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1005发布日期:2023-01-06 23:0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2.在塑胶类行业,在解决产品粘前模难以脱模的方案中,一般解决方案为优化产品结构或者增加斜顶、倒装模方式脱模,但是增加斜顶与倒装模都需要增加油缸等顶出机构,而且倒装模会增加流道的长度,需要增加流道的加热模块,因此结构复杂,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解决产品粘前模难以脱模的方案中采用增加斜顶、倒装模方式脱模的脱模方式结构复杂,成本过高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包括:
5.第一模仁、第二模仁以及弹块机构,第一模仁上设置有安装腔,弹块机构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弹块机构的第一端穿透第一模仁,在模具合模后第一模仁、第二模仁以及弹块机构的第一端合围成成型腔室,在模具开模时弹块机构的第一端能够推动成型腔室内的工件与第二模仁同步移动,以使工件与第一模仁脱离。
6.在一些实施例中,
7.弹块机构包括弹块和弹性部件,弹块和弹性部件设置在安装腔内,弹块的第一端穿透第一模仁,在模具合模后第一模仁、第二模仁以及弹块的第一端合围成成型腔室,弹性部件夹持在弹块的第二端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
9.弹块机构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面与弹性部件相连接,弹块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面上,安装腔内具有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限位面,在模具开模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一面与限位面相贴合,以限制弹块向第二模仁方向移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
11.第一预设距离为2mm-4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
13.限位块的第二面上设有第一沉孔,弹性部件夹持在安装腔的内壁与第一沉孔孔底之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
15.模具还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腔室,第二模板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腔室,第一模仁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模仁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弹块的第二端与第一腔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16.在一些实施例中,
17.限位块的第二面穿透第一模仁,弹性部件远离弹块的端部固定在第一模板上。
18.在一些实施例中,
19.第一模板上与第一沉孔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沉孔,弹性部件夹持在第一沉孔的底部与第二沉孔的底部之间。
20.在一些实施例中,
21.模具还包括复位杆,复位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面上,复位杆与弹块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且复位杆的长度与弹块的移动方向的长度相等,复位杆的二端在合模时抵接在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的合模平面上。
22.在一些实施例中,
23.模具还包括顶针,当模具开模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顶针能够将工件从第二模仁上顶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其中第一模仁可以是前模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调试,相对于现有的解决方案中的增加斜顶、倒装模方式脱模的脱模方式结构简单,同时也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表示为:
28.1、第一模仁;2、第二模仁;3、弹块机构;4、弹块;5、弹性部件;6、限位块;7、第一面;8、第二面;9、第一模板;10、第二模板;11、限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29.结合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包括:
30.第一模仁1、第二模仁2以及弹块机构3,第一模仁1上设置有安装腔,弹块机构3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弹块机构3的第一端穿透第一模仁1,在模具合模后第一模仁1、第二模仁2以及弹块机构3的第一端合围成成型腔室,在模具开模时弹块机构3的第一端能够推动成型腔室内的工件与第二模仁2同步移动,以使工件与第一模仁1脱离。
31.在本实施例中,模具包括:第一模仁1、第二模仁2以及弹块机构3,第一模仁1上设置有安装腔,弹块机构3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弹块机构3的第一端穿透第一模仁1,在模具合模后第一模仁1、第二模仁2以及弹块机构3的第一端合围成成型腔室,在模具开模时弹块机构3的第一端能够推动成型腔室内的工件与第二模仁2同步移动,以使工件与第一模仁1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仁1可以是前模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调试,相对于现有的解决方案中的增加斜顶、倒装模方式脱模的脱模方式结构简单,同时也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32.在一些实施例中,
33.弹块机构3包括弹块4和弹性部件5,弹块4和弹性部件5设置在安装腔内,弹块4的第一端穿透第一模仁1,在模具合模后第一模仁1、第二模仁2以及弹块4的第一端合围成成型腔室,弹性部件5夹持在弹块4的第二端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
