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9130发布日期:2023-06-08 14:0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内平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装备。使用模具批量生产的制件具有高效率、高一致性、低耗能耗材、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锻压模具、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拉丝模具、无机材料成型模具等。

2、在注塑成型领域,注塑模具主要包括前后模、浇口、流道等最基本的结构,前后模合模后会形成型腔,浇口是连接型腔与流道之间的一段细短流道,是流动介质进入型腔的入口,因此注射成型后的产品会存在浇口或料头残留,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

3、目前,消除浇口的方式主要是经人工操作,通过手工掰除或者机床加工去除,作业模式费时费力、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差,产品外观质量,且效率低下,现有的模内平切结构需要在前后模内开设多个水路与油路,才能实现切割,不便于安装与调整,同时增接了漏油的风险,因此具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有效减少模具内水路与油路的数量,减少漏油风险,便于操作,切割效果稳定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人工或机床单独切除料头或浇口效率低下,现有的模内平切结构需要在模具内开设多个水路与油路才能完成切割,不便于安装与调整,同时增加了漏油风险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包括可以纵向打开的上模块与下模块,所述的上模块的底部设有后跟块,下模块上设有与后跟块交错配合的下滑块,下滑块内设有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平切结构,后跟块内设有可以驱动平切结构移动的驱动结构,上模块内设有贯穿后跟块与驱动结构连接的油路,后跟块内设有将油路从驱动结构转接到上模块上的油路转接板。上模块与下模块纵向合并时可以注塑成型,在成型过程中,注胶口处会形成多余的料头,通过控制驱动结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带动平切结构向靠近料头的一侧移动,进而实现将料头与产品分割,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驱动结构通过油路控制加压还是泄压,加压时驱动结构向靠近料头的一侧驱动,泄压时驱动结构反向复位,油路转接板可以将油路从驱动结构转接到后跟块上,避免了传统切割结构需要连接多个水管与油管才能实现切割料头的情况,同时减少了漏油的风险。

3、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后跟块内的驱动缸,驱动缸内设有可以向平切结构延伸的驱动杆。驱动缸作为驱动结构的主要动力结构,通过控制驱动缸内补充油液或排出油液来控制驱动杆的延伸方向。

4、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缸为单向油缸,油路与驱动缸连接。单向油缸便于安装与调整,同时单向油缸只需要一个油路即可完成控制驱动杆的移动,大大节省了安装时的时间与步骤,减少了外接油管的数量,减小了漏油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5、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结构还包括固定在驱动缸与驱动杆连接处的顶板,顶板外侧开设有蓄力滑槽,顶板与蓄力滑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顶板在蓄力滑槽内往复滑动,在切料的过程中驱动杆内注入油液,驱动缸驱动顶板以及驱动杆向靠近平切结构的一侧移动,在顶板移动过程中复位弹簧逐渐被压缩,当驱动缸内泄压时,顶板对复位弹簧的挤压效果消失,复位弹簧带动顶板以及驱动杆反向移动实现复位。

6、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切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下模块上的切刀座,切刀座内固定设有切刀,切刀底部的下滑块内固定设有导向块,切刀的自由端与下模块内的料头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刀、切刀座、导向块为现有结构,切刀座带动切刀沿水平方向移动,导向块的作用是对切刀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切刀水平,切刀座通过驱动结构控制实现水平移动,切刀座带动切刀向左侧移动时切刀逐渐与料头接触并将料头切断,随着驱动结构复位,切刀座也随之复位。

7、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跟块上设有若干个可拆卸的定位柱,定位柱贯穿后跟块与下滑块向下倾斜。定位柱一方面可以将后跟块与下滑块定位,另一方面可以辅助开模,随着上模块与后跟块向上移动打开,下模块与下滑块会沿定位柱向右侧移动打开,便于取件。

8、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柱的数量为2个。定位柱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本实用新型以定位柱的数量为2个为例进行说明,2个定位柱对称安装在后跟块与下滑块上,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9、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跟块的横截面为l型,后跟块的空缺处的侧壁与下滑块接触。后跟块的横截面为l型,这样可以便于定位柱贯穿后跟块与下滑块安装,同时后跟块的空缺处的侧壁与下滑块接触,可以保证后跟块与下滑块之间限位,不会随意晃动。

10、因此,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具备下述优点:便于组装与操作,有效减少在模具内开设的油路数量,减少安装时的时间,减少出现漏油的情况,快速将料头与产品分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包括可以纵向打开的上模块与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块的底部设有后跟块,下模块上设有与后跟块交错配合的下滑块,下滑块内设有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平切结构,后跟块内设有可以驱动平切结构移动的驱动结构,上模块内设有贯穿后跟块与驱动结构连接的油路,后跟块内设有将油路从驱动结构转接到上模块上的油路转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后跟块内的驱动缸,驱动缸内设有可以向平切结构延伸的驱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缸为单向油缸,油路与驱动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结构还包括固定在驱动缸与驱动杆连接处的顶板,顶板外侧开设有蓄力滑槽,顶板与蓄力滑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切结构包括滑动安装在下模块上的切刀座,切刀座内固定设有切刀,切刀底部的下滑块内固定设有导向块,切刀的自由端与下模块内的料头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跟块上设有若干个可拆卸的定位柱,定位柱贯穿后跟块与下滑块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的数量为2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跟块的横截面为l型,后跟块的空缺处的侧壁与下滑块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模内平切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包括上模块与下模块,所述的上模块的底部设有后跟块,下模块上设有下滑块,下滑块内设有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平切结构,后跟块内设有可以驱动平切结构移动的驱动结构,上模块内设有油路,后跟块内设有将油路从驱动结构转接到上模块上的油路转接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有效减少模具内水路与油路的数量,减少漏油风险,便于操作,切割效果稳定的一种用于模具内平切料头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人工或机床单独切除料头或浇口效率低下,现有的模内平切结构需要在模具内开设多个水路与油路才能完成切割,不便于安装与调整,同时增加了漏油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伍泽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海得力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