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9306发布日期:2021-12-31 23: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夹内模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线夹内模模具是由普通模具成型,模条设计为上下合页式固定线夹,在对产品进行注塑时,通常要将加工前的产品直接放入模具内,由于模具对视线的遮挡,产品不易精确放入对应齿位,注塑时上半块模条与下半块模条易发生错位,导致成型后的产品冲胶不良,产品一致性差,且在注塑完成后产品在模具中卡紧不易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用以改善产品冲胶不良的缺陷,降低注塑后的产品取出的难度。
4.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位于下模组件上方,所述上模组件顶部设置有注塑孔;
5.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架与活动模块,所述活动模块可镶嵌于下模架上且与下模架活动连接,所述下模架与活动模块之间设有定位组件。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架与可拆卸上模,所述可拆卸上模镶嵌于上模架上,且通过螺丝与上模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架与可拆卸上模共同构成上模腔。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上具有至少两个上模腔,每两个所述上模腔之间通过上浇口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与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位于下模架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活动模块底部,所述定位销可容置于定位孔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架与活动模块共同构成下模腔,所述下模腔与上模腔数量相适配,每两个所述下模腔之间通过下浇口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模块上具有与下模腔数量相同的线沟镶件,所述线沟镶件通过螺丝安装于活动模块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模块的长度大于下模架且两端设有手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在上模组件内部贯通相连;
13.所述下模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在下模组件内部贯通相连。
14.上述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在注塑工序前,将下模组件的活动模块取出,在活动模块上将需要注塑的产品精准摆放至对应的位置,而后将活动模块放入下模架上,通过定位组件对活动模块定位,使得活动模块始终位于预设位置且保持不动,确保了产品注塑时的精度,不会发生冲胶现象,产品一致性好;注塑完成后,上模组件上抬,工作人员即可将活动
模块与成型的产品一同取出,而后将成品与活动模块分离,操作简单,避免了成品卡在模具内太紧不易取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下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活动模块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上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上模组件;11、注塑孔;12、上模架;13、可拆卸上模;14、上模腔;15、上浇口;16、第一进水口;17、第一出水口;2、下模组件;21、下模架;22、活动模块;221、线沟镶件;23、下模腔;24、下浇口;25、第二进水口;26、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活动式线夹内模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1位于下模组件2上方,所述上模组件1顶部设置有注塑孔11;
24.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架21与活动模块22,所述活动模块22可镶嵌于下模架21上且与下模架21活动连接,所述下模架21与活动模块22之间设有定位组件。
25.由人工将需要注塑的产品放入活动模块22的指定位置上,而后将活动模块22放入至下模架21上,通过定位组件对活动模块22进行定位,确保定位组件固定于下模架21上不动,而后注塑机通过注塑孔11对线夹内模模具内的产品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注塑机上抬,带动上模组件1同步上抬,将活动模块22取出,整个注塑过程结束。
26.进一步的,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活动模块22,在其中一个活动模块22位于模具上工作时,可以将需要注塑的产品摆放在闲置的活动模块22上,而后轮流放入模具上,无需等待产品摆放时间,效率更高。
27.这样,在注塑工序前,将下模组件2的活动模块22取出,在活动模块22上将需要注
塑的产品精准摆放至对应的位置,而后将活动模块22放入下模架21上,通过定位组件对活动模块22定位,使得活动模块22始终位于预设位置且保持不动,确保了产品注塑时的精度,不会发生冲胶现象,产品一致性好;注塑完成后,上模组件1上抬,工作人员即可将活动模块22与成型的产品一同取出,而后将成品与活动模块22分离,操作简单,避免了成品卡在模具内太紧不易取出的情况。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架12与可拆卸上模13,所述可拆卸上模13镶嵌于上模架12上,且通过螺丝与上模架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架12与可拆卸上模13共同构成上模腔14。
29.可拆卸上模13通过螺丝安装于上模架12上,在注塑机工作时,将可拆卸上模13的螺丝拧紧,使得可拆卸上模13与上模架12固定不会松动,上模组件1与下模组件2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模腔;在需要注塑的产品型号发生改变时,将可拆卸上模13的螺丝拧松,更换可拆卸上模13即可对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注塑,增加了模具的实用性。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1上具有至少两个上模腔14,每两个所述上模腔14之间通过上浇口15连接。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架21与活动模块22共同构成下模腔23,所述下模腔23与上模腔数14量相适配,每两个所述下模腔23之间通过下浇口24连接。
32.上模腔14与下模腔23数量相等,二者互相配合下形成模具的模腔,在注塑机对产品进行注塑时,原料液通过注塑孔11进入模具的模腔内,且模具具有至少两个模腔,原料液通过上浇口15与下浇口24共同配合下形成的浇口,流向下一模腔。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与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位于下模架21上,所述定位孔设于活动模块22底部,所述定位销可容置于定位孔内。当活动模块22放置于下模架21上时,将下模架21上的定位销放入活动模块22底部的定位孔内,此时活动模块22的位置固定不动,且与上模组件1相配适的上模腔14位置相吻合,使得注塑时更加精准,产品一致性更好。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模块22上具有与下模腔23数量相同的线沟镶件221,所述线沟镶件221通过螺丝安装于活动模块22上。线沟镶件221可拆卸安装于活动模块22上,在需要注胶的产品型号发生改变时,可以将线沟镶件221取下并更换,即可对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注胶,增加了模具的实用性与多样性。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模块22的长度大于下模架21且两端设有手柄。手柄的设置便于活动模块的拿取与安装,为工作人员操作时提供了便利。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1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16与第一出水口17,所述第一进水口16与第一出水口17在上模组件1内部贯通相连;
37.所述下模组件2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25与第二出水口26,所述第二进水口25与第二出水口26在下模组件2内部贯通相连。在注胶机对产品注胶完毕后,第一进水口16与第二进水口25同时进水而后分别经由第一出水口17与第二出水口16排出,形成水循环,对模具内注塑后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方便后续成品的取出,节约了等待时间。
3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