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4639发布日期:2023-03-24 13:5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的制作方法
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


背景技术:

2.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下投式光固化3d打印的生产过程中,将树脂与树脂槽底部分离的过程称为离型,且树脂槽中设置的离型膜伴随长时间使用后,离型膜的张紧效果会逐渐降低,只能通过更换新的离型膜来改善这一问题,使得树脂槽更换离型膜过程较为复杂,而且离型膜的绷紧程度不能调整,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有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离型膜更换频率、增加打印速率,同时降低了3d打印中产生的反射光对模型影响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
4.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主要包括主体板,所述的主体板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防窥结构层。这种结构通过主体板表面上设置的防窥结构层降低3d打印中产生的反射光对模型影响。
5.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主体板采用多层结构设置,主体板的多层结构具体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fep膜、硅胶层、透光介质层。这种结构将主体板依次分为fep膜、硅胶层、透光介质层,通过fep膜的设置,起到离型膜作用,使得树脂不会黏在该层膜上。
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防窥结构层设置在透光介质层的外表面上,防窥结构层内部结构有并列排布的遮光柱组成,所述遮光柱表面呈灰黑色设置,每两个相邻遮光柱的侧壁之间设有树脂槽投影窗口,且相邻的遮光柱之间存有间隙。这种结构通过灰黑色遮光柱之间设置的树脂槽投影窗口,阻拦入射光束与遮光柱表面法线夹角小于90
°
的反射光。
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树脂槽投影窗口顶端的开口直径小于遮光柱顶面直径。这种结构通过开口直径小于遮光柱顶面直径的树脂槽投影窗口,防止了因为斜向入射透光介质层造成全反射光线回射到uv光机表面,又回射到透光介质层形成的虚像。
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相邻的光栅之间的间隙为0.02mm~0.1mm。这种间隔距离的设置可以过滤大部分反射光,使得打印物体的边缘更清洗,减少因为环境光造成的树脂微量曝光形成的浮渣。
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fep膜为钠化处理后的钠化fep膜。这种结构可以将纳化处理的fep膜与硅胶层黏连。
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硅胶层为弹性材料设置。这种结构通过在弹性设置的硅胶层黏连fep膜,使fep膜产生弹性并能迅速回位,从而加快打印速率,同时弹性的硅胶层可以让3d打印平台在找平时允许更多的下压,降低打印首层时对贴合精度的要求。
1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所述主体板从上往下依次为fep膜、硅胶层、透光介质层设置,通过将fep膜设置在弹性的硅胶层上方,使fep膜能够快速回位,同时减少模型断层的产生,从而加快模型打印速率,主体板中的透光介质层外表面设置防窥结构层,同时防窥结构层内设置并列排布设置的灰黑色遮光柱,并在遮光柱之间设置开口直径小于遮光柱顶面直径的树脂槽投影窗口,阻拦入射光束与遮光柱表面法线夹角小于90
°
的反射光,从而过滤大部分反射光,使得打印物体的边缘更清洗,减少因为环境光造成的树脂微量曝光形成的浮渣,同时防止了因为斜向入射透光介质层造成全反射光线回射到uv光机表面,又回射到透光介质层形成的虚像。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例1硅胶板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防窥结构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5.实施例1。
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主要包括主体板1,所述的主体板1采用多层结构设置,主体板1的多层结构具体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fep膜2、硅胶层3、透光介质层4,所述的硅胶层3为弹性材料设置,并对做钠化处理fep膜2为钠化处理,使fep膜2黏连在弹性设置的硅胶层3上方,透光介质层4的外表面上设置防窥结构层5。
17.所述的防窥结构层5设置在透光介质层4的外表面上,防窥结构层5内部结构有并列排布的遮光柱6组成,所述遮光柱6表面呈灰黑色设置,每两个相邻遮光柱6的侧壁之间设有树脂槽投影窗口7,且相邻的遮光柱6之间存有0.02mm间隙,树脂槽投影窗口7顶端的开口直径小于遮光柱6顶面直径。
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主要包括主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板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防窥结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板采用多层结构设置,主体板的多层结构具体为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fep膜、硅胶层、透光介质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窥结构层设置在透光介质层的外表面上,防窥结构层内部结构有并列排布的遮光柱组成,所述遮光柱表面呈灰黑色设置,每两个相邻遮光柱的侧壁之间设有树脂槽投影窗口,且相邻的遮光柱之间存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槽投影窗口顶端的开口直径小于遮光柱顶面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光栅之间的间隙为0.02mm~0.1mm。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ep膜为钠化处理后的钠化fep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层为弹性材料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多层硅胶板,所述主体板从上往下依次为FEP膜、硅胶层、透光介质层设置,通过将FEP膜设置在弹性的硅胶层上方,使FEP膜能够快速回位,同时减少模型断层的产生,从而加快模型打印速率,主体板中的透光介质层外表面设置防窥结构层,同时防窥结构层内设置并列排布设置的灰黑色遮光柱,并在遮光柱之间设置开口直径小于遮光柱顶面直径的树脂槽投影窗口,阻拦入射光束与遮光柱表面法线夹角小于90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深 张琛 沈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智造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