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4845发布日期:2022-11-23 02:4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膜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胶膜,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加热,因而在加工后自身还带有一定的热量,为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往往需要对胶膜进行冷却处理;现有技术中,胶膜输送至冷却装置后,冷却装置对胶膜冷却处理后,由于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导致了冷却装置的温度逐渐上升,长时间使用后,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其通过换热装置的散热管路和冷却管路对冷却槽进行换热,可长时间地保持冷却槽的冷却功能。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冷却槽、换热装置和一级冷却装置;
6.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和传料辊;
7.所述传料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传送架;部分所述传料辊位于所述冷却槽内;所述冷却槽装有冷却液;所述换热装置设有散热管路和冷却管路;所述散热管路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冷却槽的输出端,所述散热管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一级冷却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冷却管路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一级冷却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冷却管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冷却槽;所述一级冷却装置用于接收被加热的冷却液,并对所述冷却液降温后输出至所述冷却管路。
8.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塔;
9.所述散热管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散热塔的输入端,所述散热塔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散热塔的上端,所述散热塔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散热塔的下端。
10.更优地,所述散热塔的输入端设有雾化喷头。
11.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吹风装置;
12.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安装于所述散热塔的上端,并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上方,所述第一吹风装置的出风口竖直向下。
13.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吹风装置;
14.所述第二吹风装置安装于所述散热塔的上端,并位于所述雾化喷头的上方,所述第二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倾斜向下。
15.优选地,所述散热塔的上端设有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吹风装置的上方;所述进风结构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16.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包括:进风筛网;所述进风结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倾斜面过渡;所述倾斜面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筛网安装于所述进风口。
17.优选地,部分所述传料辊水平对齐地安装于所述冷却槽。
18.优选地,还包括:二级制冷装置;
19.所述换热装置设有制冷输出管路;
20.所述制冷输出管路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二级制冷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制冷输出管路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冷却槽;所述二级制冷装置用于制备和/或储存冷冻液体,并通过所述制冷输出管路将冷冻液体输出至所述冷却槽。
21.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22.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端置于所述冷却槽内,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本方案提供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其通过换热装置的散热管路和冷却管路对冷却槽进行换热,可长时间地保持冷却槽的冷却功能,确保胶膜移经冷却槽后可马上被冷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膜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是冷却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
27.传送装置1、冷却槽2、换热装置3、一级冷却装置4;二级制冷装置5;温度检测装置6;
28.传送架11、传料辊12;散热管路31、冷却管路32;制冷输出管路33;
29.散热塔41、雾化喷头42、第一吹风装置43、第二吹风装置44、进风结构45、进风筛网46、进风口47。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方案的技术方案。
33.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冷却槽2、换热装置3和一级冷却装置4;
34.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传送架11和传料辊12;
35.所述传料辊1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传送架11;部分所述传料辊12位于所述冷却槽
2内;所述冷却槽2装有冷却液;所述换热装置3设有散热管路31和冷却管路32;所述散热管路31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冷却槽2的输出端,所述散热管路31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一级冷却装置4的输入端;所述冷却管路32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一级冷却装置4的输出端,所述冷却管路32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冷却槽2;所述一级冷却装置4用于接收被加热的冷却液,并对所述冷却液降温后输出至所述冷却管路32。
