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水冷壁受热面用的覆膜装置

文档序号:31950722发布日期:2022-10-28 20: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水冷壁受热面用的覆膜装置

1.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水冷壁受热面用的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因此垃圾需要借助垃圾焚烧锅炉进行焚化处理,其中在垃圾焚烧锅炉中包括受热面,便于垃圾的干燥,然而受热面因为工资需求需要进行覆膜。
3.目前的垃圾焚烧锅炉所用的受热面多为圆筒形面,这样就导致垃圾焚烧锅炉的受热面需要进行覆膜一圈,同时现有的受热面在进行覆膜的过程中,常常采用人工覆膜,人工覆膜存在覆膜过程所用时间长的缺点,同时由于受热面呈现圆筒形,因此在人工对受热面进行覆膜的过程中部,需要对膜进行弯曲,这就导致膜在受热面上覆膜时存在覆膜不平整的现象,影响受热面的覆膜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水冷壁受热面用的覆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过程中所提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水冷壁受热面用的覆膜装置,所述受热面自转组件包括有组件底部支架、电机轴、传动齿轮、旋转圆盘、外部齿牙、磁吸圆框、限位挡板与中部穿槽,其中电机轴贯穿在组件底部支架的一端中间位置布置,所述传动齿轮套在电机轴的上端,其中旋转圆盘处于组件底部支架的中间位置上侧,所述外部齿牙均匀固定在旋转圆盘的外围,其中磁吸圆框嵌入在旋转圆盘的上端内侧布置,所述限制挡板均匀固定在旋转圆盘的上端,其中中部穿槽贯穿开设在旋转圆盘的中部布置,所述内壁覆膜组件贯穿中部穿槽的一侧布置。
6.优选的,所述电机轴与组件底部支架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其中电机轴与传动齿轮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在工作状态中,所述旋转圆盘通过外部齿牙与传动齿轮啮合布置,所述旋转圆盘与外部齿牙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限位挡板位于磁吸圆框的外围,所述中部穿槽与磁吸圆框的中腔互通布置。
7.优选的,所述组件底部支架的上端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插入支撑杆,其中插入支撑杆处于中部穿槽的圆心位置,所述插入支撑杆的下侧外围套有固定连接的平台提供环,其中平台提供环的上端表面与磁吸圆框的上端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插入支撑杆上套有膜卷辊,其中膜卷辊上缠绕布置有隔热膜,所述插入支撑杆的一侧放置靠近中部穿槽内壁的侧支杆,其中侧支杆的上端布置气压输入管,所述侧支杆的一端中间位置开设容纳滑槽,其中容纳滑槽的内部一侧放置有防动压杆。
8.优选的,所述旋转圆盘的内壁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固定底座,其中固定底座处于中部穿槽的内部一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布置转动连接的靠近压辊,其中靠近压辊的中部开设布置有中间断层,所述中间断层的内部均匀布置顶动块,其中顶动块与靠近压辊之间均进行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内壁覆膜组件包括有承接支杆、往复移动碾平杆、内部滑动槽、第一复位弹簧、槽内滑杆与错开弧形块,其中往复碾平杆嵌入在承接支杆的一端中间位置布置,所述内部滑动槽开设在承接支杆的内端中间位置,其中第一复位弹簧位于内部滑动槽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槽内滑杆对称布置在内部滑动槽的内部,其中错开弧形块固定在槽内滑杆的靠近内部滑动槽中部的一端。
10.优选的,所述承接支杆与固定底座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往复碾平杆布置的数量为两个,单个往复碾平杆与其相对应的槽内滑杆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槽内滑杆位于两个第一复位弹簧之间,两个所述槽内滑杆之间存在间隙。
11.优选的,两个所述错开弧形块之间放置有双侧顶开块,其中错开弧形块的一端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内外通杆,所述内外通杆贯穿承接支杆的一侧布置,其中内外通杆上套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内外通杆的一端处于中间断层的内部,其中内外通杆处于中间断层内部的一端布置固定连接的端部突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对本发明的设置,便于借助磁吸圆框以及限位挡板对需要覆膜的受热面的位置进行限制锁定,同时把膜卷辊布置直接布置在受热面的内部,使得在靠近压辊的限制下,同时受热面发生转动,膜会自动贴合在受热面,进一步的在膜贴合的过程中,会带动靠近压辊进行转动,进一步的两个往复移动碾平同时向外或者向内移动,这样使得膜在贴合过程中被碾平,有利于覆膜的平整。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旋转圆盘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侧支杆俯视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承接支杆立体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承接支杆半剖立体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图5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组件底部支架1、插入支撑杆101、平台提供环102、膜卷辊103、隔热膜104、侧支杆105、气压输入管106、容纳滑槽107、防动压杆108、电机轴11、传动齿轮12、旋转圆盘13、固定底座1301、靠近压辊1302、中间断层1303、顶动块1304、外部齿牙14、磁吸圆框15、限位挡板16、中部穿槽17、承接支杆2、往复移动碾平杆21、内部滑动槽22、第一复位弹簧23、槽内滑杆24、错开弧形块25、双侧顶开块2501、内外通杆2502、第二复位弹簧2503、端部突块2504。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
