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7195发布日期:2022-01-05 12:2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测试塑料制品原料性能的过程中,常需要使用注塑机。塑料制品的原料通常为塑料粒,注塑机能加热塑料粒,使塑料粒呈熔融状态,并对将熔融状态下的塑料粒进行加工,制成所需的塑料制品,通过对塑料制品进行测验以检测塑料粒的性能。
3.注塑机通常包括注射模块、合模模块、传动模块、控制模块、加热及冷却模块、安全监测模块等。注塑机的加工流程一般先将原料从料斗注入机筒内,通过加热模块内将原料加热成熔融状态,然后注塑机的合模模块将模具闭合,注射模块前移对准模具的模型腔,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的压力保持和冷却,使塑料成型,以制得所需的塑料制品,并通过注塑机出料区出料。现有的注塑机进料罐容积较大且安装位置较高,需要上料装置将原料由储料罐源源不断地吸入进料罐中。上料装置运输的原料量大,运输效率高,且能够持续运转,很好地适配了注塑机注塑工艺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4.然而,与正常生产不同,研发和试产的规模通常比较小。对于研发而言,通常仅需要注塑出一件或几件测试样品即可。而对于试产而言,通常也仅需要注塑出几件或一小批塑料制品即可。即,研发和试产所需要的原料的量很少,若还要动用上料装置,则大材小用,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更好地适配研发和试产规模的进料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包括加料口朝上的料斗,料斗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插接注塑机机体进料口的进料管;料斗的上部密封拼接有加高筒,加高筒的两端开口,加高筒的底端开口与料斗的加料口可拆卸固定连接。
8.由于研发和试产所需原料量较少,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不再采用目前的进料灌和上料装置,而是采用高度可调的进料斗,进而减少生产资源的浪费。具体地:当注塑机用于研发时,所需的原料进料量少且通常小于试产所用的原料进料量,此时可将料斗上的加高筒拆下,以降低加料的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手动将原料添加至料斗内,提升加料的便捷性,并且在研发过程中,常采用小量不同配比的原料分批进行注塑测试,高度适当的料斗能减小操作人员分批加料时的难度。当注塑机用于试产时,原料的需求量较大,可将加高筒卡接在料斗的加料口处,增大料斗的容积,加料一次或几次即可满足注塑机用于试产时对原料的需求量,进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加料次数。
9.可选的,所述料斗的加料口距离注塑机机体进料口的高度为20~40cm。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目前注塑机进料口的高度以及人体身高,使用高度
恰当的料斗,以便于操作人员在研发时对料斗进行加料。
11.可选的,加高筒的底端与料斗的加料口处相插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便于料斗和加高筒的安装、拆卸和维修。
13.可选的,所述加高筒和注塑机机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分别与加高筒和注塑机机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连接加高筒之后,重心随着高度的增加往上移动,通过在加高筒和注塑机机体之间连接支撑架,增强料斗在连接加高筒之后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料斗和加高筒围设成的内部空间设置有用于过滤原料的筛网,筛网将料斗和加高筒围设的内部空间由上至下分为筛分区和出料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入原料的过程中,筛网能将原料内含有的较大的杂物和因潮湿而结块的原料留在筛网上,以达到过滤原料的效果。同时,减小料斗的进料管因杂质或结块的原料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筛网与加高筒可拆卸固定连接,或,筛网与料斗可拆卸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筛网的安装和拆卸,并且有利于筛网的清洗、维护和替换。
19.可选的,所述筛网与加高筒相卡接,或,筛网与料斗之间相卡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筛网能灵活地与加高筒或料斗相连接,在料斗需要连接加高筒时,筛网能与加高筒连接,使加高筒能与料斗直接卡接,以增大加高筒和料斗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21.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遮盖加料口或加高筒顶端的斗盖,斗盖与料斗的加料口处相抵接,或,斗盖与加高筒的顶端相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机闲置时,能将斗盖遮盖在料斗的加料口处或加高筒的顶端,减小灰尘和其余杂质通过料斗进入注塑机进而损坏注塑机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由于研发和试产所需原料量较少,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不再采用目前的进料灌和上料装置,而是采用高度可调的进料斗,进而减少生产资源的浪费;
