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7428发布日期:2023-07-05 19:0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橡胶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


背景技术:

1、改进前的减震垫模具结构,采用的是1模48穴,由于注料口到达每个模穴的行程不一,会导致每个流道注入的料不均匀从而导致产品缺料及尺寸不合格现象严重,合格率偏低,影响产品的交付进度,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包括流道板、上模板、中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安装在流道板上,所述中模板安装在上模板远离流道板的一侧,所述下模板安装在中模板远离上模板的一侧,所述中模板内开设有模芯槽,模芯槽内安装有活动模芯,所述上模板与活动模芯之间形成多个呈环形布置模穴,所述流道板上开设有注料口且注料口的轴线与多个环形布置模穴形成圆环的轴线重合,且流道板上开设有多个以注料口为中心向多个模穴扩散并与多个模穴一一对应且连通的流道。

3、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与模芯槽连通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碟簧,所述碟簧的一端抵紧在活动模芯上且碟簧远离活动模芯的一端抵紧在安装槽内壁。

4、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滑动贯穿有轴肩螺栓且轴肩螺栓与活动模芯螺纹连接。

5、优选的,所述流道板上安装有闷头,所述闷头上压盖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流道板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中模板上开设有多个模芯槽。

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多个流道,多个流道呈圆形放射形分布,可以使得注料口到各个模穴的行程、流量等均相同,可以确保原料流速的均匀,使得产品不会因为注料不均匀而出现缺料的情况,可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包括流道板(1)、上模板(2)、中模板(3)与下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安装在流道板(1)上,所述中模板(3)安装在上模板(2)远离流道板(1)的一侧,所述下模板(4)安装在中模板(3)远离上模板(2)的一侧,所述中模板(3)内开设有模芯槽,模芯槽内安装有活动模芯(9),所述上模板(2)与活动模芯(9)之间形成多个呈环形布置模穴(10),所述流道板(1)上开设有注料口且注料口的轴线与多个环形布置模穴(10)形成圆环的轴线重合,且流道板(1)上开设有多个以注料口为中心向多个模穴(10)扩散并与多个模穴(10)一一对应且连通的流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4)上开设有与模芯槽连通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碟簧(8),所述碟簧(8)的一端抵紧在活动模芯(9)上且碟簧(8)远离活动模芯(9)的一端抵紧在安装槽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4)上滑动贯穿有轴肩螺栓(7)且轴肩螺栓(7)与活动模芯(9)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1)上安装有闷头(6),所述闷头(6)上压盖有定位环(5),所述定位环(5)与流道板(1)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3)上开设有多个模芯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改进减震垫无边模具,包括流道板、上模板、中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安装在流道板上,所述中模板安装在上模板远离流道板的一侧,所述下模板安装在中模板远离上模板的一侧,所述中模板内开设有模芯槽,模芯槽内安装有活动模芯,所述上模板与活动模芯之间形成多个呈环形布置模穴,所述流道板上开设有注料口且注料口的轴线与多个环形布置模穴形成圆环的轴线重合,且流道板上开设有多个以注料口为中心向多个模穴扩散并与多个模穴一一对应且连通的流道,通过设置的多个流道,多个流道呈圆形放射形分布,可以使得注料口到各个模穴的行程、流量等均相同,使得产品不会因为注料不均匀而出现缺料的情况,可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韩双能,周芬,陈连科,程星,李思宾,曾强靖,罗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