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3149发布日期:2022-12-07 04:3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底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制造鞋底的鞋底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产业制造鞋底之简要流程,是先将一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之泡棉(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泡棉),置入该现有模具之模穴中,将该现有模具合上后,进行一加热流程,待加热完毕后,再进行一冷却流程,待冷却完毕后,再将该现有模具打开,即可得到鞋底。
3.由于该现有模具之结构缺陷,以致无论是进行加热流程或是冷却流程时,热传递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能,方能将热能从合模的模块之间进行传递或输出,因此生产时,相对延长完成加热流程及冷却流程所需之时间,也相对耗费时间,并造成能耗高,生产效率过低,因而现有的模具结构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很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节省制程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包括有可相对合模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设有第一基板及至少一个模穴,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内表面,该模穴是从该第一基板的第一内表面内凹构造,且模穴的周壁从第一外表面凸出,周壁与第一外表面之间留有第一隔热沟;所述第二模块设有第二基板及至少一个凸块,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外表面及第二内表面,该凸块是从该第二基板的第二内表面内凸构造,且凸块的根部与第二内表面之间留有第二隔热沟;所述凸块的轮廓与上述的模穴相匹配。
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基板与模穴一体制作,第一隔热沟是第一基板的第一外表面局部挖槽构造,第一隔热沟围绕模穴设置且呈虚线状。
8.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基板与凸块一体制作,第二隔热沟是第二基板的第二内表面局部挖槽构造,第二隔热沟围绕凸块设置且呈虚线状;第二基板的第二外表面上设有内凹槽,该内凹槽与凸块对位并一起同向延伸,所述内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导热涂层。
9.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基板与模穴分体组合,第一隔热沟是第一基板与模穴之间的组合间隙。
10.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基板与凸块分体组合,第二隔热沟是第二基板与凸块之间的组合间隙。
11.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功效有:
12.1、节省制程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块包括第一基板及模穴,第二模块包括第二基板及凸块,凸块与模穴配合成型加工,并在模穴与第一基板之间留有第一隔热沟,凸块与第二基板之间留有第二隔热沟,以及第二基板上设有内凹槽,该内凹
槽与凸块对位并一起同向延伸,进一步减小凸块的体积;工作时,对凸块与模穴进行加热,加热体积小,使热能较容易传递至模穴中,提升了热传效率,模穴内受热快且均匀,节省制程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13.2、减少能源消耗:通过第一隔热沟和第二隔热沟的阻隔,减少热量传递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故于加热或冷却流程中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能较现有模具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能少,避免能量损耗,制程所需耗费的时间大幅降低,减少了用以加热或冷却所需维持开启状态的时间,故能节约能源。
14.3、结构简单,易制作及实施,投资成本低。
15.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9.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参阅图1、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鞋底成型模具,包括有可相对合模的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可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可开合的体系;也可分体组装在成型设备上,通过上下运动方式合模,具体形式可依据实际生产情况来选择,在此不限制。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优选是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模块1设有第一基板11及至少一个模穴12,图中所示有两个并列的模穴12,但并非局限于两个。该第一基板11具有第一外表面111及第一内表面112,该模穴12是从该第一基板的第一内表面112内凹构造,且模穴12的周壁121从第一外表面111凸出,周壁121与第一外表面111之间留有第一隔热沟13。所述第二模块2设有第二基板21及至少一个凸块22,第二基板21具有第二外表面211及第二内表面212,该凸块22是从该第二基板的第二内表面212内凸构造,且凸块22的根部与第二内表面212之间留有第二隔热沟23。所述凸块22的轮廓与上述的模穴12相匹配,以致生产时,将生产材料(eva泡棉)放入模穴12中,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合模,凸块22伸入模穴12,以此配合成型鞋底。第二基板21的第二外表面211上设有内凹槽24,该内凹槽24与凸块22对位并一起同向延伸,进一步减小凸块的体积,内凹槽24也有助于集热,由此加热部位更接近凸块22的工作面,提升加热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凹槽24的内壁上设有导热涂层241,提升热传导功效,使凸块22受热快且均匀。
23.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1与模穴12一体制作,第一隔热沟13是第一基板11的第一外表面111局部挖槽构造,第一隔热沟13围绕模穴12设置且呈虚线状。所述第二基板21与凸块22一体制作,第二隔热沟23是第二基板21的第二内表面212局部挖
槽构造,第二隔热沟23围绕凸块22设置且呈虚线状。第一隔热沟13和第二隔热沟23的断面形状可以是u形、v形等,达到断开导热连续及利用空气介质隔热,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24.当然也可参阅图3所示,所述第一基板11与模穴12分体组合,第一隔热沟13是第一基板11与模穴12之间的组合间隙。所述第二基板21与凸块22分体组合,第二隔热沟23是第二基板21与凸块22之间的组合间隙;该结构通过可获得需要的第一隔热沟13和第二隔热沟23,达到隔热功效。
2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块1包括第一基板11及模穴12,第二模块2包括第二基板21及凸块22,并对模穴12及凸块22的外围结构优化,整体结构简单,体型小,利于加热成型工作。凸块22与模穴12配合成型加工,并在模穴12与第一基板11之间留有第一隔热沟13,凸块22与第二基板21之间留有第二隔热沟23,以及第二基板2上设有内凹槽24,该内凹槽24与凸块22对位并一起同向延伸,减小凸块22的受热体积。工作时,对凸块22与模穴12进行加热,凸块22与模穴12的加热体积小,受热快且均匀,使热能较容易传递至模穴中,让模穴中的材料热熔成型,热传效率高,节省制程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第一隔热沟13和第二隔热沟23的阻隔,减少模穴12及凸块22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1上,因此,无论是加热或冷却流程中,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1均相对较小地消耗热能,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能较现有模具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能少,避免能量损耗,制程所需耗费的时间大幅降低,减少了用以加热或冷却所需维持开启状态的时间,故能节约能源。结构简单,易制作及实施,投资成本低。
26.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