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2309发布日期:2022-08-02 22:1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机。


背景技术:

2.挤出机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后出料。塑料挤出机可以与管材、薄膜、捧材、单丝、扁丝、打包带、挤网、板材、异型材、造粒、电缆包覆等各种塑料成型辅机匹配,组成各种塑料挤出成型生产线,生产各种塑料制品,在塑料加工行业应用广泛。
3.塑料挤出机外部的加热装置安装在塑料挤出机的筒体外部,相关技术中的塑料挤出机加热装置安装较为复杂,且后期拆卸检修也不够方便,造成检修人员安装以及拆卸检修强度较大,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塑料挤出机,以解决塑料挤出机外部的加热装置安装在塑料挤出机的筒体外部,相关技术中的塑料挤出机加热装置安装较为复杂,且后期拆卸检修也不够方便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塑料挤出机,包括:挤出机主体和熔化加热机构。
6.所述挤出机主体包括筒体、螺旋叶片、减速电机、上料仓、出料机头和支撑架件,所述螺旋叶片转动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筒体一端,且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旋叶片一端,所述出料机头安装于所述筒体另一端,所述上料仓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方,且所述上料仓底端连通于所述筒体,多组所述支撑架件安装于所述筒体外部,所述熔化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管体和电加热管,所述第一管体固定套设于所述筒体外部,且所述电加热管套设于所述筒体外部,且所述电加热管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内部,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下管体和第一上管体,所述第一下管体和所述第一上管体分别套设于所述筒体外部,且所述第一下管体和所述第一上管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管体和所述第一上管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管体和所述第一上管体内部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管体和所述第一上管体两端均设置连接有固定件。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耳板和第一固定螺栓,两组第一耳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管体和所述第一上管体两端,且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第一耳板。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架件底部固定连接。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速电机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件包括支撑腿和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固定套于所述筒体外部,且两个所述支撑腿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扣件底部两侧。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包括下箍板和上箍板,所述下箍板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腿顶部,所述上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箍板顶部。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箍板和所述上箍板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且所述下箍板和所述上箍板两侧的所述第二耳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
16.上述塑料挤出机不能在上料仓加料的时候同时对物料进行预先混合。
17.该塑料挤出机还包括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上料斗、第一三通管、连接软管、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和下料管,所述上料仓顶部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均设置于所述上料仓内部,所述上料斗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方,所述第一三通管两端分别贯穿于所述盖板且延伸至所述盖板下方,所述上料斗底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管顶端,两个所述连接软管顶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三通管底部两端,且所述连接软管底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顶端,且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底端分别连通于所述下料管顶端。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二螺旋管顶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安装架顶部两侧均连接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顶端连接于所述上料仓内壁。
19.该塑料挤出机还包括辅助预热机构,所述辅助预热机构包括热风机和第二三通管,所述热风机安装于所述盖板顶部,所述第二三通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管内部,所述第二三通管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三通管侧壁,且所述热风机出风端口连通于所述第二三通管一端。
20.多种物料从上料斗进行上料,上料至上料斗内部的物料经过第一三通管分流至两个连接软管内部,混合分流后的物料再分别进入至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进行滑落混合落下,最终再从下料管混合下料至上料仓内部底侧,最终混合物料下落至筒体内部。振动电机带动安装架振动,即带动安装架两侧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的物料振动混合,即物料在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滑动混合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振动混合,进一步提升上料的塑料颗粒的混合效率。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的螺旋结构可实现内部上料的混合物料能够同时沿着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缓慢下料移动,增加滑动混料以及振动混料的时间,进一步提升混料的质量。
21.热风机鼓出的热风通过第二三通管进入至第一三通管内部,再通过第一三通管分流进入至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对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的混合物料进行预加热,当预加热后的物料再进入至筒体内部进行加热时,可有效缩短塑料加热时间,提升塑料加热熔化速度。当热风机鼓出的热风在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时,振动电机同时带动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的物料振动,振动跳跃的物料避免累积滑落,增加物料表面与热风的接触面积,提升物料的预加热速度和质量,同时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的螺旋结构延长物料滑落时间,进一步提升提升物料的预加热速度和质量。