25.2、筛网可在添加元原料过程中将杂质和因潮湿而结块的原料筛出,以减小杂质和原料堵塞料斗的可能性;
26.3、在注塑机闲置时,可将斗盖遮盖于料斗上,减小减小灰尘和其余杂质通过料斗进入注塑机进而损坏注塑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单独使用料斗时隐藏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1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1、料斗;111、加料口;112、存储部;113、进料管;114、卡槽;12、加高筒;121、卡柱;
13、支撑架;14、筛网;141、筛孔;15、斗盖;151、把手;2、固定板;3、进料口;4、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参照图1,包括料斗11、与料斗11相卡接的加高筒12、用于过滤原料的筛网14和加高筒12上遮盖的斗盖15。
35.如图2所示,料斗11包括用于储存原料的存储部112和与注塑机进料处相连通的进料管113。结合图1,存储部112呈扁圆筒状,顶面开口,称顶面开口为加料口111,参照图2,存储部112的中下部向存储部112的底端逐渐收束。进料管113呈圆管状,顶面与底面开口,轴线与存储部112的轴线重合,水平截面的半径小于存储部112的水平截面的半径。进料管113的顶部与存储部112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料斗11的加料口111距离注塑机机体4进料口3的高度为20~40cm,以便于操作人员添加原料。
36.如图1所示,注塑机包括机体4,机体4的进料处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呈长方形板状,水平设置,长度方向与注塑机机体4的长度方向垂直,底部与注塑机机体4固定连接。固定板2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通孔。结合图2,通孔与注塑机的进料口3相连通,且与进料管113相匹配。进料管113通过固定板2的通孔与固定板2插接,并且与注塑机的进料口3连通。
37.如图1所示,料斗11的加料口111处设置有加高筒12。加高筒12呈圆筒状,竖直设置,顶端和底端开口,加高筒12的轴线与料斗11的轴线重合。结合图4,加高筒12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若干卡柱121,卡柱121呈细长杆状,长度方向与加高筒12的轴线方向相同。若干卡柱121沿加高筒12的圆周侧壁方向间隔排设于加高筒12的底端。料斗11的加料口111处对应开设有若干卡槽114,加高筒12的底端与料斗11的进料口3处通过卡柱121和卡槽114相卡接且连通。
38.结合图3,当注塑机用于研发时,可将加高筒12拆卸,通过料斗11和筛网14进行进料;回看图1,当注塑机用于试产时,可将加高筒12安装,通过料斗11、加高筒12和筛网14进行进料。
39.如图1所示,加高筒12的外侧壁和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架13。支撑架13呈长板状,竖向倾斜设置,整体由底端向顶端倾斜向加高筒12。若干支撑架13沿加高筒12的外壁相对设置。支撑架13长度方向靠近加高筒12的一端与加高筒12的外壁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长度方向靠近固定板2的一端与固定板2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40.如图1所示,加高筒12和料斗11围设而成的内部设置有筛网14,筛网14的呈圆筒状,顶面开口,底面上遍布筛孔141,筛网14的轴线与加高筒12的轴线重合。筛网14侧壁的顶部向远离筛网14的轴线相外弯折,并向加高筒12的侧壁延伸,使筛网14套设于加高筒12内时,筛网14的顶部与加高筒12的顶部相卡接。当将加高筒12拆卸时,筛网14可套设于料斗11内,筛网14的顶部与料斗11的加料口111处相卡接。筛网14能在加料时将原料中的较大的杂物和因潮湿而结块的原料筛出,减小较大的杂物和结块原料堵塞料斗11的可能性。
41.如图1所示,加高筒12的顶部设置有斗盖15。斗盖15呈扁平圆柱状,底面开口,水平设置,轴线与加高筒12的轴线重合。斗盖15的顶面设置有用于抓取的把手151。当料斗11与加高筒12相连接使用后,斗盖15可遮盖于加高筒12的顶部。同样的,当料斗11与加高筒12分
离使用后,斗盖15可遮盖于料斗11的顶部。
42.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研发试产用注塑机的进料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当注塑机用于研发时,将料斗11上的加高筒12拆下,再将筛网14卡接于料斗11上,再对料斗11进行进料。料斗11高度的减小有利于操作人员手动将原料添加至料斗11内,提升加料的便捷性。并且在研发过程中,常采用小量不同配比的原料分批进行注塑测试,高度适当的料斗11能减小操作人员分批加料时的操作难度。当注塑机用于试产时,将加高筒12卡接在料斗11的加料口111处,增大料斗11的容积,再将筛网14卡接于加高筒12上,最后再加入原料。料斗11容积的增加能满足注塑机用于试产时对原料的需求量,进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加料次数。在注塑机使用完毕后,将斗盖15遮盖于料斗11或加高筒12的顶部,以起到防尘和防杂质的作用。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