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胀薄膜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7716发布日期:2022-12-06 19: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胀薄膜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加工工艺,特别是一种溶胀薄膜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
3.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通常分为软包电池、柱状电池和纽扣式电池等几种。柱状电池和纽扣式电池的结构都是采用金属外壳包裹电芯制成,在加工过程中,先加工好外壳,然后再将电芯材料卷绕形成电池卷芯(即电芯),最后将电池卷芯装入壳体内,封装形成锂电池。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电芯尺寸不可能做到与外壳尺寸完全吻合,这样就难免会产生电芯与外壳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电池封装好后就会造成电芯在外壳内产生晃动,在运输、使用、碰撞试验、跌落试验等过程中,难免造成损坏,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电芯极耳位脱焊、虚连以及电池短路等,从而造成电池故障,因此,如何解决电池电芯与外壳之间的间隙问题,就成了锂电池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电芯和外壳之间存在间隙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溶胀薄膜的制造工艺,通过该工艺生产的薄膜在浸入电解液中后,会产生溶胀效果,将电芯和外壳之间存在间隙充满,可解决电芯在外壳内晃动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胀薄膜的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结晶:将改性后的原材料在结晶塔持续通过热风加热烘干并不停搅拌,使其形成结晶状;步骤s2、干燥除湿:将结晶后的材料转入干燥除湿塔进行干燥、除湿;步骤s3、加热挤压:将干燥后的材料转入挤出机料斗,将材料通过挤出机挤;步骤s4、过滤:螺杆加热挤压材料经过120目以上的钢制滤网过滤;步骤s5、计量:过滤后的材料经齿轮计量泵进行计量,根据齿轮计量泵参数调整挤出模口的流量;步骤s6、挤出:通过衣架式平口模头进行挤出;步骤s7、铸片:挤出后的材料,进入铸片辊进行冷却铸片,通过铸片辊挤压使膜片材料厚度达到0.06mm~0.1mm;步骤s8、切边:通过切边设备对冷却后的薄膜进行切边处理;步骤s9、拉伸:将切边后的薄膜通过拉伸辊进行加热拉伸,达到膜材的设定厚度;步骤s10、热定型:通过热定型辊对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步骤s11、测厚:通过自动测厚仪对热定型后的薄膜材料进行自动测厚,如果薄膜
材料厚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对挤出模头的挤出参数进行调整;步骤s12、电晕:将拉伸后的薄膜材料进行电晕处理,使薄膜材料的达因值达到40以上;步骤s13、除静电:对电晕后的薄膜材料进行除静电处理;步骤s14、收卷:将除静电处理后的薄膜进行收卷,即成成品。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所述的步骤s1中,烘干温度为115℃~125℃温度,烘干结晶时间为2.5小时~3小时。
7.所述的步骤s2中,干燥过程中干燥除湿塔内循环通入经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2.5小时~3小时,配套的转轮除湿机的露点为-30℃~-40℃。
8.所述的步骤s3中,在干燥除湿塔至挤出机料斗的转入过程中,一直通过循环热风,使整个转入过程中为闭环加热循环状态。
9.所述的步骤s3中,挤出机主机温度:205℃~225℃,挤出机的螺杆的长径比为1:32~35,压缩比为3.0~3.2。
10.所述的步骤s7中,铸片辊采用45号钢材热处理加工而成,在铸片辊内通过冷却介质,使铸片辊温度保持在20℃~25℃。
11.所述的步骤s9中,拉伸温度采用70℃~80℃,拉伸辊一侧采用钢辊,另一侧采用橡胶辊,通过钢辊和橡胶辊对薄膜夹紧进行拉伸,使其达到设定厚度。
12.所述的步骤s9中,钢辊选用45#高碳钢进行镀铬处理,钢辊内部通入热水对薄膜进行加热。
13.所述的步骤s10中,热定型时,将薄膜加热至170℃~190℃,然后再经过冷却辊进行冷却至室温。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生产的溶胀薄膜可用于动力锂电池、电动工具锂电池等中,将该薄膜包覆电池卷芯后装入外壳中,注入电解液后,薄膜体积溶胀体积膨胀比可达到或大于300%,从而充分填充电池内部的间隙,起到固定、绝缘、减震的作用,减少或杜绝电池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振动引起的单体电池短路、极耳脱焊等现象,大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17.图2为本发明加工设备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转轮除湿机,2-干燥除湿塔,3-螺杆挤出机,4-滤网,5-齿轮计量泵,6-挤出模头,7-铸片辊,8-切边设备,9-拉伸辊,10-热定型辊,11-测厚仪,12-高压电晕发生器,13-除静电装置,14-收卷辊。