22.上述塑料挤出机热风机排出的热气经过预处理后不能够被再次利用。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预热机构还包括第二管体和连接管,所述第二管体套设于所述筒体外部,所述连接管顶端连通于所述上料仓内部,且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体内部。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下管体、第二上管体和环形隔板,所述第二下管体和所述第二上管体分别套设于所述筒体下方和上方,且所述第二下管体和所述第二上管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管体和所述第二上管体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多块所述环形隔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且所述环形隔板侧面设置有通气孔若干个,所述第二下管体远离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连通的出气口。
25.热风机排出至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内部的热风最终从下料管排出至上料仓内部,进入至上料仓内部的热空气经过连接管进入至第二下管体和第二上管体内部的第二安装槽内部,在通过第二安装槽上环形隔板上的通气孔最终从出气口排出。环形隔板可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制或者铜制板材,进入至第二安装槽内部的热气中的热量被环形隔板吸收,然后通过第二下管体和第二上管体传导至筒体,对筒体内部添加的塑料混合料进行二次预加热,能够对第一次预加热后的热空气进行再次利用,即节约能源的使用。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塑料挤出机,使用时,熔化加热机构采用第一管体和电加热管组合的安装方式,预先拆卸筒体底部一侧的支撑架件,将电加热管套在筒体外部,再将第一下管体和第一上管体分别套设安装在电加热管下方以及上方,最后将拆卸的一侧支撑架件重新安装在筒体底部一侧,完成熔化加热机构的安装。拆卸检修方式为预先拆卸筒体底部一侧的支撑架件,在拆开第一下管体以及第一上管体,最后可将筒体外部的电加热管进行拆卸检修或者更换。
2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塑料挤出机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挤出机主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熔化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架件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混料机构和辅助预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混料机构和热风机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风机、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管体结构示意图。
37.图标:
38.10-挤出机主体;110-筒体;120-螺旋叶片;130-减速电机;140-上料仓;150-出料
机头;160-支撑架件;161-支撑腿;162-卡扣件;1621-下箍板;1622-上箍板;170-底座;180-支撑座;190-盖板;20-熔化加热机构;210-第一管体;211-第一下管体;212-第一上管体;213-固定件;214-第一安装槽;220-电加热管;30-混料机构;310-上料斗;320-第一三通管;330-连接软管;340-第一螺旋管;350-第二螺旋管;360-下料管;370-振动电机;380-安装架;390-弹性连接件;40-辅助预热机构;410-热风机;420-第二三通管;430-第二管体;431-第二下管体;432-第二上管体;433-第二安装槽;434-环形隔板;44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4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塑料挤出机。
42.请参阅图1-图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塑料挤出机,包括:挤出机主体10和熔化加热机构20。其中,熔化加热机构20安装在挤出机主体10外部,且熔化加热机构20能够在挤出机主体10外部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后期维修人员对熔化加热机构20进行维修以及检修。
43.请参阅图2,挤出机主体10包括筒体110、螺旋叶片120、减速电机130、上料仓140、出料机头150和支撑架件160。螺旋叶片120转动设置于筒体110内部,减速电机130设置于筒体110一端,且减速电机130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于螺旋叶片120一端;减速电机130的输出轴和螺旋叶片120之间采用联轴器固定。出料机头150安装于筒体110另一端,上料仓140设置于筒体110上方,且上料仓140底端连通于筒体110,多组支撑架件160安装于筒体110外部;支撑架件160和筒体11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筒体110下方设置有底座170,底座170上表面与支撑架件160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70和支撑架件16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减速电机130底部设置有支撑座180,支撑座180固定安装于底座170顶部;支撑座180和底座17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支撑架件160包括支撑腿161和卡扣件162,卡扣件162固定套于筒体110外部,且两个支撑腿161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卡扣件162底部两侧。卡扣件162包括下箍板1621和上箍板1622,下箍板1621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腿161顶部,上箍板1622固定连接于下箍板1621顶部。下箍板1621和上箍板1622两侧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且下箍板1621和上箍板1622两侧的第二耳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下箍板1621和上箍板1622通过第二耳板和第二固定螺栓固定在筒体110外部。
45.请参阅图2和图3,熔化加热机构20包括第一管体210和电加热管220,第一管体210固定套设于筒体110外部,且电加热管220套设于筒体110外部,且电加热管220安装于第一管体210内部。第一管体210包括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分别套设于筒体110外部,且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内部均设置相应隔热以及绝缘板材。
46.塑料颗粒从上料仓140上料至筒体110内部,减速电机130带动螺旋叶片120转动,使得上料的塑料颗粒在筒体110内部移动。当塑料颗粒移动至熔化加热机构20区域时,熔化加热机构20内部的电加热管220产生的温度将塑料颗粒逐渐熔化,最终融化后的塑料从出料机头150出料。熔化加热机构20采用第一管体210和电加热管220组合的安装方式,预先拆卸筒体110底部一侧的支撑架件160,将电加热管220套在筒体110外部,再将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分别套设安装在电加热管220下方以及上方,最后将拆卸的一侧支撑架件160重新安装在筒体110底部一侧,完成熔化加热机构20的安装。
47.拆卸检修方式为预先拆卸筒体110底部一侧的支撑架件160,在拆开第一下管体211以及第一上管体212,最后可将筒体110外部的电加热管220进行拆卸检修或者更换。