36.本方案提供一种胶膜的冷却装置,其通过换热装置3的散热管路31和冷却管路32对冷却槽2进行换热,可长时间地保持冷却槽2的冷却功能,确保胶膜移经冷却槽2后可马上被冷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膜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37.传料辊12用于传送胶膜,胶膜依次缠绕于多个传料辊12,可以由传料辊12驱动移动,直至传送至冷却槽2,以使胶膜逗留于冷却槽2;胶膜是经过热加工成型的,因而胶膜的温度高;而冷却槽2的冷却液为常温或低温,其温度低于胶膜;当胶膜接触于冷却液后,冷却液的温度升高,胶膜的温度下降;冷却液可以经由散热管路31输出至一级冷却装置4,冷却液在一级冷却装置4内散热;一级冷却装置4再将冷却液输出至冷却管路32,并输出至冷却槽2,冷却槽2、散热管路31、一级冷却装置4和冷却管路32形成了回路,可以确保冷却槽2始终具有散热功能,以及时排出冷却槽2的热量,使胶膜冷却均匀,最终使胶膜的性能稳定。
38.其中,可优选地,散热管路31和冷却管路32可以设置泵体,以提高输送速度。
39.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4包括:散热塔41;
40.所述散热管路31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散热塔41的输入端,所述散热塔41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散热塔41的上端,所述散热塔4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散热塔41的下端。
41.散热塔41通过空气对冷却液进行散热,被加热的冷却液从散热塔41的上端进入后,其通过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散热塔41的下端,并在下落的过程中充分与空气接触,可以通过空气带走冷却液的热量,使冷却液的温度接近室温或更低的温度。
42.更优地,所述散热塔41的输入端设有雾化喷头42。
43.雾化喷头42可以将冷却液雾化,使冷却液分散成冷却水珠,由于尺寸变小,其冷却水珠可以在下落的过程充分接触空气,可以提高冷却水珠的冷却速度,及时带走冷却水珠的热量;冷却水珠下落至散热塔41下端后,其温度接近室温或更低温,可以通过冷却管路32输出至冷却槽2。
44.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4包括:第一吹风装置43;
45.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3安装于所述散热塔4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雾化喷头42的上方,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3的出风口竖直向下。
46.第一吹风装置43能向散热塔41下端的方向吹风,可以加速空气进入散热塔41,促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接触,带走室内空气的热量,降低散热塔41的热量;因而只要启动第一吹风装置43后,散热塔41即具备不间断的散热功能。
47.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4包括:第二吹风装置44;
48.所述第二吹风装置44安装于所述散热塔4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雾化喷头42的上方,所述第二吹风装置44的出风口倾斜向下。
49.第二吹风装置44的出风口倾斜向下,其输出的气流能将散热水珠吹向散热塔41的内侧壁,使散热水珠附于散热塔41的内侧壁,散热水珠沿内侧壁缓慢下落至散热塔41的下端;此时,散热水珠同时接触了散热塔41内的空气和散热塔41的内侧壁,散热效果最好。
50.优选地,所述散热塔41的上端设有进风结构45,所述进风结构45位于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3的上方;所述进风结构45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51.进风结构45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呈漏斗状;由于进风结构45上端的内径是小于下端的内径,结合第一吹风装置43向下吹风,第一吹风装置43以下的冷却水珠不容易反向上升至进风结构45上端。
52.优选地,所述一级冷却装置4包括:进风筛网46;所述进风结构45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倾斜面过渡;所述倾斜面设有进风口47,所述进风筛网46安装于所述进风口47。
53.进风筛网46设有网口,室外空气可以通过进风筛网46的网口进入;进风筛网46可以隔除空气的杂质,避免杂质经回路流至冷却槽2,进而避免杂质附于胶膜表面而影响胶膜的表面洁净度。
54.优选地,部分所述传料辊12水平对齐地安装于所述冷却槽2。
55.当多个传料辊12水平对齐地安装于冷却槽2,胶膜的一段可水平绕经传料辊12的下辊面,胶膜在冷却槽2内可以保持水平延伸地传送,确保胶膜在冷却槽2的一段可以保持相同冷却曲线,确保胶膜每一段的冷却规律相同,提高胶膜的整体稳定性。
56.优选地,还包括:二级制冷装置5;
57.所述换热装置3设有制冷输出管路33;
58.所述制冷输出管路33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二级制冷装置5的输出端,所述制冷输出管路33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冷却槽2;所述二级制冷装置5用于制备和/或储存冷冻液体,并通过所述制冷输出管路33将冷冻液体输出至所述冷却槽2。
59.本方案可以在一级制冷装置4的基础上,设置二级制冷装置5;一级制冷装置4使用的是连续制冷的方法,适合长时间且低成本地进行制冷;而二级制冷装置5,其可制备/或储存冷冻液体,当检测到冷却槽内的冷却液温度过大时,可以直接通过制冷输出管路33向冷却槽输出冷冻液体,冷冻液体可以迅速为冷却槽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其冷却时间最短,冷却效率高。
60.二级制冷装置5可由公知具有制冷效果的机构代替。
61.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6;
62.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的检测端置于所述冷却槽2内,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的温度。
63.温度检测装置6可以检测冷却槽的温度,以根据实际温度需要调动一级冷却装置和二级冷却装置,进而可大量减小冷却的用水量,保证胶膜的品质。
6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方案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方案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方案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