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20.请参看附图1,本发明主要保护一种溶胀薄膜的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结晶:将改性后的原材料在结晶塔持续通过热风加热烘干并不停搅拌,使其形成结晶状,本实施例中,选用的烘干温度为115℃~125℃温度,烘干结晶时间为2.5小时~3小时,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改性的原材料为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5%~90%的聚氨酯树脂、重量百分比为2.5%~4.5%的丙烯腈、重量百分比为3%~4.5%的丁二烯、重量百分比为3%~6.5%的苯乙烯和重量百分比为0.1%~0.5%的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经过改性合金工艺改性后形成的塑料颗粒;步骤s2、干燥除湿:将结晶后的材料转入干燥除湿塔2进行干燥、除湿,在干燥除湿塔2配套的转轮除湿机1中对空气进行除湿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空气通入干燥除湿塔2中进行加热处理后对材料进行干燥,本实施例中,在干燥过程中干燥除湿塔2内循环通入经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干燥,加热温度为100℃~120℃,干燥时间为2.5小时~3小时,使材料彻底干燥,本实施例中,配套的转轮除湿机1的露点为-30℃~-40℃;步骤s3、加热挤压:将干燥后的材料转入挤出机料斗,在干燥除湿塔2至挤出机料斗的转入过程中,一直通过循环热风,使整个转入过程中为闭环加热循环状态,以维持材料的干燥,然后将材料通过挤出机3挤出,本实施例中,挤出机3主机温度:205℃~225℃,挤出机的螺杆的长径比为1:32~35,压缩比为3.0~3.2,螺杆做r角处理,保证其无死角,可使材料全部挤出,保证螺杆内无积料;步骤s4、过滤:螺杆加热挤压材料经过滤装置过滤,滤除内部残存的杂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采用120目以上的钢制滤网4;步骤s5、计量:过滤后的材料经齿轮计量泵5进行计量,根据齿轮计量泵5参数调整挤出头的流量和压力;步骤s6、挤出:通过衣架式平口模头进行挤出;步骤s7、铸片:挤出后的材料,进入铸片辊7进行冷却铸片,通过铸片辊7挤压使膜片材料厚度达到0.06mm~0.10mm;本实施例中,6、铸片辊采用45号钢材热处理加工而成,在铸片辊7内通过冷却介质,使铸片辊温度保持在20℃~25℃。
21.步骤s8、切边:通过切边设备8对冷却后的薄膜进行切边处理,切除两侧多余的废料,由于两侧多余废料会有毛边、缺口等,在后续的拉伸过程中,会产生受力不均等现象,容易对薄膜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在拉伸前将其进行切除,以防止后续工艺对薄膜的损坏;步骤s9、拉伸:将切边后的薄膜通过拉伸辊9进行加热拉伸,拉伸温度采用70℃~80℃,本实施例中,拉伸辊9一侧采用钢辊(本实施例中,钢辊选用45#高碳钢进行镀铬处理,钢辊内部通入热水对薄膜进行加热,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加热方式),另一侧采用橡胶辊,通过钢辊和橡胶辊对薄膜夹紧进行拉伸,使其达到设定厚度,本实施例中,拉伸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模拟量进行精确计算获得稳定的电机转速,来控制产品的拉伸比,达到稳定的膜材的设定厚度;步骤s10、热定型:通过热定型辊10对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让薄膜材料分子进行重新定型分布,以达到薄膜挺拔、光滑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热定型时,将薄膜加热至170℃~190℃,然后再经过冷却辊进行冷却至室温;步骤s11、测厚:通过自动测厚仪11对热定型后的薄膜材料进行自动测厚,本实施例中,在薄膜材料横向方向上进行测厚,如果薄膜材料局部或整体厚度超过设定阈值,则对
挤出模头的挤出参数(即基础量)进行调整;步骤s12、电晕:将拉伸后的薄膜材料进行电晕处理,使薄膜一侧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加材料对胶水的附着力,本实施例中,需满足电晕后的薄膜材料的达因值达到40以上,本实施例中,电晕时,通过高压电晕发生器12使电压达到15000v以上,进料速度根据具体实际需要而定,需满足材料达因值达到40~42;步骤s13、除静电:对电晕后的薄膜材料进行除静电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除静电装置13将薄膜表面的静电去除,防止薄膜吸附灰尘、杂质;步骤s14、收卷:将除静电处理后的薄膜通过收卷辊14进行收卷,即成成品。
22.采用本发明生产的溶胀薄膜可用于动力锂电池、电动工具锂电池等中,将该薄膜包覆电池卷芯后装入外壳中,注入电解液后,薄膜体积溶胀体积膨胀比可达到或大于300%,从而充分填充电池内部的间隙,起到固定、绝缘、减震的作用,减少或杜绝电池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振动引起的单体电池短路、极耳脱焊等现象,大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