4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减速电机130和电加热管22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减速电机130和电加热管22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用于密封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之间的缝隙。
5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内部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14,电加热管22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14内部。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两端均设置连接有固定件213。固定件213包括第一耳板和第一固定螺栓,两组第一耳板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两端,且第一固定螺栓分别连接于两块第一耳板。第一安装槽214用于放置安装电加热管220,固定件213中的第二耳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用于安装第一下管体211和第一上管体212。
51.上述塑料挤出机不能在上料仓140加料的时候同时对物料进行预先混合。
52.请参阅图5和图6,该塑料挤出机还包括混料机构30,混料机构30包括上料斗310、第一三通管320、连接软管330、第一螺旋管340、第二螺旋管350和下料管360。上料仓140顶部固定设置有盖板190,上料仓140和盖板19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均设置于上料仓140内部,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螺旋部分叠合设置,可有效减小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在上料仓140内部占用的空间。上料斗310设置于盖板190上方,第一三通管320两端分别贯穿于盖板190且延伸至盖板190下方,上料斗310底端连通于第一三通管320顶端,上料斗310和第一三通管320采用焊接固定连通。两个连接软管330顶端分别连通于第一三通管320底部两端,且连接软管330底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顶端,且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底端分别连通于下料管360顶端。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顶端安装有安装架380,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与安装架380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架380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370,安装架380顶部两侧均连接有弹性连接件390,弹性连接件390顶端连接于上料仓140内壁。该塑料挤出机还包括辅助预热机构40,辅助预热机构40包括热风机410和第二三通管420,热风机410安装于盖板190顶部,第二三通管420设置于第一三通管320内部,第二三通管420一端贯穿于第一三通管320侧壁,且热风机410出风端口连通于第二三通管420一端。
53.多种物料从上料斗310进行上料,上料至上料斗310内部的物料经过第一三通管320分流至两个连接软管330内部,混合分流后的物料再分别进入至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
螺旋管350内部进行滑落混合落下,最终再从下料管360混合下料至上料仓140内部底侧,最终混合物料下落至筒体110内部。振动电机370带动安装架380振动,即带动安装架380两侧的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的物料振动混合,即物料在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滑动混合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振动混合,进一步提升上料的塑料颗粒的混合效率。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的螺旋结构可实现内部上料的混合物料能够同时沿着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缓慢下料移动,增加滑动混料以及振动混料的时间,进一步提升混料的质量。
54.热风机410鼓出的热风通过第二三通管420进入至第一三通管320内部,再通过第一三通管320分流进入至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对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的混合物料进行预加热,当预加热后的物料再进入至筒体110内部进行加热时,可有效缩短塑料加热时间,提升塑料加热熔化速度。当热风机410鼓出的热风在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时,振动电机370同时带动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的物料振动,振动跳跃的物料避免累积滑落,增加物料表面与热风的接触面积,提升物料的预加热速度和质量,同时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的螺旋结构延长物料滑落时间,进一步提升提升物料的预加热速度和质量。
55.上述塑料挤出机热风机410排出的热气经过预处理后不能够被再次利用。
5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辅助预热机构40还包括第二管体430和连接管440。第二管体430套设于筒体110外部,连接管440顶端连通于上料仓140内部,且连接管440另一端连通于第二管体430内部。第二管体430包括第二下管体431、第二上管体432和环形隔板434。第二下管体431和第二上管体432分别套设于筒体110下方和上方,且第二下管体431和第二上管体432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二下管体431和第二上管体432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槽433,多块环形隔板434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槽433内部,环形隔板434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槽433内壁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且环形隔板434侧面设置有通气孔若干个,第二下管体431远离连接管440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433相连通的出气口。
57.热风机410排出至第一螺旋管340和第二螺旋管350内部的热风最终从下料管360排出至上料仓140内部,进入至上料仓140内部的热空气经过连接管440进入至第二下管体431和第二上管体432内部的第二安装槽433内部,在通过第二安装槽433上环形隔板434上的通气孔最终从出气口排出。环形隔板434可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制或者铜制板材,进入至第二安装槽433内部的热气中的热量被环形隔板434吸收,然后通过第二下管体431和第二上管体432传导至筒体110,对筒体110内部添加的塑料混合料进行二次预加热,能够对第一次预加热后的热空气进行再次利用,即节约能源的使用。
5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风机4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热风机4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5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