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7679发布日期:2023-02-01 00: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其应用范围从上游的原辅材料工业和加工、检测设备到下游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塑料模具发展一片生机。
3.在模具注塑的过程中,需要对成型机构内的金属件位置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为利用镶件、压针和气缸顶住内部的金属件位置,在注塑完成后利用气缸拿掉压针,再进行产品脱模,而利用气缸进行固定时,所需要的的空间较大,并且抽针对注塑工艺要求高,容易出现金属件冲偏或者注塑材料泄漏的问题,并且有些产品由于功能的要求,嵌件不能外露,所以不能增加镶件式定位,因此需要一个操作简单的固定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现有模具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气缸抽针时,对注塑工艺要求较高,在注塑过程中,产品的冷却时间很短,气缸抽针时间不稳定,快了造成金属件被冲偏,慢了,胶已经冷却,不能完全密封,造成泄露。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包括模板,分为上模板和下模板,安装在模具上下两端;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导套和中托司,所述导柱和导套安装在所述模板之间,所述中托司竖向安装,穿过所述下模板直至模具内部;浇注机构,安装与所述上模板上部,包括主灌嘴和热流道,所述主灌嘴安装与模具中部,所述热流道有两个,分布于所述主灌嘴两边;成型机构,位于模具中部,包括塑胶件、金属件、卡位件和模仁,所述金属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塑胶件中,另一端可卡入所述卡位件中;结构零件包括顶针、复位杆和支撑杆,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成型机构下方,所述复位杆和支撑杆均设置在模具下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位件采用弹簧钢材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位件的一侧为倾斜钩状结构,且所述倾斜钩状结构具有弹性,所述金属件可通过所述倾斜钩状结构进插入所述卡位件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位件对所述金属件的干涉量为0.25mm。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针伸入至注塑产品的下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成型机构为中部对称的两个。
13.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简化模具,省去气缸或者油缸,节约模具成本、节约上下模和模具维护的时间和成本;
15.(2)利用卡位件对金属件进行固定,避免由于气缸或者油缸的动作时间控制不精确,产生的压针被料流冲偏和密封不良的问题;
16.(3)针对不同尺寸的产品,仅需利用卡位件的弹性对金属件进行固定,插入多组气缸控制时间。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21.100-模板;110-上模板;120-下模板;
22.200-导向机构;210-导柱;220-导套;230-中托司;
23.300-浇注机构;310-主灌嘴;320-热流道;
24.400-成型机构;410-塑胶件;420-金属件;430-卡位件;440-模仁;
25.500-结构零件;510-顶针;520-复位杆;53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
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9.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30.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利用弹簧钢材质的卡位件,将金属件固定,无需增设压针、气缸等固定件,减小模具体积,并且避免发生由于操作问题产生的金属件移位或注塑材料泄漏的现象。
33.一种模具内利用卡位件的金属件固定装置,包括模板100、导向机构200、浇注机构300、成型机构400和结构零件500。
34.具体地,模板100,分为上模板110和下模板120,安装在模具上下两端;导向机构200,包括导柱210、导套220和中托司230,导柱210和导套220安装在模板100之间,中托司230竖向安装,穿过下模板120直至模具内部,上述模板100和导向机构200均为模具装置的基本结构,模板100的上下模相互作用,锻件塑型,导向机构200为动模的运动方向提供引导,并且维持动模方位;浇注机构300,安装与上模板110上部,包括主灌嘴310和热流道320,主灌嘴310安装与模具中部,热流道320有两个,分布于主灌嘴310两边,塑料颗粒从主灌嘴310进入,通过热流道320进入模仁内成型;成型机构400,位于模具中部,包括塑胶件410、金属件420、卡位件430和模仁440,金属件420的一端固定在塑胶件410中,另一端可卡入卡位件430中,卡位件430将金属件420进行固定,在成型的过程中,受成型条件影响,塑料材料进入模仁内部都是高速高压通过,卡位件430将金属件420进行固定,避免其受注塑压力,上浮或下沉;结构零件500包括顶针510、复位杆520和支撑杆530,顶针510设置于成型机构400下方,复位杆520和支撑杆530均设置在模具下端,在注塑保压,冷却后,在机器的作用下,顶针510向上运动作用在产品上,产品也随之向上运动,从而脱离模具,完成整个过程。
35.进一步的是,卡位件430采用弹簧钢材质,即为弹性材料,另外可选的是,如图2所示,卡位件430的一侧为倾斜钩状结构,且倾斜钩状结构具有弹性,金属件420可通过倾斜钩状结构进插入卡位件430内,倾斜钩状结构利用其弹性对金属件420的下端产生压力,使金属件420产生一定量的形变,即干涉量,通过实际运行试验得到,当干涉量为0.25mm时,卡位件430可将金属件420在注塑过程中维持固定状态。
36.可选的是,顶针510伸入至注塑产品的下端,在脱模的过程中,顶针510可直接将产品顶起,完成脱模过程。
37.可选的是,成型机构400为中部对称的两个,与两个热流道320相对应,可同时注塑两个产品。
38.在注塑过程中,传统工艺通过添加镶件对内部金属件420进行定位,注塑时利用压针固定金属件,注塑完成后利用气缸,完成脱模,而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加大模具结构,另外在注塑过程中,产品的冷却时间很短,气缸抽针时间不稳定,快了造成金属件被冲偏,慢了,胶已经冷却,不能完全密封,造成泄露,额外增加产品周期;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所示:首先组装模具装置,将模板100以及导向机构200按照既定位置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得到一个模具框架,将主灌嘴310安装在上模板110上,热流道320与主灌嘴310连接,并延伸至模具框架内部的成型机构400处,成型机构400内塑胶件410位于最上方,金属件420从塑胶件410处连接至卡位件430,并一端插入至卡位件430的内部,结构零件500中顶针510设置在注塑产品的下方,复位杆520和支撑杆530均安装在既定位置;模具安装完成后,进行产品的注塑过程,向主灌嘴310内倒入塑料材料,材料经过热流道320进入成型机构开始注塑成型,在成型的过程中,金属件420受到注塑压力冲击,但是通过卡位件430对金属件420的0.025mm的干涉,保持位置稳定,待材料注塑完成后,顶针510向上运动,将成型产品顶出,完成脱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需进行多余的气缸抽针的工作,因此不会对产品的注塑过程产生影响,另外减少模具内结构零件的使用,减小模具结构尺寸,节约成本。
39.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