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侧真空脱挥的真空脱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2276发布日期:2022-04-22 12:4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侧真空脱挥的真空脱挥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用于侧真空脱挥的真空脱挥座。


背景技术:

2.双螺杆挤出机由传动装置、加料装置、料筒和螺杆等几个部分组成,于具有良好的加料性能、混炼塑化性能、排气性能、挤出稳定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挤出制品的成型加工。
3.为防止聚合物在熔融基础的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残留气体、低分子挥发物、溶剂、反应生成物中的气体和粉体等真空挥发物,目前真空脱挥座通常采用筒体结构安装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侧真空脱挥口处,但是真空挥发物会在筒体内冷凝并堵塞真空脱挥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防止冷凝的真空挥发物堵塞的真空脱挥座。
5.一种用于侧真空脱挥的真空脱挥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用以安装在螺杆挤出机的机筒的侧真空脱挥口处,所述座体上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脱挥腔和第二脱挥腔,且所述第二脱挥腔分布在所述第一脱挥腔背离所述机筒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脱挥腔贯穿所述座体并用以通过所述侧真空脱挥口处的插件与所述机筒的内孔连通,且所述第二脱挥腔的截面积沿着远离所述第一脱挥腔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座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脱挥腔内部连通的真空口,所述真空口用以与真空设备的进气口连通。
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脱挥腔的下侧腔壁远离所述第一脱挥腔的一侧倾斜向下。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脱挥腔呈喇叭形。
8.作为优选,所述座体背离所述机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脱挥腔内部连通的清挥口,且所述座体在所述清挥口处设有可启闭的腔门。
9.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以加热所述第一脱挥腔的加热器。
10.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上端或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脱挥腔内部连通的探视口,且所述探视口处设有可启闭的探视窗。
11.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上端的所述探视窗设置在所述第二脱挥腔靠近所述第一脱挥腔的一端。
12.本技术所述真空脱挥座使得真空挥发物大部分冷凝在所述第二脱挥腔内,避免真空挥发物冷凝在所述第一脱挥腔内而堵塞所述脱挥流道,且由于第二脱挥腔内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加快真空挥发物中水蒸气的冷凝效率,加速真空挥发物中的水蒸气冷凝。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侧真空脱挥的真空脱挥座的剖视图。
16.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17.1、座体;11、第一脱挥腔;12、第二脱挥腔;13、真空口;2、机筒;3、插件;4、腔门;5、探视窗。
1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1.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用于侧真空脱挥的真空脱挥座包括座体1,所述座体1用以安装在螺杆挤出机的机筒2的侧真空脱挥口处,所述座体1上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脱挥腔11和第二脱挥腔12,且所述第二脱挥腔12分布在所述第一脱挥腔11背离所述机筒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脱挥腔11贯穿所述座体1并用以通过所述侧真空脱挥口处的插件3与所述机筒2的内孔连通,且所述第二脱挥腔12的截面积沿着远离所述第一脱挥腔11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座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部连通的真空口13,所述真空口13用以与真空设备的进气口连通。
22.所述机筒2的一侧设有与其内孔连通的真空脱挥口,所述机筒2在所述真空脱挥口处安装有堵塞所述真空脱挥口的插件3,且所述插件3上设有与所述内孔连通的脱挥流道,所述第一脱挥腔11与所述脱挥流道连通。
23.熔融状态下的聚合物中的空气、残留气体、低分子挥发物、溶剂、反应生成物中的气体和粉体等真空挥发物排气在真空的条件下从所述脱挥流道依次流经第一脱挥腔11、第二脱挥腔12后经过所述真空口13排出,使得真空挥发物大部分冷凝在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避免真空挥发物冷凝在所述第一脱挥腔11内而堵塞所述脱挥流道,且由于第二脱挥腔12内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加快真空挥发物中水蒸气的冷凝效率,加速真空挥发物中的水蒸气冷凝。
2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脱挥腔12的下侧腔壁远离所述第一脱挥腔11的一侧倾斜向下。
25.所述第二脱挥腔12的下侧腔壁远离所述第一脱挥腔11的一侧倾斜向下,从而实现
所述第二脱挥腔12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且冷凝在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的水蒸气能沿着所述第二脱挥腔12的下侧内腔壁流动,方便清理冷凝水,且冷凝后的真空挥发物能冷凝在所述第二脱挥腔12下侧内腔壁处,能有效防止冷凝的真空挥发物堵塞脱挥流道。
26.具体地,所述第二脱挥腔12呈喇叭形。
27.所述第二脱挥腔12呈喇叭形,所述第二脱挥内的容积逐渐增大,且所述真空口13分布在所述第二脱挥腔12靠近所述第一脱挥腔11的一端,能有效防止冷凝的真空挥发物堵塞真空口13。
28.作为优选,所述座体1背离所述机筒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部连通的清挥口,且所述座体在所述清挥口处设有可启闭的腔门4。
29.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真空脱挥座的结构使冷凝的真空挥发物大部分积累在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将所述腔门4打开即可清理所述真空脱挥腔内冷凝的真空挥发物,使用更方便。
30.作为优选,所述座体1上设有用以加热所述第一脱挥腔11的加热器。
31.所述真空脱挥座上的加热器为所述第一脱挥腔11内部加热,以使冷凝在所述第一脱挥腔11内部的真空挥发物能在加热器的作用下熔融滴落并汇集在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避免真空挥发物冷凝在所述第一脱挥腔11内部而堵塞所述脱挥流道。
32.作为优选,所述座体1上端或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部连通的探视口,且所述探视口处设有可启闭的探视窗5。
33.工作人员可通过所述探视窗5观察所述第二脱挥腔12内冷凝的真空挥发物,所述座体1上端的所述探视窗5设置在所述第二脱挥腔12靠近所述第一脱挥腔11的一端,防止冷凝的真空挥发物堵塞所述探视窗,设置在所述真空脱挥座下端的探视口可供冷凝水流出。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