顶部的位置设计一个带浇注口和抽气口的背板,对应线圈出线面板的位置朝下,在对应线圈出线面板的位置设计有面板模具板,面板模具板上对应接线端子的位置设计有密封盖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位于模具外壁两端,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面对模具外壁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线圈内筒的线圈内筒嵌槽、用于嵌入模具外壁的模具外壁嵌槽、其中模具外壁嵌槽顶部设有背板嵌槽、底部设有面板模具板嵌槽。
6.优选的,还包括放置于背板和线圈之间的槽板,所述槽板的长度不大于浇注口到抽气口之间的距离,宽度小于背板宽度,高度等于或略小于线圈与背板之间的高度差。槽板通过背板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模具外壁、左侧板和右侧板采用金属制成。
8.本实用新型适用的线圈为带有绝缘内筒的线圈,线圈内筒作为内壁和模具外壁镶嵌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浇灌空间。
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浇注时可以在绝缘材料固化后的绕组背面留出与空气相通的槽口,便于对绕组加热排气时,产生的气体的排出,而且槽口可以通过补充浇注绝缘材料并固化的方式封闭,不影响最终的绝缘绕组的绝缘性能,也不影响绕组美观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浇注过程中槽板和背板位置示意图。
13.图3为槽口的俯视结构图。
14.图4为导线加热的电路图。
15.图5为包封式绝缘绕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模具的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模具的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8为模具外壁、背板及面板模具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9为面板模具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10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11为未浇注前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
23.一种包封式绝缘绕组残余气体排除方法,其步骤包括:
24.(1)制作模具,高压绕组设计成圆筒形截面,模具与圆形线圈的形状相匹配,模具1采用卧式浇注设计,对应线圈出线面板的位置朝下,对应线圈背部凸起部分的位置朝上,在面板模具板对应线圈出线面板上的出线端子和分接头端子位置设计有密封盖板2,在模具对应线圈背部凸起部分顶部的位置设计一个带浇注口3和抽气口14的背板4;
25.(2)浇注,在浇注前,将线圈6置于模具内,在模具的背板4下设一个能接触到线圈6背部每一段导线的槽板5,使浇注后的绝缘材料背部凸起部分7中间形成一个能看见导线8的槽口9;
26.(3)排气:待浇注的绝缘材料固化后,打开背板4取出槽板5,露出绕组线圈6;打开面板模具板22上接线端子密封盖板2,露出线圈出线面板上的出线端子10和分接头端子11,用分接头连接片12将所有的分接绕组全部接入,出线端子接上直流电源电源13,将绕组通入直流电流,使导线发热,让产生的气体在主体模具的限位挤压下从背部槽口排出,导线通过的起始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1.5

2.5倍,然后逐步下降到额定电流的1

1.5倍,监控背部槽口露出的导线温度,使导线最高温度保持在120℃到150℃之间,加热时间在1小时以上;
27.(4)补绝缘:待排气完毕后,在背部槽口内补上液态绝缘材料,在真空条件下脱泡,然后固化。制得的包封式绝缘绕组结构如图5所示。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还包括步骤(5)整形:用刀削或打磨的方式,将步骤(4)中补充浇注的绝缘材料处理平整,在外观上消除修补痕迹。
30.实施例3
31.绕组为长圆筒形截面,模具1的结构为:包括模具外壁15、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所述模具外壁为中空长圆柱体,对应线圈背部的位置朝上,并设置凸起部分,在模具对应线圈背部的凸起部分顶部的位置设计一个带浇注口3和抽气口14的背板4,对应线圈出线面板的位置朝下,在对应线圈出线面板的位置设计有面板模具板22,面板模具板上对应接线端子的位置设计有密封盖板2,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位于模具外壁两端,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面对模具外壁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线圈内筒的线圈内筒嵌槽18、用于嵌入模具外壁的模
具外壁嵌槽19、其中模具外壁嵌槽顶部设有背板嵌槽20、底部设有面板模具板嵌槽21。
32.模具还包括放置于背板和线圈之间的槽板5,所述槽板的长度不大于浇注口到抽气口之间的距离,宽度小于背板宽度,高度等于或略小于线圈与背板之间的高度差。
33.通常,模具外壁15、左侧板16、右侧板17、背板4和面板模具板22是单独成型后再组装起来使用,但是,模具外壁15与面板模具板22也可以一体成型,再和背板4一起与左侧板16、右侧板17组装起来使用。
34.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与线圈的形状匹配,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外壁、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模具外壁为中空柱型体,对应线圈背部的位置朝上,并设置凸起部分,在模具对应线圈背部的凸起部分顶部的位置设计一个带浇注口和抽气口的背板,对应线圈出线面板的位置朝下,在对应线圈出线面板的位置设计有面板模具板,面板模具板上对应接线端子的位置设计有密封盖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位于模具外壁两端,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面对模具外壁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线圈内筒的线圈内筒嵌槽、用于嵌入模具外壁的模具外壁嵌槽、其中模具外壁嵌槽顶部设有背板嵌槽、底部设有面板模具板嵌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于背板和线圈之间的槽板,所述槽板的长度不大于浇注口到抽气口之间的距离,宽度小于背板宽度,高度等于或略小于线圈与背板之间的高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外壁、左侧板和右侧板采用金属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浇注的绕组模具,与线圈的形状匹配,包括模具外壁、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模具外壁为中空柱形体,对应线圈背部的位置朝上,并设置凸起部分,在模具对应线圈背部的凸起部分顶部的位置设计一个带浇注口和抽气口的背板,在对应线圈出线面板处设计有面板模具板,对应接线端子的位置设计有密封盖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位于模具外壁两端,面对模具外壁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线圈内筒的线圈内筒嵌槽、用于嵌入模具外壁的模具外壁嵌槽、其中模具外壁嵌槽顶部设有背板嵌槽、底部设有面板模具板嵌槽。本实用新型使得浇注时可以在绝缘材料固化后的绕组背面留出与空气相通的槽口,便于对绕组加热排气时,产生的气体的排出。体的排出。体的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自铭 吴济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航有能输配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1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