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22.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受热面自转组件以及内壁覆膜组件,受热面自转组件包括有组件底部支架1、电机轴11、传动齿轮12、旋转圆盘13、外部齿牙14、磁吸圆框15、限位挡板16与中部穿槽17,其中电机轴11贯穿在组件底部支架1的一端中间位置布置,传动齿轮12套在电机轴11的上端,其中旋转圆盘13处于组件底部支架1的中间位置上侧,外部齿牙14均匀固定在旋转圆盘13的外围,其中磁吸圆框15嵌入在旋转圆盘13的上端内侧布置,磁吸圆框15可采用电磁吸,便于对金属的受热面进行吸附,限制挡板16均匀固定在旋转圆盘13的上端,其中中部穿槽17贯穿开设在旋转圆盘13的中部布置,内壁覆膜组件贯穿中部穿槽17的一侧布置。
23.电机轴11通过现有的电机进行带动转动,电机轴11可以通过传动齿轮12与外部齿牙14,带动旋转圆盘13进行转动、旋转圆盘13会带动固定底座1301进行转动,进行转动。
24.磁吸圆框15与组件底部支架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磁吸圆框15不会随着旋转圆盘13进行转动。
25.电机轴11与组件底部支架1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其中电机轴11与传动齿轮12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在工作状态中,旋转圆盘13通过外部齿牙14与传动齿轮12啮合布置,旋转圆盘13与组件底部支架1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旋转圆盘13与外部齿牙14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中限位挡板16位于磁吸圆框15的外围,中部穿槽17与磁吸圆框15的中腔互通布置。
26.组件底部支架1的上端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插入支撑杆101,其中插入支撑杆101处于中部穿槽17的圆心位置,插入支撑杆101的下侧外围套有固定连接的平台提供环102,借助插入支撑杆101与平台提供环102,把膜卷辊103插在插入支撑杆101上,使得隔热膜104处于受热面的中心,同时隔热膜104的一端绕过靠近压辊1302,并被防动压杆108所压住,其中平台提供环102的上端表面与磁吸圆框15的上端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插入支撑杆101上套有膜卷辊103,其中膜卷辊103上缠绕布置有隔热膜104,插入支撑杆101的一侧放置靠近中部穿槽17内壁的侧支杆105,其中侧支杆105的上端布置气压输入管106,侧支杆105的一端中间位置开设容纳滑槽107,其中容纳滑槽107的内部一侧放置有防动压杆108。
27.侧支杆105的内部布置有与气压输入管106互通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防动压杆108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气压输入管106可以与气压泵连接,使得防动压杆108可以对隔热膜104的一端进行下压贴合。
28.旋转圆盘13的内壁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固定底座1301,其中固定底座1301处于中部穿槽17的内部一侧,固定底座1301的上端布置转动连接的靠近压辊1302,其中靠近压辊1302的中部开设布置有中间断层1303,中间断层1303的内部均匀布置顶动块1304,顶动块1304布置的形状为半球形,其中顶动块1304与靠近压辊1302之间均进行固定连接。
29.旋转圆盘13通过固定底座1301带动靠近压辊1302进行转动,隔热膜1304不断被放
开,靠近压辊1302使得隔热膜1304贴合在受热面的内壁上。
30.内壁覆膜组件包括有承接支杆2、往复移动碾平杆21、内部滑动槽22、第一复位弹簧23、槽内滑杆24与错开弧形块25,其中往复碾平杆21嵌入在承接支杆2的一端中间位置布置,内部滑动槽22开设在承接支杆2的内端中间位置,其中第一复位弹簧23位于内部滑动槽22的内部上下两侧,槽内滑杆24对称布置在内部滑动槽22的内部,其中错开弧形块25固定在槽内滑杆24的靠近内部滑动槽22中部的一端。错开弧形块25接触双侧顶开块2501的端面为弧形面。
31.承接支杆2与固定底座1301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其中往复碾平杆21布置的数量为两个,单个往复碾平杆21与其相对应的槽内滑杆24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两个槽内滑杆24位于两个第一复位弹簧23之间,两个槽内滑杆24之间存在间隙。
32.两个错开弧形块25之间放置有双侧顶开块2501,其中错开弧形块25的一端中间位置布置固定连接的内外通杆2502,内外通杆2502贯穿承接支杆2的一侧布置,其中内外通杆2502上套有第二复位弹簧2503,内外通杆2502的一端处于中间断层1303的内部,其中内外通杆2502处于中间断层1303内部的一端布置固定连接的端部突块2504。
33.在隔热膜104被铺设的过程中,由于靠近压辊1302发生转动,隔热膜104被铺设在受热面上,并且在靠近压辊1302转动的过程中,顶动块1304对端部突块2504进行顶动,内外通杆2502带动双侧顶开块2501向内运动,第二复位弹簧2503发生形变,进一步的在错开弧形块25的作用下,两个槽内滑杆24会被双侧顶开块2501进行顶开,此时往复移动碾平杆21向上运动,同时在第一复位弹簧23的作用下,往复移动碾平杆21又会向内侧运动,这样便于对隔热膜104进行正平,随后对隔热膜104进行切断,并且使得隔热膜104的两个端部首位对接即可。
34.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