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6234发布日期:2023-06-21 16:2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改性塑料制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


背景技术:

1、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在改性塑料制作生产的过程中,一般会将所需要的各种塑料颗粒进行搅拌混合,之后再将该塑料颗粒统一加热融化制成塑料,该塑料则被成为改性塑料,在对塑料颗粒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则会使用到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但是部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就比如:

2、实用新型公开号为cn217292963u的公开了一种改性塑料颗粒的均化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两个搅拌桨在箱体内往复的正转和反转,从而可以使原料高效快速的均匀混合在一起,通过设置第一气缸、竖板和转轴,可以实现箱体的偏转,从而可以较为方便的将物料从箱体内排出;

3、在上述文件中,箱体内部放置需要混合搅拌的塑料颗粒,在对塑料颗粒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需要依靠齿条带动齿轮进行转动,而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搅拌桨在箱体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对塑料颗粒进行搅拌,且箱体为一个方正的立方体,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箱体保持不动,导致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无法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均匀搅拌,导致该装置对塑料颗粒的均化效果有限。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课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箱体为一个方正的立方体,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箱体保持不动,导致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无法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均匀搅拌,导致该装置对塑料颗粒的均化效果有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主体和驱动电机,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主体的上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且输出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下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并且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的下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下端转动安装在运动杆的外侧,且运动杆的两端位于运动槽的内部,并且运动槽开设在主体的内部,所述运动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块,且密封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并且液压推杆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外侧,同时主体的下端开设有排料口。

3、优选的,所述排料口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密封板,且第一密封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并且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外侧,所述排料口的下端内部滑动安装有运动筒,且运动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密封板,并且第二密封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同时电动气缸位于运动筒的左侧,所述排料口的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螺杆,通过控制运动筒的位置可以对排出的塑料颗粒的量进行控制。

4、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关于输出轴等角度设置有四组,且搅拌杆与输出轴之间间距依次递减,搅拌杆与输出轴之间间距依次递减可以通过不同位置的搅拌杆使得塑料颗粒的搅拌更为均匀。

5、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仰视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的上端面与过滤板的下端面紧密贴合,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仰视均为半圆形结构可以使得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对过滤板的下端面进行支撑。

6、优选的,所述密封块关于运动杆的竖向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密封块与主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并且运动杆通过运动槽与主体构成滑动结构,密封块与主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可以避免塑料颗粒通过运动槽从主体的内部排出。

7、优选的,所述运动筒与排料口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且运动筒与排料口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并且运动筒的上端面正剖视呈倾斜状设置,运动筒与排料口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可以避免塑料颗粒通过运动筒与排料口之间的缝隙排出。

8、优选的,所述螺杆关于排料口的竖向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螺杆与运动筒之间螺纹连接,螺杆与运动筒之间螺纹连接可以使得螺杆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使得运动筒进行上下运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便可以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并对主体内部的塑料颗粒进行搅拌,通过不同位置的搅拌杆可以对塑料颗粒进行充分搅拌,而在搅拌完成之后液压推杆进行收缩使得运动杆向下运动,运动杆向下运动便可以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使得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塑料颗粒通过过滤板落到主体的下端内部,至此便完成了该装置对塑料颗粒的均匀搅拌和排料的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塑料颗粒的均化效果;

11、2.该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在将主体内部的塑料颗粒排出的过程中第二密封板先使得运动筒进行闭合,第一密封板再将排料口进行闭合,便可以运动筒下端打开排料的量为定值,而在调整定量排料的过程中使用者转动两组螺杆便可以使得运动筒在排料口的内部进行运动,从而改变第一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板之前的间距,从而对该装置的排料量进行控制,至此便完成了该装置调整定量排料的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架(2)、主体(3)和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体(3),所述主体(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且主体(3)的上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5),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6),且输出轴(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7),所述主体(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8),且过滤板(8)的下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板(9)和第二转板(10),并且第一转板(9)和第二转板(10)的下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12),所述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12)的下端转动安装在运动杆(13)的外侧,且运动杆(13)的两端位于运动槽(14)的内部,并且运动槽(14)开设在主体(3)的内部,所述运动杆(13)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块(15),且密封块(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16),并且液压推杆(16)固定安装在主体(3)的外侧,同时主体(3)的下端开设有排料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口(1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密封板(18),且第一密封板(1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9),并且电动推杆(19)固定安装在主体(3)的外侧,所述排料口(17)的下端内部滑动安装有运动筒(20),且运动筒(2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密封板(21),并且第二密封板(2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气缸(22),同时电动气缸(22)位于运动筒(20)的左侧,所述排料口(17)的前后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螺杆(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7)关于输出轴(6)等角度设置有四组,且搅拌杆(7)与输出轴(6)之间间距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板(9)和第二转板(10)仰视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转板(9)和第二转板(10)的上端面与过滤板(8)的下端面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15)关于运动杆(13)的竖向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密封块(15)与主体(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并且运动杆(13)通过运动槽(14)与主体(3)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筒(20)与排料口(17)的内表面紧密贴合,且运动筒(20)与排料口(1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并且运动筒(20)的上端面正剖视呈倾斜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3)关于排料口(17)的竖向中轴线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螺杆(23)与运动筒(20)之间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主体和驱动电机,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主体的上端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且输出轴的外侧固定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运动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块,且密封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该用于改性塑料制备的均化装置,通过不同位置的搅拌杆可以对塑料颗粒进行充分搅拌,而在搅拌完成之后液压推杆进行收缩使得运动杆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塑料颗粒通过过滤板落到主体的下端内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对塑料颗粒的均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钱亚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斯瑞达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