34.在本实施例中,弹块机构3包括弹块4和弹性部件5,弹块4和弹性部件5设置在安装腔内,弹块4的第一端穿透第一模仁1,在模具合模后第一模仁1、第二模仁2以及弹块4的第
一端合围成成型腔室,弹性部件5夹持在弹块4的第二端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在开模时通过弹性部件5的弹力驱动弹块4向第二模仁2方向移动,以使弹块4在开模时能够推动工件与第二模仁2同步移动,使工件与第一模仁1脱离,实现工件从前模仁脱离。
35.在一些实施例中,
36.弹块机构3还包括限位块6,限位块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7和第二面8,第二面8与弹性部件5相连接,弹块4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面7上,安装腔内具有与第一面7相对设置的限位面11,在模具开模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一面7与限位面11相贴合,以限制弹块4向第二模仁2方向移动。
37.在本实施例中,弹块机构3还包括限位块6,限位块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7和第二面8,第二面8与弹性部件5相连接,弹块4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面7上,安装腔内具有与第一面7相对设置的限位面11,在模具开模至第一预设距离时,第一面7与限位面11相贴合,以限制弹块4向第二模仁2方向移动,实现弹块4与工件的分离。
38.在一些实施例中,
39.第一预设距离为2mm-4mm。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为2mm-4mm,弹块4与工件的分离的距离较佳。优选为3mm。
41.在一些实施例中,
42.限位块6的第二面8上设有第一沉孔,弹性部件5夹持在安装腔的内壁与第一沉孔孔底之间。
4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6的第二面8上设有第一沉孔,弹性部件5夹持在安装腔的内壁与第一沉孔孔底之间,防止弹性部件5在压缩时从限位块6的第二面8上脱离,提高弹性部件5与限位块6的第二面8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模具的可靠性。
44.在一些实施例中,
45.模具还包括第一模板9和第二模板10,第一模板9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腔室,第二模板10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腔室,第一模仁1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模仁2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弹块4的第二端与第一腔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5。
46.在本实施例中,模具还包括第一模板9和第二模板10,第一模板9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一腔室,第二模板10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二腔室,第一模仁1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模仁2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弹块4的第二端与第一腔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5,弹性部件5的一端抵接在第一腔室的内壁上,另一端抵接在弹块4上,在开模时通过弹性部件5的弹力驱动弹块4向第二模仁2方向移动,以使弹块4在开模时能够推动工件与第二模仁2同步移动,使工件与第一模仁1脱离,实现工件从前模仁脱离。
47.在一些实施例中,
48.限位块6的第二面穿透第一模仁1,弹性部件5远离弹块4的端部固定在第一模板9上。
49.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6的第二面穿透第一模仁1,弹性部件5远离弹块4的端部固定在第一模板9上,便于限位块6以及弹性部件5的安装以及后期维护检修。
50.在一些实施例中,
51.第一模板9上与第一沉孔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沉孔,弹性部件5夹持在第一沉孔的
底部与第二沉孔的底部之间。
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9上与第一沉孔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沉孔,弹性部件5夹持在第一沉孔的底部与第二沉孔的底部之间,防止弹性部件5的两端在压缩时与连接点脱落,提高了模具的可靠性。
53.在一些实施例中,
54.模具还包括复位杆,复位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面7上,复位杆与弹块4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且复位杆的长度与弹块4的移动方向的长度相等,复位杆的二端在合模时抵接在第一模仁1与第二模仁2的合模平面上,以使模具在合模时弹块4的第一端能够复位至与第一模仁1和第二模仁2合围成成型腔室时的位置。
55.在一些实施例中,
56.模具还包括顶针,当模具开模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顶针能够将工件从第二模仁2上顶出,现有的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当模具开模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顶针能够将工件从第二模仁2上顶出的方案均可以用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以实现当模具开模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顶针能够将工件从第二模仁2上顶出,完成工件与第二模仁2的分离。
57.本实用新型的弹块机构3可以用在单腔或多腔模具上。
5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方式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5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